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微服
自郑皇后走了之后,就由刘太妃执掌后宫,如今李贵妃因为丑事败露,而这件事陈太妃也不敢轻易决定,还是要等皇上亲自处理。
赵瑜让人去请大学士颜隆一进宫,然后自己跟高如刚一起也来到万岁殿。
因为听见宫里喊抓刺客,所以沁源妹妹也不敢睡了,就来到万岁殿这里,一见赵瑜不在,就要回去的时候,正好看见母妃也过来万岁殿。
赵瑜请陈太妃先坐,等颜隆一过来后赵瑜再征询他的意见。当然,也不是不明白陈太妃的想法,所以看在沁源妹妹的份上,少不得要成全她了。
“沁源妹妹,你怎么不睡了?”赵瑜问道。
沁源妹妹看着赵瑜:“吵死了,怕!”
“要不你先回去?瑜儿哥哥跟你母妃商量一些事情。”赵瑜当然希望她不要走啊,不过看见她母妃在这里,自然不会太亲密的。
“你们商量你们的,沁源妹妹不听就是!”沁源妹妹白了赵瑜一眼,又看了看陈太妃,撇着嘴笑笑。
陈太妃道:“你一个女儿家,就这么没有礼貌!这么跟你皇帝哥哥说话的?”
赵瑜笑道:“算了,沁源妹妹既然有点害怕,就由着她吧!”
颜隆一过来之前,赵瑜听了听陈太妃的看法。按照陈太妃的意见就是将刘太妃打入春晖宫,将赵桓贬为庶民。就这点,虽然符合赵瑜的意思,但是毕竟赵桓不是赵瑜,从来没有吃过苦的,贬为庶民就只有死路一条。
赵瑜想大概高如刚也是这个意思,毕竟对赵瑜来说,如果今后有威胁的话,赵桓自然是最大的威胁和障碍。如果,这样好的机会能将他除掉,当然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看来沁源妹妹也是知道了这件事,所以当他们说起这事的时候没有丝毫的惊讶!
颜隆一过来,见皇上、陈太妃都在,就很有点诧异了,赵瑜让陈太妃将事情的始末大致说了一下,颜隆一顿时就明白过来。
其实并非要完全征求颜隆一的意见,而是找个见证人而已,代表了皇宫以外的阶层。
赵瑜没有去看刘太妃,也没有去见赵桓,毕竟这样的事情,他们也是不愿意跟赵瑜见面的。第二天,赵瑜便宣布贬赵桓母子为庶民,迁荆湖南路澧州,无诏不得返回御都。
后宫昨晚发生这样的事情,要瞒住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自然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对于赵瑜这样的处理,除了不明情况的御史提出来之外,其他的并不觉得奇怪。
当然,要除掉对手,最好的办法就是斩草除根,但是对于赵桓,赵瑜并没有这样做。虽然没有兄弟情分,但是毕竟做了几年的兄弟。赵瑜想就是杀了他,也不是馥雅姐愿意见到的。所以,迁澧州,任其自生自灭,或许是最好的结
果。
其实这样做,也是为了刘太妃。一旦被打入冷宫,连个说话的人都不会有,而且还会受到所有人的歧视和欺负,还不如放逐在澧州,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起码自由是有的,只是远离了喧嚣与浮华。
在他们被送出宫之前,赵瑜还是跟刘太妃见了一面。一开始刘太妃不肯跟赵瑜见面,不过最后还是见了一面。赵瑜的用意,刘太妃是想得到的,自然是一番感激。
“可能桓儿弟弟是想不到的,认为朕这个做哥哥的狠心。说真的,朕希望你们能够过平静的日子!”
刘太妃换上了普通的服装,跪伏着谢恩。尽管当了皇上,一切开支用度不需要赵瑜掏一文钱,但是带着银票是赵瑜的习惯问题。赵瑜掏出五万两银票递给她:“你们省点用吧,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让当地的地方官给朕带信过来,朕不会忘了你们的!”
最终没有跟赵桓见面,主要见面之后,说什么好呢?那么尴尬的事情,说不定他还会怀疑是赵瑜设的局呢!
又有一些谣言传开了,说当初这个皇位并不是要传给赵瑜的,而是传给赵桓的。而赵瑜现在就是在消除对手,所以将赵桓赶了出去。
与此同时,赵瑜不是皇室后裔的消息再次满天飞了,当然都是在为某一个人的成功上位而开路,为了自己的勃勃野心而造势了。
杜登辉战战兢兢地跪在赵瑜面前,赵瑜扶起他:“这件事朕都看得开,你有什么看不开的?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同样,‘万恶皆有源头’,你只要找准了源头,所有的事情都会迎刃而解了。”
杜登辉顿悟。
是该起程了,赵瑜将李春云、郑居右、董慈芳、林琨招来,给他们说了他将去小南华寺的事情,并叮嘱朝中之事,务必要听取大家的意见。如果夏城呼里图突袭,就命齐大东就地歼灭,但是不允许进入对方边境进宫。
如果察尔汗那边有所动作的话,就要迎头痛击!
