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当球长
字体: 16 + -

第三章 进城

    商州,洪武七年(1374)五月降为县,属华州。成化十三年(1477)三月复升为州,改隶西安府。直辖区境内有商洛山、熊耳山、丹崖山、冢岭山和丹水,设有武关、秦岭2巡检司和龙驹寨,编户28里。

    商州城,一个并不大的城,明嘉靖二十年(1541)《陕西通志》关于商州的人口统计为5230户37739人,当然这只是在籍人口,算上隐匿、流民等估计大约5、6万人。到了万历四十五年(1617),经过80年总体比较和平的发展,估计人口也就10万左右,而其中大部分都不住在城里。古代城市人口比重一般在10%-20%,因此估计商州城里也就1、2万人,和后世的小镇差不多。

    李明漫步在商州城的大街上,细心地观察着大街上来来往往的百姓和两旁的店铺。

    商州城不怎么繁华,街上行走的人不多,且大多穿着朴素,面色泛黄;街道两旁的店铺也不多,不过种类还是比较齐全,衣食住行,该有的基本都有了。

    李明大概了解了商州城情况后,就前往今日此行的目的地--珠宝店。

    隆兴珠宝店,这是商州城最大的珠宝店。虽然是商州最大的珠宝店,但实际面积并不大,也就百来个平方。

    今日隆掌柜像往常一样坐在柜台前,看着门口来来往往的行人,却没人进来看看,心里满是愁云道:“这些年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收入年年降,这硕大的店铺也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隆掌柜是隆家派遣到商州城的负责人,对这个自已负责多年的店铺有着深厚的感情,非常不希望店铺因连年亏损而关门。

    当第一眼看到李明时,隆掌柜便觉得李明不是一般人,因此挥退下人,亲自上前迎接。

    “这位客官,我是本店的掌柜,免贵姓隆,不知客官如何称呼,可有什么需要我代劳的?”

    “吾姓李,木子李,来自京城的秀才,近日游历到此,想起给家人买些称心的玉器,便来掌柜这看看有没有符合心意的。”

    李明见是掌柜亲自来迎客,便直接表明自已此行的目的。

    掌柜一听是游历的秀才,便猜想其家境应该不凡,于是热心地说道:“客官您放心,本店是这城里最大的店了,所有玉器都是从西安城的总店拿来的,种类繁多,质地上优,必能让先生您满意。”

    “哦,那都拿出来让我看看。”李明听了隆掌柜的介绍,兴趣大增。

    “那好的,公子请随我到内室稍等下。”

    隆掌柜招呼李明进入内室,接着吩咐下人上茶,然后向李明告退去取玉器。

    李明耐心地喝着茶,没多久便见到隆掌柜小心的端着几个木盒进来。

    隆掌柜放下木盒,打开其中一个盖子呈现给李明。

    李明仔细看了看,发现里面放着十来件玉器,但质地一般,在后世最多也就值个几万块钱,显然不符合心意,于是有点怒意地说道:“隆掌柜,这些太一般了,你这是看不起我吗?”

    掌柜看到李明的表情,便清楚李明看不上这些,于是赶紧说道:“不好意思,在下拿错了,应该是这个。”

    说完隆掌柜抽出最底下的一个木盒,打开盖子,呈现给李明。

    李明看了看,发现这个木盒里只放着2件玉器,一个玉佩、一个手镯,而且看质地这2件玉器白璧无瑕,明显上档次了,于是直接问道:“这2件玉器价钱如何?”

