穿越明末当球长
字体: 16 + -

第五章 万事开头难

    清晨,李明早早的醒来了,先是回到明代给各人安排了任务,让他们自已去忙,同时要求他们不要来后院打搅李明读书,然后才回到后世。

    回到后世的李明精力充沛,冲满斗志,在明代已经有一个好的开局了,接下来的重点便是后世了。

    李明先是下楼去吃了早饭,然后才奔向后世的第一个目的地--珠宝店。

    李明先去了城中一家比较大的珠宝店,店员的态度还好,没有遇到狗眼看人低的事。当李明表明了来意后,经理亲自接待了李明。

    李明拿出的玉器质地不错,珠宝店经理在仔细观察后确认不是赃物,便给出了一个收购价格--两百万。对于这个价格,李明知道是偏低的,但谁叫这两件玉器没有证书,也无法给出具体来源,因此没多想便同意这个报价。

    出了珠宝店大门的李明感觉良好,人生第一次拥有这么多钱。不过这钱也只是在手上经手一会,李明便向珠宝店定购了100多万的白银。因为白银数量较大,珠宝店需要一天的时间备货,李明只能第二天过来取货。

    接着李明去了下一个目的地--古玩店。

    聚宝阁,古玩街一家名气比较大的古玩店,名气大不是因为店面很大,而是因为名声很好。因此店里人比较多,生意也比较好。

    李明作为一个外行人,此行主要是来试水的,看看古玩这一行业的规则,因此拿出了三件明青花。

    “小兄弟,来头不小嘛!这三件明青花做工优良,花色优美,一看便是上好货色。”,

    当店主看到李明拿出三件上好的明青花后吃了一惊,没想到自已看走了眼,把李明当成是来店里看热闹的普通人。

    “您夸赞了,我就一平民百姓,谈不上什么来头,今日将这三件祖传的明青花带来,就是想看看行情如何!”李明微笑着说道。

    “小兄弟,鄙人姓赵名乾,是这家店的老板,要不我们进贵宾室详谈。”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贵宾室内,赵乾和鉴定师仔细鉴定了这三件明青花,确认都是真品,这个没有出乎两人的预料。

    “李小弟,你这三件明青花确实是难得的真品,我非常喜欢,不知道这个价愿不愿意出手。”说完赵乾伸出两根手指,然后看着李明。

    “两百万?”李明试叹着问道。之前李明网上了解了一下行情,发现明青花价格在几万到几千万之间,跨度很大,因此无法确定具体价格。

    “不,是两千万。实话说,这三件都是明嘉靖年间的青花瓷,做工精细,品相完好,如果拿去拍卖肯定超过这个价,大概在三千万左右。不过我们是开店的,当然不能按拍卖价来算。”赵乾喝了口水接着说:“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到拍卖行拍卖,如果委托我们联系拍卖行需要收取5%的佣金,另外拍卖行需要收取15%的佣金,整个流程需要两到三个月,不知李小弟中意哪个方案。”

    “我选择第一个方案,两三个月时间太久了。”李明想了想说道。

    对李明来说,走拍卖的时间太长了,而且扣除佣金也就多了几百万。目前正值事业的开头,时间不容浪费,两三个月李明可以做很多事情。

    “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赵乾内心也喜欢这个方案,因为赵乾有比较广的客源,有很大可能不通过拍卖行就把瓷器卖出去,这样就能赚的更多。

    出了店铺,李明感慨万千,就这么一会,从百万富翁变成了千万富翁。变化之大,让李明一时难以相信,就像在做梦一样。

    不过内心虽然很激动,但李明也明白古玩这一行并不适合个人发展,不然很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未来应该建立一个古玩公司来运营更合适。

    初期李明的发展重点在后世,计划收购家具厂、日化厂等工厂,同时还计划成立一家粮食贸易公司,用于收购粮食。至于明代,则以收购物资为主,同时偷偷收容流民。

    在古代,除了朝廷可以大范围赈济灾民,其他人是不允许这样做的,这是因为官府怕有人趁机收拢民心,聚势造反。李明建立势力需要大量的人口,而为了避免引起官府的注意,只能通过偷偷收容流民来达成。

    工厂的收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此李明联系了一家中介机构,让他们帮他物色一家家具厂、一家日化厂、一家机加工厂,总价值不超过2000万。

    中介机构在接到李明的任务后,非常好奇李明怎么会去收够这种小工厂,不过本着良好的职业精神也没有多问,只是保证这个任务三天内就可以完成。

    从中介机构出来时,李明看了看时间,已经快四点了,想到已经一天没有回到明代,便赶紧奔向住所。大城市的傍晚正是堵车的高峰期,经过一路拥堵,李明回到住所时天都快黑了,于是又匆匆忙忙地穿越到明代。

