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二武夫
字体: 16 + -

第三十一章办法

    “莲珠,你来啦”

    吴削坐在鱼塘前,正看着远处的山景发愁。

    之前莲珠给鱼塘下毒,自己算是解决了,但无疑李家主母之后还会使坏心思的。

    人无远虑必有近愁,所以吴削尽可能想着应对办法。

    可想了这么一大会了,还是没有想到办法。

    莲珠是不可能在帮李家主母了,但明箭易躲暗箭难防,下一个人又会是谁?

    下毒的时间又会是哪个时候,何况也不只有下毒这么一个办法搞垮自己的鱼塘。

    想了半天办法倒是没想到,倒是莲珠的脚步声把他吸引了过去。

    “姑……姑爷,我听小姐说你在鱼塘,我来就是想说一声,不用姑爷和小姐赶我,我自己走,我再帮……”

    莲珠说着,刚要挽起袖子上前,可是想到了什么,突然又往后退了退,低下头去不敢直视吴削。

    吴削从椅子上站起身来,目光突然认真起来,看了莲珠一会,又走了过去。

    “给,姑爷累了,你帮我喂一下吧,等喂好了,你进屋叫我一声,咱们去后山转转”

    吴削一只手递过手里的鱼食,另一只手抓过莲珠的手,重重放了上去。

    然后转身走进小草房子,没有回头看一眼。

    莲珠怔住了,僵硬的立在原地,一只手上还放着吴削给的鱼食,另一只手上微微攥了攥拳头,又松开。

    接着脸上一颗晶莹的泪珠滑落,啪的一声打在满是土尘的地上。

    然后眼眶像止不住的洪水的堤坝,一大股一大股的泪水涌了出来。

    有的流进嘴里,满是苦涩的滋味。

    莲珠强忍着哭声,背过身去,一把一把的给鱼塘里的鱼撒去鱼粮。

    吴削从草房的窗户看见这一幕,心里也猛地被揪了一下。

    本来十五六岁的姑娘,要是放在一个大家族里,怎么着也经历不了这些事情。

    何况生的还那么讨人怜爱,哭起来让人心疼。

    吴削躺在草房里的硬木床上,办法隐隐间露出了矛头。

    ……

    永州城李府,前厅高堂上。

    李紫浦正张开手臂,李星溪她娘,府里的二夫人细心给整理着衣带和玉佩。

    额头上的皱纹上,莫名生着一层细汗。

    穿好那件猩红色的长袖衣服后,李紫浦从前厅走了出去,走到铺满大理石的院子里,待了不一会,又走进来。

    在前厅里走来走去。

    “这件事情可怎么解决啊?荀彧和郭嘉那两个老狐狸,还不借机让我下不来台”

    刚解决了曹操给的派哪个武将去铜铁城代替徐晃。

    这就又有了新麻烦,家里有亲戚坏事求自己,朝堂有同僚刁难自己,到处是麻烦,真是一天舒服日子都过不了。

    “老爷为何事忧心,何不告诉妾身,看看我有什么主意”

    “今天曹府有个诗词宴会,我没有诗才,恐怕不好应付”

    昨天夜里曹操派人到李府送话,说是让李尚书今天下午去府上做客,说是弄什么诗词歌赋的宴会。

    这宴会对于那些文人墨客,懂诗词的大臣来说,无异是给曹操拍马屁歌功德的上好机会。

    但对于李紫浦这个只有诗心没有诗才的人来说,那场面会很尴尬的。

    郭嘉向来和他过不去,要是借机刁难下自己,让他作诗,恐怕是下不来台的。

    他虽任值吏部尚书一直,管理官员调动,但树敌也是不少。

    所以此刻也是在为此事发愁。

    ……

    “姑爷,你真的不怪我?”

    “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何况你还是为了你娘”

    “姑爷……”

    “好了,今天就到这吧,你回去吧,我下午喂完了最后一次,我也回府里”

    莲珠和吴削两人从山里漫步回来,一路上聊了很多很多。

    莲珠越发觉得自己这个姑爷不是平常人,虽有绝高文采,可一点清高自负的样子都没有,对待下人也是体贴的很。

    不只是对她,对待其他李府的下人,也没见吴削趾高气昂的样子。

    “不了,姑爷,我先回去给你带饭,然后等下午喂鱼的时候在来帮你”

    莲珠白蜡的脸上,勉强露出笑意,她还没有从这件事里完完全全走出来。

    不管是丧母之痛,还是背主之事。

    给吴削深深行了个礼,莲珠小跑着就离开了。

    吴削一人又回到鱼塘前,现在是正午时分,阳光强烈的很,周围又没有树林遮蔽,晃得眼睛有点疼。

    吴削走进草屋里,等着莲珠来送午饭。

    他已经习惯了,每天早上跟府里的厨子打声招呼,随便去厨房那拿些干粮。

    中午等莲珠从府里带过饭来,然后下午四五点钟莲珠又会过来,帮他喂鱼。

    吴削抄起屋子里自己刻上诗词的竹简,使劲摩挲了几下,竹简更是油光发亮。

    这几天吴削没有一直在竹简上刻字,反而是多把时间用来发呆了。

    说发呆其实也不完全正确,吴削也是在后山走走停停。

    有的时候遇到一些常见的乡野农夫,还会打几个招呼。

    他们大多不知道吴削的身份,但看他穿着雍容,一看就是城里的人,一开始不主动打招呼,后来吴削老是主动打,人也是面熟了。

    吴削想到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靠这些混的面熟的人。

    吴削看过了,从城里到鱼塘这里,总共会有五六个人家的耕田,如果要是有他们给自己看着点有什么陌生的人出现在周边,他也能提防着点,总不至于毫无防备。

    像之前那样,被李家主母钻了空子。

    “大爷,那就多谢你了,我这鱼塘可不能再有闪失了”

    吴削从离鱼塘最远的农田,一直走到离得最近的,花了两三个时辰,终于是把事情给那几个农家交代清了。

    务农的人大多朴实,也不跟你多废话,更别说讨要什么好处,吴削这么一说事情的经过,他们也都是答应了。

    虽不要什么报酬,什么等鱼收成后,给他们些银子,但条件也是有的,就是领着他们那几个小孩,去鱼塘给看看新鲜。

    鱼塘他们可从来没听说过,孩子们也是好奇的很,一直说要看看,可他们碍于怕小孩顽皮捣乱,也就一直没同意。

    吴削这么一主动说事来,他们也就提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