同时还叮嘱事关国家安全的事情,务必要听取杜登辉的意见。
当威武的皇家卫队护送着龙辇浩浩荡荡往小南华寺而去的时候,而赵瑜却带着几个随从去了苏州府。上一次的土地风暴,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影响,以及官员有什么想法,都是赵瑜自己要了解的。
上次苏州也为国库贡献了近两千万两,官员、乡绅的利益受损,但是并不见得就会给老百姓带来多少的利益。
接连去了几个地方,老百姓普遍反映的就是土地的问题,买不起地,所以只好租种。但是叫租金和赋税的时候,由于多次折算,所交的赋税便涨了数倍。
赵瑜的心情很是沉重的,当然是土地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杀了几个官员那么简单,
各方的利益诉求都要兼顾。
作为封建社会来说,阶级之间的矛盾更加深。无论是官员,还是乡绅,还是老百姓,最为根结的问题在于利益之间的矛盾。这是千多年来形成的,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所以,对于赵瑜来说,不仅是头痛的问题,还是比较纠结的。
所以,第一步最好是允许老百姓多开垦荒地,除了给予一定的赋税减免,还可以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资金的支持一是可以用于种子、肥料等方面,另外还可以帮助疏通渠道、河流、沟渠,再就是给予技术方面的支持。
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赵瑜想老百姓和多方就都能说得过去了,不至于激化矛盾。温水煮青蛙,就是这个道理。
毕竟国家的稳定,是最为关键的。如果国家陷入战争和内乱,受苦的不仅仅是老百姓了。
晚上,在苏州客栈汇总了随从们的调查情况,跟赵瑜自己调研的基本一致。当然,还有些人对广开武举和科举的公正性提出了质疑。作弊是存在的,但是尽量从制度上避免舞弊的可能性,和从操作上减少舞弊的存在,也是不错的了。因为,赵瑜知道,只要是人操作的,就难免出现舞弊这种情况。
苏州的夜充满着魅惑,就像一个妖冶的熟女,让人悸动不已。
想起前次来到苏州,救了映明月,救了武林人士,端掉了正军教的窝点,上了全妃娘娘,想想不仅仅是好笑,还有一种沉重。
客栈里,应该是一些为参加科举考试而抓紧时间学习的学子们。一个个谦恭的表情,认真的学习态度让赵瑜很是欣赏。
赵瑜房间的两边和对面,都是随从们住着。赵瑜走在走廊上,随时都可以遇见那些踌躇满志的莘莘学子。
三个学子打扮的人迎面过来,稍微看一眼,就知道是女扮男装的女孩子。中间的那个想来是小姐,旁边的两位一定是丫鬟了。
赵瑜就有点好笑,那么大的胸再怎么勒,依然是波澜壮阔的。看得赵瑜差点流了口水,有几个学子显然也是看见了,所以就站在那里拱手问道:“这位兄台请了,在下周建华,饶州人氏。敢问兄台也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吗?”
那个小姐清了清嗓子,装着男人的声音道:“小弟苏晓华,奉家父之命,参加科举考试的。”
“既然大家都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如果兄台不介意的话,可否容愚兄请大家喝一杯?”
两个丫鬟显然不妥,咳了一下,苏晓华笑道:“既然周兄如此盛情,小弟再要婉拒,实在无礼了。”
周建华很是惊喜,看着站在几步远的赵瑜,拱手道:“这位兄台,可否有兴趣一起畅饮几杯?”
“承蒙周兄盛情相邀,小弟自当从命!”赵瑜走过去,哇
塞,这个苏晓华的胸真是太大了啊,差不多有36那么大,害得赵瑜差点流了口水。赵瑜拱拱手:“这位胸、胸台,小弟杜芳新,邓州人氏。”杜芳新是他前世的名字。
苏晓华看了看赵瑜:“杜兄既是邓州人氏,怎么会来我们苏州应试?”
“兄弟刚才福州而来,就是准备回邓州参加乡试的。”
周建华道:“走吧,今天兄弟我请客,不管大家来自哪里,既然在这里相聚,就说明大家有缘!”