    “王佩100两,手镯300两,”掌柜说。

    “两件都给我包起来,我都要了,这次我不还价了,只是希望掌柜你下次拿货时给我再多弄些更好的玉器,我还要再买一些。我将在商州城置个宅子,停留些时日,三五个月暂时不会走,到时掌柜到货了直接让人来通知吾即可。”

    掌柜听了后赶紧应道:“公子放心,我下次去西安城拿货必会记得您的要求,不过这个月吾已经去过西安城了,要下月再去了。”

    之后李明付了银子,将包好的玉器放入包袱中,并在掌柜的热情告别声中离开了店铺。

    出了店铺的李明直接去了牙行,打算买个宅子做落脚点,方便以后在城内行事。

    明代牙行必须持有官府发给的牙帖,为官牙,当然也有很多无帖的私牙。

    李明去的是一家官牙。这家官牙地方比较大,进出人员比较多,李明刚才逛街时就看到了。

    刚进牙行,便有一人来到李明面前说道:“这位公子,鄙人是牙行的牙人,对商州城里外都很熟悉,您有什么需要的,在下都可以效劳。”

    “吾想买个宅子做落脚点,地方要大点,而且最好能够马上住进去。”

    李明希望安置的宅子地方够大,能够方便他以后行事。

    牙人听了李明的话,仔细想了想回答道:“公子,城里现在有两个宅子是马上能够住进去的。一个占地大约半亩,原是一个布商的,由于无法维系经营打算卖掉宅子回乡,价钱30两;另一个占地2亩,是一个官员亲戚的,其兄在南京为官,现打算举家搬到南京,故要卖掉宅子,价钱200两。您看哪个合适?”

    李明一听那个大的宅子正好符合要求,于是说道:“我想要第二个宅子,地方大,适合我的要求,价钱不是问题,不知何时可以去看看。”

    “今日我先去和宅子主人通个声,想来明日或后日就可以过去看了。他们已经准备多日了,就因为宅子的事耽搁着。”

    “那好,就按你说的办,这两日我就住在城东的聚缘客栈,到时你弄好了直接过来寻我即可。”

    随后李明付了10两的定金就离开了牙行,离去前李明还嘱咐牙人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用人,宅子买后需要用到,特别强调需要一个能干的管家。

    何立,商州城人,家住城西,家里原先是做小生意的,但到爷爷辈就不行了,之后到父亲辈生意就完全停了,主要帮城里的商人打杂。从小何立家里就穷,在他五岁的时候母亲就因病去世了,之后在他十二岁的时候,父亲也因病去世了,只留下了何立一个人。自小何立就是一个聪明又懂事的孩子,在他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帮人做工。父亲去世后就开始到聚缘客栈做事了,这主要是掌柜看上了他的聪明与勤奋,同时也可怜他,希望他有个收入养活自己。

    自从进入这家客栈做活,时间已经过去了十个春秋,何立也二十二岁了。在这十年中,何立见识了世间各种人情冷暖,知道了世道的险恶,看到了这大明一日不如一日的情况,但何立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只能麻木的生活着,如其他亿万个大明子民一样在这吃人的社会中生存。

    这一日,何立如往常一样在店里做事,突然抬头发现来了一个人,然后习惯性的往前迎接:“这位客官,是吃饭还是住店?”

    这个人就是李明,根据李明的打听,这家聚缘客栈是城里最大的客栈,各方面条件都比其他客栈好很多。因此李明选择了这家客栈住宿,同时也是想打听点消息,了解下情况,为之后做些准备。

    李明见有个人迎了上来,便开口道:“我要住店,你这还有上房吗?我要住上几天,还有再来点小菜,我肚子饿了。”

    “有的,店里还有间天子号的上房。”

    “那好,我要了。”

    随后,李明在何立的带领下住进了客栈。在住店过程中李明向何立打听了些问题,了解了一些情况,知道目前城里的知州是一个叫洪其道的进士,同时通过何立的含糊其词了解到其是一个比较贪财的官员。

    通过接触,李明发现这个叫何立的小二很特别,干活很勤快,人也很聪明,对城里也很熟悉,问他的许多问题他大部分都能答上来。

    李明想到自已刚好需要一个熟悉当地的人,而何立挺符合要求的,于是试探地说道:“何立,我正打算在商州城置办些产业,通过刚才的接触,发现你人挺机灵的,而且又会做事,挺让我满意的。正好我需要个人帮我做事,而你正合适,因此我想聘你做随从,各项待遇从优,不知你愿不愿意帮我做事?”

