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弈仙侠录
字体: 16 + -

第十二章 丹江口受邀

    见张养浩如此豁达,莲蒲也不禁暗自赞许,感到欣慰,对张养浩点点头。她又迟疑一阵,像是看透了张养浩心思,良久,缓缓道:



    



    “天生异象,我道伶仃。现在给你们解释也无用,老身也无能为力,还望我那聪慧过人的师兄能主动担此大任,让他给你们解释一二。”



    



    莲蒲言语中虽说是“你们”,可是在场的人都能看出来,她只是对张养浩一人说的。



    



    张养浩见莲蒲称赞自己师傅,自己倒不好意思起来,挠挠头笑道:“前辈不用担心,恩师向来已天下苍生为己任,有事恩师自有办法。”



    



    莲蒲听了哭笑不得,摇摇头,不假思索老气横秋道:“你这小子真会给令师贴金。你会错意了......罢了,你下去吧。”



    



    莲蒲欲言又止的样子,让张养浩惊愕,难道说的不是我师傅吗?也没好意思多问便退下。



    



    现在只剩下步妃嫣一人没测,步妃嫣内心复杂,一时犹豫不决,下意识地咬着娇嫩的嘴唇。



    



    “师妹,快去吧。”步妃嫣身旁的戈小娥小声催促道。



    



    只见莲蒲婆婆手刚落到步妃嫣头上,便闭着眼睛说:“嗯,原来是极阴之人,倒是少见。”



    



    按捏几下头骨,又轻轻抚摸着步妃嫣脑门,叹息道:



    



    “世人只知藤缠树,哪知树怜藤。命恨姻缘不到头,此生应有断弦忧,若能高山遇流水,好景佳人共白头。苦命的孩子,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人命危浅,唉。”



    



    听到此言,众人也心生难过,如此年轻艳丽的姑娘却福薄命浅,让人惋惜,真乃自古红颜多薄命。



    



    说完,又从怀里掏出一粒金色药丸给步妃嫣,道;“这是护命金丹,带在身上可以调节经脉,集气凝神,减轻极阴之身给你带来的痛苦,在危难时刻将之服下或许能保你一命。”



    



    步妃嫣虽带着半张面具,却掩盖不住感激之情,接过护命金丹谢道:“多谢前辈大恩,这颗金丹的功效的确对晚辈有用至极。”



    



    戈小娥见状,原本紧张的脸上,化得一丝欣慰,显然她也对步妃嫣的身世及个人情况深知一二。



    



    “凝香儿心性不坏,只是修炼千年仍没有磨去凡尘俗恋,其心不坚,再跟着老身也是一种煎熬,她既与你有几丝渊源,老身将她送你,对你也有所帮助。”莲蒲婆婆望向张养浩道,从怀内掏出一拇指粗的玉筒来。



    



    莲蒲又把降服凝香儿的方法教与张养浩,与凝香儿结成主仆契约,与荣俱荣,与损俱损。



    



    一行人对莲蒲婆婆再次拜谢后,随即告辞离去。



    



    “师哥,你说莲蒲婆婆为何对我们这么好?又卜测命理又送东西。”路上,程怡宁疑惑问道。



    



    不单是程怡宁存在疑问,其他人其实也不解,若说是报答搭救孙女之恩,也不至如此。



    



    “高人行事自然高深莫测,我等之辈又怎能妄自揣测,我虽不解,但想不到就由他去吧。”张养浩回答。



    



    众女不禁翻个白眼,只有关兴霸视张养浩言行为圣旨一般,唯诺是从。



    



    来到丹江口,城门在望时,发现不少官兵把守盘查,墙门贴有白纸黑衣的通缉榜文。



    



    走进一观,榜文上所画两名女子,一名大眼细眉,高鼻薄唇;一名脸带半张面具,分明与戈小娥、步妃嫣容貌相似七八。



    



    “哎呀,这是你们的亲戚?她们犯了什么罪?”关兴霸一头雾水对拂月宗二女道。



    



    戈小娥神情凝重,冷冷道:“看来狗贼赵天德已发布命令,封锁了襄阳区域各个进出关口。”



    



    一时间,几人相顾无言手足无措。



    



    张养浩沉吟一会,道:“陆路不通,我们只好走水路进发了。”



    



    程怡宁目光掠过城外码头旁泊的大小船只,粉白色的绣花鞋将脚下石子踢飞,自言自语道:“为何这么多船由东驶回来,却不见有船往东开去呢?”



    



    众人定睛一看,果然事有蹊跷,码头上聚满等船的人,议论纷纷。



    



    一阵清脆爽朗的声音在几人身旁响起道:“敢问几位姑娘和两位兄弟,是否在等船呢?”



    



    张养浩与众人相视一眼,向声音处望去。



    



    说话的为一男子,此人确实长得潇洒英俊、风度翩翩,身高与关兴霸相近,却无丝毫文弱之态,虽是文士打扮,却予人深谙武功的感觉。



    



    程怡宁头也不回,道:“我们的事,不用你管!”