然后客气地请苏晓华上前,随后对赵瑜笑笑,便跟在苏晓华身后往楼下去了。
在楼下,已经有一桌的学子开始天南地北地侃了起来,像是大家出来一趟难得,就算不能捞取功名,至少不是没有收获,多认识了几个朋友,所以那一桌聊得挺热乎的。
他们几个人找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周建华趁大家不注意,不经意地在苏晓华的身边坐下来。
(本章完)
赵瑜让人去请大学士颜隆一进宫,然后自己跟高如刚一起也来到万岁殿。
因为听见宫里喊抓刺客,所以沁源妹妹也不敢睡了,就来到万岁殿这里,一见赵瑜不在,就要回去的时候,正好看见母妃也过来万岁殿。
赵瑜请陈太妃先坐,等颜隆一过来后赵瑜再征询他的意见。当然,也不是不明白陈太妃的想法,所以看在沁源妹妹的份上,少不得要成全她了。
“沁源妹妹,你怎么不睡了?”赵瑜问道。
沁源妹妹看着赵瑜:“吵死了,怕!”
“要不你先回去?瑜儿哥哥跟你母妃商量一些事情。”赵瑜当然希望她不要走啊,不过看见她母妃在这里,自然不会太亲密的。
“你们商量你们的,沁源妹妹不听就是!”沁源妹妹白了赵瑜一眼,又看了看陈太妃,撇着嘴笑笑。
陈太妃道:“你一个女儿家,就这么没有礼貌!这么跟你皇帝哥哥说话的?”
赵瑜笑道:“算了,沁源妹妹既然有点害怕,就由着她吧!”
颜隆一过来之前,赵瑜听了听陈太妃的看法。按照陈太妃的意见就是将刘太妃打入春晖宫,将赵桓贬为庶民。就这点,虽然符合赵瑜的意思,但是毕竟赵桓不是赵瑜,从来没有吃过苦的,贬为庶民就只有死路一条。
赵瑜想大概高如刚也是这个意思,毕竟对赵瑜来说,如果今后有威胁的话,赵桓自然是最大的威胁和障碍。如果,这样好的机会能将他除掉,当然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看来沁源妹妹也是知道了这件事,所以当他们说起这事的时候没有丝毫的惊讶!
颜隆一过来,见皇上、陈太妃都在,就很有点诧异了,赵瑜让陈太妃将事情的始末大致说了一下,颜隆一顿时就明白过来。
其实并非要完全征求颜隆一的意见,而是找个见证人而已,代表了皇宫以外的阶层。
赵瑜没有去看刘太妃,也没有去见赵桓,毕竟这样的事情,他们也是不愿意跟赵瑜见面的。第二天,赵瑜便宣布贬赵桓母子为庶民,迁荆湖南路澧州,无诏不得返回御都。
后宫昨晚发生这样的事情,要瞒住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自然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对于赵瑜这样的处理,除了不明情况的御史提出来之外,其他的并不觉得奇怪。
当然,要除掉对手,最好的办法就是斩草除根,但是对于赵桓,赵瑜并没有这样做。虽然没有兄弟情分,但是毕竟做了几年的兄弟。赵瑜想就是杀了他,也不是馥雅姐愿意见到的。所以,迁澧州,任其自生自灭,或许是最好的结
果。
其实这样做,也是为了刘太妃。一旦被打入冷宫,连个说话的人都不会有,而且还会受到所有人的歧视和欺负,还不如放逐在澧州,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起码自由是有的,只是远离了喧嚣与浮华。
在他们被送出宫之前,赵瑜还是跟刘太妃见了一面。一开始刘太妃不肯跟赵瑜见面,不过最后还是见了一面。赵瑜的用意,刘太妃是想得到的,自然是一番感激。
“可能桓儿弟弟是想不到的,认为朕这个做哥哥的狠心。说真的,朕希望你们能够过平静的日子!”
刘太妃换上了普通的服装,跪伏着谢恩。尽管当了皇上,一切开支用度不需要赵瑜掏一文钱,但是带着银票是赵瑜的习惯问题。赵瑜掏出五万两银票递给她:“你们省点用吧,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让当地的地方官给朕带信过来,朕不会忘了你们的!”
最终没有跟赵桓见面,主要见面之后,说什么好呢?那么尴尬的事情,说不定他还会怀疑是赵瑜设的局呢!
又有一些谣言传开了,说当初这个皇位并不是要传给赵瑜的,而是传给赵桓的。而赵瑜现在就是在消除对手,所以将赵桓赶了出去。
与此同时,赵瑜不是皇室后裔的消息再次满天飞了,当然都是在为某一个人的成功上位而开路,为了自己的勃勃野心而造势了。
杜登辉战战兢兢地跪在赵瑜面前,赵瑜扶起他:“这件事朕都看得开,你有什么看不开的?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同样,‘万恶皆有源头’,你只要找准了源头,所有的事情都会迎刃而解了。”
杜登辉顿悟。
是该起程了,赵瑜将李春云、郑居右、董慈芳、林琨招来,给他们说了他将去小南华寺的事情,并叮嘱朝中之事,务必要听取大家的意见。如果夏城呼里图突袭,就命齐大东就地歼灭,但是不允许进入对方边境进宫。
如果察尔汗那边有所动作的话,就要迎头痛击!
