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毅
字体: 16 + -

第十八章 沮授之想

    夜色褪去,一轮崭新的红日冉冉升起。

    虽然忙活了大半夜,不过韩毅一伙人脸上却没有半点倦色,沐浴在晨光中,被烟火熏黑的脸上浮现着灿烂的笑容。

    “公子这把火烧的可够旺啊!”张郃笑嘻嘻地说道。

    韩毅脸上露出几分无奈,道:“没办法啊,敌军数倍于我,若不造些声势,怎好乱中取胜啊?”

    沮授活动了一下发麻的四肢,说道:“危机其实还没有解除,袁绍一时半会儿掀不起风浪了,但是黑山军可还没退呢。”

    “区区张燕,何足道哉!公子,我只带本部兵马出城,立灭此贼!”张郃信心十足地请战,当初冀州闹黄巾时,张郃没少和他们作战,这群人的战斗力张郃是一清二楚。

    韩毅摆了摆手,道:“儁乂兄勇武可嘉,不过士卒劳累一夜,不宜出城,只留一部紧守城池,其余众军抓紧时间休息。黑山军不敢远离巢穴太久,公孙瓒都退却了,我估计不用我们打,他们也快滚回去了。”

    眼下是非常时期,韩毅也没让众官各回各家,一起喝了点粥,就在凌乱的军营中临时找个地方,小憩一会儿。

    韩毅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脑子中一会儿是烈火焚天,一会儿是掉进冰窟,一会儿是在后世和战友们一起办案,一会儿又梦到和久别的父母一起吃饭,也不知睡了多久,韩毅猛地坐了起来,发现身边围着不少人,都安静地看着他。

    “我睡过头了?为什么不叫醒我?”

    沮授说道:“其实我们也刚醒没多久,公子辛苦,多睡一刻钟也好。”

    韩毅确实是累了,从穿越过来至今,脑子就没歇过,一直在谋划、谋划,稍微放松下来,这疲劳感便涌上来了。

    使劲晃了晃头,让自己清醒一些,此时韩毅坐在榻上,屋里几十人或坐或立,并不像要开会的氛围,不过韩毅很喜欢这种简单随意的感觉,后世有很多创业公司都是这样的,企业文化轻松活泼,员工和领导之间并没有什么鸿沟。

    “邺城,眼下咱们算是夺回来了。”说话间,韩毅的目光一一在沮授、赵云、闵纯等人脸上扫过,而每个人看向他的目光,既有喜悦,也有敬佩。

    “现在要做好安抚百姓和战后重建工作,特别是城东、城北地区,昨天被烧的很严重。别驾,这善后工作可就交给你了。”

    “公子放心,闵纯责无旁贷。”这安民理政之事,闵纯很是擅长,毫无犹豫地接下了重任。

    “嗯,事关重大,别驾一人恐有些吃力,诸位要鼎力配合,万万不能敷衍推诿。”韩毅叮嘱道。

    “公子,袁绍的士卒应该有不少人还藏在城里,这些人我们如何处理?”赵云问道。

    昨天晚上乱成一团,袁绍有很多部队直接“炸营”了,士卒如同没头苍蝇一般乱窜,如果想一个个把这些人揪出来估计要费一番功夫,不过韩毅压根儿就没想抓这些人。

    “此事易耳!咱们多发布告,就说我们的目标只是袁绍,其它人不做追究,愿意投诚的可以继续当兵,想走的发给口粮,任从离去!这样不用我们动手,他们自己就出来了。”韩毅说道。

    韩毅又交待了一些琐事,最后看向沮授,说道:“我已探听清楚了,我父亲现在陈留太守张邈那里,劳烦先生派人将我父接回。”

    沮授面上突然露出了罕见的迟疑,并没有马上答应下来。

    赵云见沮授没有答话,以为沮授不愿意接下这个差事,于是主动请缨道:“此去陈留,路上不见得太平,还是我去吧!”

    韩毅略一斟酌,道:“子龙愿去也好!不过我父并不认识你,我让韩进与你同去,路上注意安全!”

    韩毅又转向张郃,吩咐道:“儁乂!昨天咱们抓的俘虏,都交给你,切不可滥杀,可择其精壮者编入我军。剩下的可以交给别驾使唤,让他们干两天苦力,正好这城内不少地方重建需要人手。”

    张郃一抱拳道:“公子放心,交给末将就是!”

    “各位,没问题的话,就各自行事吧!”韩毅朗声道。

    众人各自散去,唯有沮授留了下来。

    “我事先生如父,先生有话但说无妨!”刚才沮授的表现有些反常,不过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韩毅也没说什么。

    “公子!将主公接回来以后,不知要如何安排?”沮授问道。

    “我父是名正言顺的冀州牧,回来以后,自然是继续担任冀州牧。”韩毅说道。

    “公子,此举不妥!此次冀州变动,冀州上下普遍对主公失去了信心,而公子的表现则是有目共睹,其实在我们眼中,公子才是真正的冀州之主!”

    沮授偷瞄了一眼韩毅,见韩毅并无异色。

    “公子,现在可以马上派人携重金,日夜兼程赶往长安,我这里联合冀州官员写一封书信,上奏朝廷,就说冀州战乱,我冀州牧不知所踪,冀州全体文武共推公子继任冀州牧。朝廷眼下根本无暇管理这边,只要钱给够了,定会同意我等所奏,这样公子就是名正言顺的冀州之主。然后再接回老主公,这样天下人也不会说什么。”

    “冀州乃天下大州,民殷国富,乱世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这块肉。想要保住冀州,靠的不是诗词歌赋,而是公子的大智大勇,为了冀州九郡百二十城,百姓六百万口,请公子思之!”沮授一咬牙,把心中所想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沮授竟然出了这么一个主意,挺出乎韩毅意料的,从某种角度讲,沮授这话有些大逆不道,若非二人有师徒名分,这些话沮授绝对是不敢说的。其实冀州这帮本地官员,对空降下来的韩馥谈不上多忠诚,乱世之中,极少有人愿意死忠于暗弱之主,历史上,冀州易主以后,沮授等人马上就投靠了袁绍,也一度得到重用。

    韩毅心动了吗?其实并没有。这种事情,他根本就干不出来,虽说他和韩馥也没什么太多的感情,另外,韩毅觉得,就凭这么一次功劳,他的威望还远远不够,自己也没有信心就能牧守一州。

    “公与啊,良臣必出孝子之门。”见沮授又要说什么,韩毅摆手示意,让他先听自己说。

    “我完全明白先生所想。不过,眼下冀州初定,我不想有更多的变动,州牧更替,动静颇大。其次,我对自己的能力还是很清楚的,现在我更希望把精力花在打造军队上面,我父亲虽然性格恇怯,但是为官经验丰富,擅长治国理政,在士林中威望卓著,可以和我形成互补,所以,这冀州牧还是由他担任较为合适,我也希望先生和闵纯、耿武等人可以从旁多多协助。”韩毅语气诚恳地说道。

    沮授听了韩毅的心里话,向着韩毅长鞠一躬,道:“公子真仁厚之君!是沮某孟浪了,请公子责罚!”

    “先生不必如此,我与先生相交莫逆,先生以后有什么话也可以如今天这般直言。百步无轻担,欲成大事,犹需先生多多教诲啊。”韩毅说道最后,更多的是感慨了,争霸天下,这才迈出了一小步,后面还有重重难关等着他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