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弈仙侠录
字体: 16 + -

第十七章 拜剑山庄(上)

    就这样,张养浩将醉成不省人事的步妃嫣一路跌跌撞撞地背回客栈。



    



    “你...张兄弟这是怎么回事?”望见张养浩背着步妃嫣回来,戈小娥一脸惊奇道。



    



    张养浩苦笑一下,尴尬道:“还是等步姑娘明早醒来,你自己问她吧。”



    



    说完,张养浩便转身回自己房间,倒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朝日初升,新的一天来临。



    



    步妃嫣醒来,见到桌上放着的纸袋,不由好奇,纤纤玉手伸去打开,见到里面的孔烧饼,雪白的脸上流出一丝不经意的微笑。



    



    后来的几天内,众人都待在客栈静心修炼,减少外出生出不必的事端,张养浩一边给关兴霸疗伤后,又向凝香儿询问了一些掌控西海玄铁剑的方法,以及一些有关大乘教的来历。



    



    凝香儿对大乘教了解也不深,只听莲蒲婆婆谈及有关左丘彦的一点信息:左丘彦作为中原境内第一大派的教主,其实力自然不能小觑,在位期间,大乘教一向只能有他一个声音,对此莲蒲婆婆也很疑惑。



    



    仅以左丘彦一人之力怎样能让群英荟萃、人才济济的大乘教全数服从?后来莲蒲婆婆忍不住好奇,窥得天机,不知还好,一晓便让莲蒲婆婆吃惊后怕不已。



    



    莲蒲婆婆测得消息:左丘彦手下有一支神秘莫测的力量队伍,而这队伍当时只有七人。



    



    左丘彦便凭这七人斩杀前任教主后,又以高压手段震慑教众,一时间顺者昌逆者亡。这支神秘力量被教内其他人称为“净坛七人众”,意喻净化一切不顺从左丘彦的势力。



    



    顺昌之战中,七人众并没有出现,似乎被派往执行更重要的任务去了,以致于左丘彦寡不敌众,当场陨落,“净坛七人众”也随之 销声匿迹,二十多年都没有再浮现于世。



    



    让人不禁感慨道:七人若与左丘便,顺昌役后无正派。



    



    时至中秋,人间桂花落,满空飘落着那毫不张扬的静美,溢满缠绵不绝的馨香;建康成内街道到处张灯结彩,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一座宏伟冠冕堂皇的府邸门前,石砖路左右有序地竖立着一排排旗杆,杆顶飘扬朱红旗。右边一排旗上,黄色丝线绣着一头头张牙舞爪,神态威武的雄狮;



    



    左边一排旗上,青色丝线绣着一条条呼啸风声,龙腾云起的两爪蛟龙。旗帜随风招展,显得雄狮、蛟龙栩栩如生。



    



    府邸朱漆大门,门上酒杯大小的铜钉金光闪闪,门上牌匾写着“拜剑山庄”四个金漆大字。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照射下来,张养浩一行人便已连夜来到了拜剑山庄门外。



    



    此刻的拜剑山庄一早就被包围住了。就连张养浩也被吓了一跳,以为不会有很多人像自己一样清晨就赶来,因为拜剑仪式午时才开始。



    



    拜剑山庄门外,人山人海,无数穿着各异的武者,拿着各类兵器,在庄外排起长队。此外,还有大批的百姓闻讯而来看热闹,路过驻足的。



    



    人群中,鱼龙混杂,张养浩暗中打量着,还发现有不少熟人,例如风乾宗、杨真门的师兄师弟,呼延家三公子呼延钰以及随从,还有一个矮胖的身影,让众人一惊。



    



    “哈哈,诸位别来无恙啊,未曾想码头一别这么快就与诸位相见,各位公子姑娘也是来求剑吗?”



    



    赵天德见张养浩,走上前来招呼道。身旁还跟着一名三十多岁的高个大汉,面目冷峻,身上散发着经历多年沙场才有的英悍之气,可见非等闲之辈。



    



    张养浩脸上杀意一闪而逝,抱拳笑道:“哈哈,真是冤家路窄啊,我等小辈怎敢妄贪宝物,想必赵大人对求剑势在必得吧,我们等会可要拭目赵大人的风采呀!”



    



    “不敢不敢,此行高手如云,赵某不过来凑个热闹,诸位可否赏脸与赵某同行?对了,你们老熟人呼延三公子正在前边,要不唤他一起?”赵天德脸上堆满笑容道。



    



    虽然知道赵天德无法当这么多人面前对自己一行人动手,但赵天德言下分明充满了挑衅之意,自己若拒绝反让对方看扁。



    



    张养浩笑答:“赵大人既然如此好兴致,小弟怎敢拒绝,就陪大人一同携往,不必惊扰呼延公子了。”



    



    随后,加上赵天德,一行七人同行,张养浩与赵天德满面春风,谈笑自如,如深交多年的好友般,外人怎会知道这两人前日还是生死仇敌。 



    



    直到呼延钰寻见众人走来,惊奇疑惑问张赵二人,张养浩又对他解答一二。



    