    



    那公子丝毫不以为忤,作揖到:“唐突佳人,在下呼延钰在此谢罪。在下本不敢冒昧打扰,只是见姑娘似是对江船纷纷折返之事,似有不解,故斗胆相询,绝无其它意思。”



    



    (呼延钰,呼延世家二公子,精:2000武:200道行:0)



    



    程怡宁似风般转过身来,上上下下打量他一会后,冷冷道:“说吧!”



    



    呼延钰见她下巴尖尖,脸色白腻,光滑晶莹,一张樱桃小口端庄灵巧,嘴唇甚薄,开口间牙齿如碎玉一般,不由痴心大动:世上竟有如此佳人。



    



    呼延钰受宠若惊,大喜道:



    



    “因为北方的完颜娄室的金军,刚大军过河,一时打破宋军,并派出一军往南直迫襄阳。若襄阳被攻,长江水路交通势被截断,所以现在人人都采取观望态度,看清楚情况才敢往东去,”



    



    张养浩与关心霸见三女留心倾听,而这呼延钰任何方面看来都比他们强胜,都大感不是滋味,偏又毫无办法。



    



    呼延钰见众人都沉吟不语,开口道:“大家若不嫌弃,可乘坐在下之船,保证纵使遇上贼兵,亦不会受到惊扰。”



    



    一旁的步妃嫣冷冷瞅着呼延钰,淡然道:“你这么大口气,看来是有点门道了。”



    



    呼延钰正容道:“在下怎敢在各位佳人面前班门弄斧,只是寒家尚算薄有声名,只要在船上挂上呼延家旗号,认识的朋友总会卖点面子罢了。”



    



    听到这里,连张养浩关兴霸二人亦不得不赞这家伙说话得体,不卑不亢,恰到好处。



    



    戈小娥目光扫过众人,沉吟不语,显是有点意动。



    



    要是走陆路,必定费时失事,若由水路越过襄阳,那就不用再担心赵天德会追来,高低立显。



    



    关心霸忍不住硬气道:“我情愿走陆路。”



    



    关心霸也是为师傅有所不忿,对方明显为程怡宁而来,自己心底早已默认程怡宁为师娘了。



    



    呼延钰感觉奇怪,疑惑道:“请问姑娘,这位兄弟是什么意思?”



    



    程怡宁不耐烦地截断他道:“没有什么意思,不要问了,你的船在哪里?”



    



    呼延钰欢喜地正要指点时,关兴霸扯着张养浩的衣角,不满道:“各走各路作罢,她们乘她们的船,我们走我们的路。”



    



    张养浩自小与程怡宁被师傅收养,青梅竹马,早已视程怡宁为自己亲妹,也不禁醋意大发。



    



    张养浩哈哈一笑,搂着关兴霸的肩膀,赞道:“好徒弟!”推着关兴霸往东而去。



    



    程怡宁怒道:“师哥!给我站住。”



    



    张养浩回头挥手道:“再见!”



    



    程怡宁猛一跺脚,向呼延钰说道:“呼延兄请先上船,我们随后便到。”



    



    一个闪身,来到张关二人背后,抓着二人手腕,如一小猫拖着两堆庞然大物十分滑稽。



    



    呼延钰看得一头雾水,不过想到佳人既肯上船,便不愁没有献殷勤的机会,那还有闲心计较其它事情,大喜追去。



    



    两艘货船启碇起航,从丹江口逆流东去。



    



    南宋有四姓名将士族,其实呼延一族乃并州势力最大的士族,族长“天鞭”呼延守用被称为天下第一鞭。



    



    当年赵匡胤一统天下,建立北宋,因顾忌呼延家的势力,对他们采取安抚政策,封呼延守用父亲呼延赞为靠山王。



    



    四姓之中,其它三姓均杂有胡人血统,而呼延家硕果仅存,保持声威的南方大族,一直坚持传统,严禁族人与汉族以外的人通婚。



    



    故在江湖上被视为汉族正统。宋太祖赵匡胤在在位时,以呼延赞的雄才大略,仍不敢轻举妄动,还韬光养晦,潜心修隐,免招大祸。



    



    到赵扩即位,内忧外患,朝政败坏,叛乱四起,呼延家才再次活跃起来。



    



    呼延守用有三子两女,呼延钰乃呼延家二公子,专责军火营运,甚得乃父爱宠。呼延守用的大儿子呼延庆,任平海军指挥使,曾多次出使金国商议联金攻辽之事。



    



    两女呼延蓉、呼延倩,均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貌,分别排第五、 第六。呼延蓉已于三年前下嫁“二门三宗”柳青门司马承之子司马秋明。



    



    司马承外号“镇恶杵”,善用一把降魔杖,是与小洞宾李继勖齐名的顶级高手,在伏牛山创建柳青门,为清风拂杨柳五大派势力之一。 



    



    呼延司马两家的婚姻充满了政治交易的味道,代表两大势力的结盟,使其他势力更不敢对他们轻举妄动。



    



    呼延守用之兄呼延守信有“双锏”之称,乃天下有名的用锏高手,亦以机智名著江湖,知道宋朝气势仍盛,若过早举兵,必成首先被攻击的目标,故劝其弟暂缓反隋,转而从事各行暴利买卖。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