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逐鹿系统
字体: 16 + -

第25章 去而复返

    秦韬玉,长安人,黄巢军占领长安之后,秦韬玉随唐僖宗入蜀,中和二年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

    田令孜以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有代表作《贫女》流传于世,后来被《红楼梦》所引用: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家伙读书不咋地,唱歌一等一。

    放到后世,那就是歌唱家的水平。

    因其曾依附田令孜,世人多由不喜,称其为“巧宦”。田令孜死后,秦韬玉也不知所踪。

    在岐国,因为李茂贞重武轻文,许多文官都得不到重用,像秦韬玉这样有前科自然更不必说。

    现在的秦韬玉虽然还留在凤翔,其官职也不过是礼部员外郎,说话都没任何分量。

    李彦鲁倒是挺喜欢这人,因为他唱歌好听啊!

    秦韬玉也是一把年纪了还跟李彦鲁这种愣头青打得火热,一点不介意世俗眼光。

    一想到秦韬玉,李彦鲁又是一阵惋惜,特么的,好久没听秦韬玉唱歌了啊。

    “你要想听,现在就把他召过来呗,反正他在凤翔也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或者你直接回去让他唱给你听,听完你再回来。”

    “怎么说话呢,唱歌好听还能当饭吃啊?唱得再好,也不过是伶人罢了。”

    李彦鲁喜欢秦韬玉,但也仅限于喜欢他的歌声罢了,况且现在的秦韬玉日渐衰老,声音也渐渐大不如前。

    李茂贞带走李岐的时候什么都没交代,没说让他们走,也没说让他们在府里等着。

    他们也不敢贸然离开,只得找了个清静的地方坐下来有一搭无一搭地闲聊。

    李继徽就不一样了,他还有大把的事务要处理,自然不可能像他们一样在这干等着。

    “对了大兄,您跟那李岐交手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李彦鲁跟李岐比武,李保衡就在场外观看,可惜李岐动作太快,他一眨眼的功夫比武就已经结束了,连李岐的动作都没看清。

    “特别的?他的动作很快,快到你根本看不清。”

    这不是废话么?李保衡白了他一眼,能看清我还问你干嘛?

    李彦鲁没理会李保衡的白眼,继续说道:

    “角度很怪,出手的方式很奇特,一般人根本做不到。他的两个动作都特别容易对自己造成误伤,我也不明白他是怎么出招的。”

    仔细回想,李彦鲁可以肯定李岐对付他的招式是完全没办法复制的。

    两个动作拆开来还好,一个横扫,一个前突,都比较容易理解。

    但长枪横扫接前突这种动作完全就是在反人类好伐。

    首先横扫所带动的惯性就不是一般人能控制的。

    李岐非但能够生生停住横扫的惯性,还能在停止的那一瞬间完成前突动作。

    最起码,李彦鲁想不出有谁能够有这么强的控制力。

    两人正聊着,府外又来人了。

    “两位公子真是好兴致,此处闲坐不觉烦闷么?”

    两人定睛一看,原来是早上才刚刚离开的刘知偃。

    “大使说的哪里话,只是大王有命,我们也不敢随意走动而已。大使早上才离开,怎么这么快又折返回来?”两人起身,与刘知偃互相行礼。

    “还不是我那大哥,我刚走到一半,大哥便命人将那刘捍押解过来,让我在此处等着,好亲手将刘捍那厮交给大王。”

    刘知偃轻松道,跟他一起的那名女子依旧伴随身侧,似乎一步都不曾离开。

    “刘节度动作还真是快啊,这么会儿功夫刘捍就已经被绑了,晚辈实在佩服得紧。”

    “什么佩服不佩服的,刘捍那厮就是个草包,三两下就解决了,根本用不着什么手段。”刘知偃说得倒也轻松。

    刘捍虽然没什么本事,但他好歹也是接替王重师拿下了佑国军的军权,想要对付他还是需要些手段的。

    “对了,节帅和大王可在府中?”刘知偃问道。

    “父帅去了军中,大王在偏厅议事,吩咐不得打扰。”李保衡悠悠道。

    “哦?那在下就叨扰一下二位,在这儿与两位续续闲话。”刘知偃也不客气,直接就在李保衡旁边坐了下来。

    押解刘捍的队伍从长安到邠宁还需要些时间,估计着可能要晚些时候才能到,刘知偃百无聊赖,干脆跟李彦鲁套起了近乎。

    议事厅左有偏厅,李茂贞负手而立,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形图跟前陷入沉思。

    那地形图上将各个藩镇势力都简单做了标注,李茂贞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事实摆在眼前,他现在的地盘实在是太小了,夹在王建和朱温中间艰难挣扎。

    “李岐,你可知此名已犯了我大岐国号?”

    “非如此,李岐未必能立于此地。”

    李岐认为,系统之所以会选择他来到这个时代,就是因为他这个名字,要不然为什么这么凑巧自己占有的这具身体原本也叫李岐。

    “诗文不错,只是你那字,可就太难看了些。”

    “兵荒马乱的,能识些文字已属不易,大王将就着看罢。”

    李茂贞会纠结李岐的名字吗?会!

    说轻点这只是犯了国号的忌讳,理应改名避讳。

    李茂贞姓李,国号为岐,李岐二字对应的不正是他国对李茂贞政权的称呼吗?

    杨隋、李唐、朱梁、赵宋,前为国姓,后为国号,李茂贞不可能一点都不介意。

    所以往大了说,这李岐二字代表的就是岐国王室,以名冠与一人,此举可称谋反。

    此时李茂贞已经在琢磨怎样让李岐改个名字了。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李岐的身手,还有他那首诗想要表达的忠义。

    关于李岐写字难看这个事情,实在是没有办法。

    当年火星文如星火燎原般肆掠,对八零后、九零后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李岐在这种文字背景下使劲研究了好几个月繁体字,最终也没能顺利加入到葬爱家族这个大家庭中去。

    唐宋时期的文字,跟近现代时期的文字最大的区别就是简体和繁体之间的区别了。

    所以李岐现在在识字方面没什么难度,难的是毛笔字!

    正如李茂贞所说,李岐的字,太难看了。

    比那些所谓的丑书,难看数倍不止。

    对此李岐也只能无奈地表示,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你真的能做到留取丹心照汗青?”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李岐只想快些结束这无止境的纷争。”

    “有何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