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
字体: 16 + -

正文_第二百一十章 青帮溯源(下)

具体辈分排列为:

前廿四代依序为清、静、道(后世弟子不再用)、德、文、成、佛、法、仁、伦、智、慧、本、来、自、信、元、明、兴、理、大、通、悟、觉。

后廿四代为万、象、皈、依、戒、律、传、宝、化、渡、心、回、临、持、广、泰、普、门、开、放、光、照、乾、坤。

续廿四代为绪、结、昆、计、山、芮、克、勤、宣、华、转、忱、庆、兆、报、魁、宜、执、应、存、挽、香、同、流。

青门强调帮中伦理,任何一位欲进家门人士,必先经过重重考核,一般而言,欲进家学生得先拜帖,在拜帖中详细写明自己的家世背景、

职业工作与姓名八字,然后由三帮九代开设寄名香堂,经过香堂仪式洗礼之后,仍不能算是真正清帮内人,此时称为一脚门内一脚门外,

师父会在这寄名后的三年内,勤加考核,这个阶段称为师访徒三年,三年后必需由学生勤访师父三年,

让师父考核其是否真有决心进家,这个阶段,称为徒访师三年,经过六年的考验,确定学生的决心与品性后,

师父则会开始教导其基本仪注,或委由石室庵教导,经过一年的学习,通过后,则师父会择吉日,并报请户部,

由户部开始做开设香堂之准备并通报四庵六部与学生之三帮九代,让学生晋任小香。此时方成为正式的潘家子孙。

小香学生得学习待人处世应对进退之道,以及各庵堂所讲授之基本课程。

小香阶段经过三年考核,师父会考量学生的学习是否方向正确,是否忠于家门,应对进退是否合宜,若一切合乎条件,

则再报请户部开设大香堂,户部同样会通报四庵六部与学生之三帮九代,择吉日帮学生晋任大香,大香阶段的弟子,

可以称为储备师父,他们不仅得具备小香所学的技能与知识,主要得学习如何领帮带众,传道传法。

当师父认为,此大香弟子已备足能力,可以领帮率众时,则会以相同程序,开设开法香堂,授予弟三锁三钥与六字真言,

从此後,弟子已可独当一面,接续祖师香火,收徒领帮,不论何字班辈,一见开法师父,即使是晚辈,

亦不再以辈分称其弟佬或称徒孙,而直称其为”某师父”。这是对帮中能独当一面收徒领帮,延续香火者的尊重。

以现代而言,不一定得受到七年进家的限制,古时所订定的这种规矩,系因为访师访徒不易,路途太遥,

或因为弟子师父工作忙碌之故,故而延长进家时间,主要是让师父徒弟皆能充分明了双方情况。寄名香堂几乎也不开设,

仅以口头寄名与接受拜

帖后即算数,且现代交通便利,所以七年进家,此规可守可不守。

长辈的称呼:不论何帮,大一辈者,均以某师父称之或爷叔称之;未开法大一辈之长者,则不论男女,均称为师叔;

大二辈者不论为哪一帮头及是否开法,均统称为某师爷;大三辈者则不论何帮及是否开法,均称为师太;

大四辈则不论何帮及是否开法,统称为太师太;大五辈本帮几乎没有,若真有那便称为祖爷。

平辈的称呼:同参一师者称为亲同参,同一师爷之分系同辈,则称为同参,引进或传道帮头之同辈弟子则称为同山,其他非三帮九代帮头之同辈,称为平香。

晚辈的称呼:某师父的儿子,一律统称为小老大;徒弟或是同辈的次子或儿女,则称为少君,弟佬的儿女或徒弟,则称为法孙;法孙的徒弟或儿女,则称为少法孙;若还有以下,则称为法将。

青帮人士来自五湖四海,要认清是否是自家兄弟,须经由盘道条口确认。这与兵士站卫兵喊讨口令辞的道理一样。

会有这样的规矩,主要是为避免让外人得知太多帮门中的秘密。

清门于雍正四年,由三祖接皇榜并受师命立帮,及潘祖执法行运五十一载后传世至今,这期间虽受命于朝廷,然实际是为实现仗义江湖济弱扶倾为目的。

而清帮祖训要记取根源不忘本,这从清帮三教合一,尊前提后的作法可以明了。此外,领帮祖师们,本就为天地会成员,因此每每设香堂,会先要求弟子们整襟,不忘前朝,溯本追源。