    呼延钰一如既往,洒脱自如,只带两名随从。



    



    “此处高手如林,呼延公子此行求剑只带两人怕是不够吧。”程怡宁娇声问道。



    



    呼延钰见佳人开口,受宠若惊,喜道:“程姑娘此言差矣,青釭宝剑择主而事,若以蛮力,带再多兵马在这么多英雄好汉面前也无济于事吧。”



    



    见呼延钰头头是道,众人不禁点头赞许,却如呼延所言,求剑并不能全凭厮杀。



    



    正待众人脚下影子逐成一团时,拜剑山庄大门缓缓打开,门内走出一名二十多岁男子,男子身着紫金袍,头戴白玉冠。



    



    不少人见此大喜,认出男子正乃苏弘砚。



    



    (苏弘砚,拜剑山庄少庄主,精:3700武:190道行:180)



    



    苏弘砚先微微欠身,后又抱拳正言道:“欢迎各位英雄好汉,不远万里来到敝庄,在下乃少庄主苏弘砚,实感荣幸之至,大家请随我来。”



    



    在众多豪杰面前,苏弘砚说话得体,荣辱不惊,毫无惧色。拜剑山庄耸立百年,想必自是有它道理。



    



    语落,众人欢喜,争先恐后,蜂拥而至。



    



    拜剑山庄庄内,方圆千余亩的地方错落有致的亭台廊坊,看似与普通的庄子倒是没什么差别,但在细节之处却又对于这拜剑二字做了充分的体现。



    



    在大理石墙壁的图案上,多是不同的“剑”字,简洁中却又充满了兵刃该有的霸道,而庄重的雕像也多是蛟龙麒麟、雄狮宝剑。



    



    半个时辰后,来到一道一丈多宽九尺高的石洞前。(约5米宽3米高)



    



    走在前面的苏弘砚停下脚步,转身过来,望着众人微笑道:“因为此次诸位人数过多,敝山庄为了精简人数,也为多数人安危着想,已在石洞入口设下一道无形的禁锢,请诸位英雄见谅。”



    



    苏弘砚言下之意无非是告诉众人:有能力的就能进去,没能力破解此禁锢的就乖乖离去。



    



    听苏弘砚所言,众人神色各异,有的忧郁有的不屑,而苏弘砚并未理睬,自己先走了进去。



    



    留下的人,先有人用兵器试探洞口,一手拿兵器刚往洞里探去,却如碰到无形的钢板般无法穿过。后面的人如八仙过海般,神通各异,一时间陆陆续续跟进去二十多人。



    



    一名二十多岁的灰袍道装的男子上前,左手中食二指夹着一道黄符,作念咒状于胸前,右手于左手前方,又以右手中指和食指快速并按大指中节,口中喃喃自语。



    



    忽喊一声“破”,语未发出时左手夹的黄符便急速向洞口飞去,化成一道黄光,随后灰袍道装男子若无其事的走进洞去。



    



    (钟丰道,风乾宗道系弟子,掌教钟师承之子。精:4500武:210道行:240)



    



    赵天德毕竟年长又见多识广,开口赞道:“钟家那小道士不错嘛,结个北帝诀就轻而易举地进去了。”



    



    见一旁其他人不解,张养浩轻描淡写解释道:“风乾宗以擅长道法手诀著称,钟师兄刚才所结北帝诀:请神北帝,借三界鬼神之力,入庙破阵所用。”



    



    众人点点头,又见一对五十多岁的老夫妇上前,男的穿着黑袍,女的穿着白袍,袍上皆用金线绣得一诡异的牛头像,说它像牛,但是它如一张人脸般凝视着你,说它像人可它却长的更像牛脸。



    



    (刘公,外号“黑煞”精:5000武:240道行:260;孙婆,外号“白煞”精:5000武:220道行:280)



    



    “黑白双煞!想不到这两个老不死的也来了。”赵天德脸上泛起一丝杀意,冷冷道。



    



    张养浩见赵天德杀意正浓,前日与自己敌对时都不曾有过这么明显的杀意,顿时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开口道:“赵大人似乎和他们是老相识?可愿为我等晚辈解答一二?”



    



    赵天德冷哼一声,倒也不在意众人的惊讶,眼睛紧盯着刘公孙婆,毫无避讳道:



    



    “江湖人称此二人为‘黑白双煞’,男的叫刘公,为黑煞;女的叫孙婆,为白煞。



    



    师承祝由十三科,多年前,二人为修邪术,合力屠杀上千条人命。后被正派围攻,才逃之夭夭,这几年一直 销声匿迹,二人虽各自实力一般,但所习之术邪的很。”



    



    见赵天德言语间有意避开自己与老夫妇相识之事,张养浩若有其事的“哦?”了一声,便识相的不再追问。



    



    随赵天德目光望去,见白煞孙婆双手捧出一个外形类似酒坛般乌黑的坛子,身旁的黑煞,刘公从怀里掏出一张深红色的令旗插入坛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