同时还叮嘱事关国家安全的事情,务必要听取杜登辉的意见。
当威武的皇家卫队护送着龙辇浩浩荡荡往小南华寺而去的时候,而赵瑜却带着几个随从去了苏州府。上一次的土地风暴,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影响,以及官员有什么想法,都是赵瑜自己要了解的。
上次苏州也为国库贡献了近两千万两,官员、乡绅的利益受损,但是并不见得就会给老百姓带来多少的利益。
接连去了几个地方,老百姓普遍反映的就是土地的问题,买不起地,所以只好租种。但是叫租金和赋税的时候,由于多次折算,所交的赋税便涨了数倍。
赵瑜的心情很是沉重的,当然是土地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杀了几个官员那么简单,
各方的利益诉求都要兼顾。
作为封建社会来说,阶级之间的矛盾更加深。无论是官员,还是乡绅,还是老百姓,最为根结的问题在于利益之间的矛盾。这是千多年来形成的,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所以,对于赵瑜来说,不仅是头痛的问题,还是比较纠结的。
所以,第一步最好是允许老百姓多开垦荒地,除了给予一定的赋税减免,还可以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资金的支持一是可以用于种子、肥料等方面,另外还可以帮助疏通渠道、河流、沟渠,再就是给予技术方面的支持。
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赵瑜想老百姓和多方就都能说得过去了,不至于激化矛盾。温水煮青蛙,就是这个道理。
毕竟国家的稳定,是最为关键的。如果国家陷入战争和内乱,受苦的不仅仅是老百姓了。
晚上,在苏州客栈汇总了随从们的调查情况,跟赵瑜自己调研的基本一致。当然,还有些人对广开武举和科举的公正性提出了质疑。作弊是存在的,但是尽量从制度上避免舞弊的可能性,和从操作上减少舞弊的存在,也是不错的了。因为,赵瑜知道,只要是人操作的,就难免出现舞弊这种情况。
苏州的夜充满着魅惑,就像一个妖冶的熟女,让人悸动不已。
想起前次来到苏州,救了映明月,救了武林人士,端掉了正军教的窝点,上了全妃娘娘,想想不仅仅是好笑,还有一种沉重。
客栈里,应该是一些为参加科举考试而抓紧时间学习的学子们。一个个谦恭的表情,认真的学习态度让赵瑜很是欣赏。
赵瑜房间的两边和对面,都是随从们住着。赵瑜走在走廊上,随时都可以遇见那些踌躇满志的莘莘学子。
三个学子打扮的人迎面过来,稍微看一眼,就知道是女扮男装的女孩子。中间的那个想来是小姐,旁边的两位一定是丫鬟了。
赵瑜就有点好笑,那么大的胸再怎么勒,依然是波澜壮阔的。看得赵瑜差点流了口水,有几个学子显然也是看见了,所以就站在那里拱手问道:“这位兄台请了,在下周建华,饶州人氏。敢问兄台也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吗?”
那个小姐清了清嗓子,装着男人的声音道:“小弟苏晓华,奉家父之命,参加科举考试的。”
“既然大家都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如果兄台不介意的话,可否容愚兄请大家喝一杯?”
两个丫鬟显然不妥,咳了一下,苏晓华笑道:“既然周兄如此盛情,小弟再要婉拒,实在无礼了。”
周建华很是惊喜,看着站在几步远的赵瑜,拱手道:“这位兄台,可否有兴趣一起畅饮几杯?”
“承蒙周兄盛情相邀,小弟自当从命!”赵瑜走过去,哇
塞,这个苏晓华的胸真是太大了啊,差不多有36那么大,害得赵瑜差点流了口水。赵瑜拱拱手:“这位胸、胸台,小弟杜芳新,邓州人氏。”杜芳新是他前世的名字。
苏晓华看了看赵瑜:“杜兄既是邓州人氏,怎么会来我们苏州应试?”
“兄弟刚才福州而来,就是准备回邓州参加乡试的。”
周建华道:“走吧,今天兄弟我请客,不管大家来自哪里,既然在这里相聚,就说明大家有缘!”
然后客气地请苏晓华上前,随后对赵瑜笑笑,便跟在苏晓华身后往楼下去了。
在楼下,已经有一桌的学子开始天南地北地侃了起来,像是大家出来一趟难得,就算不能捞取功名,至少不是没有收获,多认识了几个朋友,所以那一桌聊得挺热乎的。
他们几个人找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周建华趁大家不注意,不经意地在苏晓华的身边坐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