这样做法难免为有心人士利用,若向朝庭进谗言,势必对于帮会命脉造成莫大伤害。因此清帮要弟子们谨守秘密,

并严守三谈三不谈原则(同道能谈、香堂能谈、告帮能谈;茶馆不谈、酒肆不谈、澡堂不谈)。然而清帮自祖师创帮,

由通州至杭州这段运河,共立帮头一百二十八帮半,七十二个半码头,粮船亦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只半,帮众数以万计,

要认清是否为自家人实属不易,况为广招贤才,又立下三准三不准之规矩(准借不准偷、准打不准骂、准充不准赖),

要确认是否真为自家人,势必得有一套明确繁杂的辨识之方,这个方法便称为盘道条口。

经盘道后可确认身份,除了能确实严守帮中秘密不外泄于人,在乱世当道局势不稳时,亦可做为

情报交换前的确认工作。在近代史中,第二十三代的杜月笙运用帮中力量,为国民政府于抗日期间,做了不少的情报贡献。帮中成员谨尊三露三不露(遇急、遇难、遇盘查露,外人、熟人、亲人不露)

原则。所谓“三分安清七分交情”,只三分安清,

便己足够让清帮弟兄渡过难关,这是清帮义气相照共持共扶的原则。

至於盘道条口,均需师父亲传,不可外泄,例为帮中机密。

青帮极盛时期共有一百二十八帮半(其中半帮为香火船),后因漕运没落,减少至六帮:江淮泗、兴武泗、兴武六、嘉白、嘉海卫、杭三。各帮以三角或长方形旗帜做标志。

各省帮名称船数:

山东:

济宁前、济宁后、东昌前、东昌后、临清前、临清后、德州头、德州二、德州三、沂州一、兰山半帮(共计十帮半、船八百一十九只)。

江苏:

江淮头、江淮二、江淮三、江淮泗、江淮五、江淮六、江淮七、江淮八、江淮九、苏州前、苏州后、镇江前、镇江后、江阴前、江阴后、扬州头、扬州二、扬州三、淮安头、淮安二、淮安三(计二十帮、船一千六百二十九只半)。

浙江:

嘉白、处州前、处州后、绍兴前、绍兴后、台州前、台州后、温州前、温州后、宁波前、宁波后、湖州头、湖州二、湖州三、杭州头、杭州二、杭州三、嘉海卫、金卫、海宁所(计二十一帮、船一千六百三十一只)

常州府:

常州头、常州二、常州三、常州泗、常州五、常州六、常州七、常州八、常州九、滞河前、滞河后、住宅、太仓前、太仓后、清浦、大河头、大河二、大河三(计十八帮、船一千三百六十九只)

松江:

兴武头、兴武二、兴武三、兴武泗、兴武五、兴武六、兴武七、兴武八、兴武九(计九帮、船六百九十九只)

江广:

南昌、长沙、岳州、湘阴、荆州、汉阳、武昌、九州前、九州后、饶州头、饶州头、饶州二、饶州三、永建头、永建二、古安、安福、广信、袁州、赣州(计十九帮、船一千四百八十二只)

安徽:

安州前、安州后、徐州前、徐州后、宣州、介阳前、介阳后、舞平前、舞平后、泗州头、泗州二、准凤头、准凤头二、芦州头、芦州二、芦州三(计十六帮、船一千二百四十六只)

河南:

商水、沈邱、睢宁、汝阳、信阳、安山、息县、固始、光州(计九帮、船七百零九只)

徐州:

直隶省保定府一帮,船八十只、桐船头、桐船一、麻包头、麻包二,(计五帮、船三百三十五只)

总计:一百二十八帮半帮头,船九千九百九十九只半

三闸:黄河渡口凤林闸、清江天妃闸、申江军清闸

五埧:出京通州埧、黄河永安埧、秦邮车罗埧、皖北五凤埧、淮河淮安埧。

七十二个半码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