    此时,李明刚买的宅子内,董管家正犹豫要不要去后院看看李明,心想都快一天了,李明没出过后院,也没出来吃饭,不知道有没有事发生。

    正当董管家思索良久下决心进入后院时,李明及时的出现了。

    “公子,您这一天都没有出来喝口水,吃个饭,让大伙担心死了。”

    看到李明出现在眼前,董管家瞬间松了口气,还好没出事,同时也暗叹还好没有鲁莽地闯入后院。

    “大伙不用担心,我早上看书的时候已经准备了水和食物,不会饿着、渴着的。这是我的习惯,以后时间久了大伙便不会觉得奇怪了。”

    李明耐心地向众人解释,怕他们多想,而且这样的事以后肯定会经常发生,因此预先说明,省得他们奇怪。

    晚饭后,李明在宅子里逛了下,发现暂时没有什么问题,便让董管家汇报昨日安排的任务。

    “公子,今日我到城里了解了情况,得知有两个店铺可能符合老爷的条件。其中一个在城西,靠近菜市口,周围人来人往,这个铺面店主原先卖布匹的,有个三分地大小,现在生意不好打算转让,开价40两,我估摸着可以压到35两。”

    “另一个呢?”

    “另一个在城南,位于丽春楼对面,周围出入都是富贵人士,是一栋三层楼房,占地半亩,附带一个半亩大的后院。现在是个酒楼,据说生意一直没有起色,我从酒楼伙计那打听到,酒楼东家一直有转手的意愿,就是开价高了点,要300两,一分不降,所以一直没有找到愿意接手的人。”

    李明听了后沉思了一下,比较中意后一家,而且李明前期要做的生意主要面对富贵人士,那地方位置正好合适。不过城西的布匹店李明也不打算放弃,反正现在也不差钱,也许以后用的着。

    “董管家,我想了一下,这两处店铺都不错,我打算都盘下来。你这几天去商谈下,尽早买下来。”

    董管家退下后,李明便招何立进屋问话。

    “小何,你对城里官府的情况知道多少?”

    “公子,对于官府的事我知道的不多,也就知道知州和他师爷的一点,而且主要是从掌柜那听来的,不知道准不准确。”

    “没事,你说说看,我就是大概了解下,心里有个底,以免以后与官府打交道时措手不及。”

    “现在的知州名叫洪其道,是个进士,二年前来到商州城的,对于他的情况我知道的不多。不过洪知州有个师爷,姓王,他非常受洪知州倚重,而且经常来客栈吃饭,与林掌柜很熟。之前我曾听林掌柜说过,王师爷这个人除了有一点贪财人总体还是不错的,给了钱一般都能把事办好。”

    “看来这个王师爷应该就是知州故意放在外面敛财的,不然靠他一个师爷哪有能力收钱办事。”李明心里这么想,对于知州的为人大概有了一个了解。李明判断这个洪知州应该是个贪官,同时又注重正面形象,只能通过王师爷来打交道。

    等何立退下后,李明把路和泰招了进来。

    “小路,你是流民出身,想必对于流民的情况应该比较了解吧。我想了解一下商州城的流民情况,看看能不能从中招些人手做事。”

    “公子,商州城的流民情况我很了解,里面还有一些当时和我们一起来的人。商州城的流民主要来自宁夏卫和榆林卫这两个地方,这两个地方不时有蒙古鞑靼入侵,且赋税又重,加之官府横征暴敛,军民生活非常困苦,因而民户、军户、匠户逃亡十分严重。其他小部分流民则来自周围的州县,因为饥荒而逃到这边。现在商州城流民数量大概有四五千人,因官府禁止流民进城,因此流民基本都住在城外,只在少量流民买通关系进了城,在城里做工。几年前我家就是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入城做工定居下来的。城外的流民主要通过开垦荒地过活,不过开垦的荒地都被乡绅豪强们霸占了,流民相当于佃户,每年都要上交七成的收成,因此饿死人是常有的事。”

    “这些个乡绅豪强怎么回事,是否会影响我们大量招收流民做工?”李明有点意外,看来就算招收流民也有许多麻烦。

    “少量招几个影响不大的,但大量招肯定不行,若我们都招走了地谁种啊!”陆和泰想也没想便脱口而出。

    “这事需要从长计议,你这几天到城外看看有没有山庄能够买下来,我打算先招收一两百个左右的流民,然后把他们安置在庄子里做工。”李明想了想先这样办。

    得到李明的吩咐后,路和泰便退下了。

    屋子里,李明一个人思考良久,叹气道:“万事开头难啊,现在做什么事都有很多桎梏,无法放开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