    何立听了李明的话愣了一下,对于李明这人,他有着说不出的感觉。李明看上去这么富贵的人,与其交谈感觉就像是和一个平等的人在交谈,没有看他低人一等,这在他大明的二十二年生涯中是见不到的,因此有点心动,犹豫了一下说道:“这个我要先问问掌柜的意思,没有他的同意,我是万万不能答应的,毕竟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收留了我,是我的大恩人。”

    李明听到后对何立的感觉更好了,觉得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于是笑着说道:“没事,这是应该的,做人就应该知恩图报。我这几天都住在客栈,如果掌柜同意了你就来跟我说下。”

    下午,李明接着在城里逛了一下,顺便买了些古董,但都是一般的物品,放到后世也不怎么值钱。好的物件需要提前预定,毕竟商州城只是个小城,消费水平低,古董店里平时不会采购太过珍惜的物件。

    于李明嘱咐古董店主帮他留意那些高档的古董,特别是宋代的汝窑和哥窑,以及元代的青花瓷,这些都是在后世价值连城的物件,随便卖出一件都是天价。

    在城里逛到快天黑时李明才回到客栈,接着吃完饭就回房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明就起床了。昨天夜里李明回到了后世,主要还是不习惯明代的住宿条件,比后世差远了。

    回到明代的李明一打开门就发现何立站在门口,一副腼腆的样子。

    李明看到他的样子笑了笑,开口说道:“怎么不敲门啊,看你好像站了很久了,也不嫌累,先进来坐一会,有话慢慢说。”

    何立听了李明的话,急忙解释道:“我只是怕打扰到您,我只是个粗人,站一会不累的,况且也没站多久。”

    李明看他的样子,想来应该是有结果了,便开口问道:“是不是已经和掌柜商量好了,怎么说?”

    “是的,昨晚我和掌柜说了下,掌柜同意了,他说我算是遇到了好人,让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做事,好好报答您的恩情。”何立看了看李明的表情,没发现不妥,于是接着说道:“掌柜还对我说,说您与旁人不同,待人和蔼,气质非凡,一看就是家教良好的富贵人家出身,我跟着您做事比在这客栈好百倍。”

    李明听了原来如此,怪不得这么容易就同意跟随自己,也不怕自己是坏人,想来人家开客栈这么久,南来北往的人见过了不知有多少,可能看自己不像坏人,所以很快同意了。接着李明便让何立先给他准备点早饭,准备填饱肚子开始干活。

    早饭后,李明让何立给他去雇些人做工。这次李明不打算亲自出马,只给出了一些要求,便让何立自己去办,主要是想要考验一下何立,看看其人品和能力如何。同时李明这次让何立去雇人,是因为李明不是本地人,不方便自己出面去雇人,而只通过牙行这一个渠道雇人,怕雇来的人抱团欺生,以惹出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打算通过多个渠道来雇用人。

    李明计划通过牙人和何立分别雇佣三五人,同时还打算继续雇佣买来的宅子中留下的用人,至于后续其他人手等置办产业时再考虑。

    李明在客栈等了小半天,牙人没来,何立到先回来了,其身后还跟着五个与其年龄相仿的人。

    通过何立的交待,李明得知这五人都是何立邻居中比较诚实的几个,知根知底,不是什么坏人。

    之后经过询问,李明知道了这五人分别叫钟天禄、卢宇达、马凯泽、陆和泰以及红成益,都是商州本地人,家境都不太好。特别是陆和泰,流民出身,其父五年前带着一家人从榆林镇逃到了商州,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在商州城做工定居下来。

    李明看着眼前这五人,觉得这几人都符合自己的要求,可以留下来,便开口道:“你们5人的情况我也了解了一下,总体还行,就都留下来给我做事吧!你们以后做的好肯定重重有赏,当然了,如果你们以后不好好做事,偷奸耍滑,那我也决不轻饶。”

    5人听了连忙允诺,保证会认认真真做事的。

    事后李明便让五人先回去了,让他们回家交代下,明天正式过来做工。

    中午的时候,牙人过来了一趟,告诉李明已经和宅子主人说好了,明日一早就可以过去看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