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弈仙侠录
字体: 16 + -

第一章 一马定华山

    西岳华山奇峰高耸,山势险要,山上有座供奉西岳大帝的古庙,不远处有一个仙洞,称之为“希夷洞”。



    



    洞中石凳坐着一位中年胖子,坦胸露腹,手摇棕扇,大眼睛,红脸面,头上扎着两个小譬,神态怡然,一副天塌下来也不在乎的模样。



    



    在他身旁站着一名身着黄白衫,手持紫檀木拂尘,身后背挂纯阳宝剑的英俊青年,腰板笔挺,英姿散发。



    



    洞内石床又卧睡一白袍老者,身子略显消瘦,衣袂飘飘,清冷的背影仿佛与天地相融,似已将自己的身心脾肺都融入茫茫苍穹,此人正是希夷先生陈抟。



    



    洞中石景与三人一立、一坐、一卧相衬托,仿若一幅极具仙境的人物画。



    



    须臾之间,老者睁眼微笑道:“有客将至,贫道欲与吕兄执棋对弈引之,可否?”



    



    中年胖子与英俊青年相视而笑,吕姓青年笑答:“陈兄用心良苦,就依君之言”三人不约而同地心领神会微笑。



    



    半个时辰前,魏伯阳奉陈抟老祖之命来到山下,见一红脸大汉昏迷不醒,用丹药救醒他后,引他来见老祖,而这红脸大汉正是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与魏伯阳不一会来到希夷洞前,见那洞前松柏参天,密密麻麻的枝叶遮蔽日光,甚为优美。一座白石台摆靠柏树旁,陈抟老祖与一位吕姓道人对面而坐,用三十二个白玉石棋子论输赢,近看,开局不久。



    



    赵匡胤的象棋曾压倒汴梁城,此时,他不由自主也入了迷,静悄悄立于黑棋的身后观看。赵匡胤那晓得其中奥秘,只见执白棋者将车放在黑马嘴边,诱惑黑棋来吃,以便舍车捉将,准备大获全胜。



    



    正待黑棋上当,“吃车走不得!”赵匡胤在身后不知不觉暗打出口,执白棋的吕姓青年将赵匡胤用眼扫了一下,没有言辞,只顾走棋。



    



    旁观的钟姓胖子若有所思的不语微笑,执黑棋的陈抟老祖静观思谋,好象听了对方的话改变了主意,同时发现了白棋的破绽,也不行马,另出一计“围魏救赵”之策。



    



    不出几个回合,反赢了白棋;输家给对方两锭金子,吕姓青年开口道:“多嘴,熟不知‘观棋不语真君子,看着多言是小人'吗?”



    



    很快摆布再战,兵卒暗调,行不多时,只见使吕姓道友用炮轰卒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赵匡胤想方设法欲使白棋夺回一局,暗示“发炮不能擒将,反倒自家空虚。”



    



    执白棋者炮口急转,挡住马腿,化解了双马卧槽的败局。有道是“设局激性那知计,圈套引诱匡胤来”。



    



    执黑棋的陈抟看了看赵匡胤,甚觉火候已到,以激将法言道:“这位尊驾,您在这场所,也太没有棋规,要你不要多嘴,你偏要多嘴。你既是这等名手,敢与我下上三盘,才能称得上顶天立地的汉子”。



    



    听了这般言语,自然激起赵匡胤的傲性!“我与你下上三盘,看你再小视于我,”赵匡胤傲慢地说道。



    



    “好,痛快!”一旁的中年胖子火上加油,说应该有个要约:“不知是赌金子,还是赌银子,先要讲好。”



    



    经过一番的讨价,决定每盘彩银五十两,不准赖账。赵匡胤在吕姓青年的位置执白棋就座,吕钟二人于旁监局作证。



    



    赵匡胤执白棋先行,只见得:起手保主先上士,老祖移炮想出车。白棋备用当头炮,黑棋上马把卒保。赵匡胤使出转脚马,老祖驱车便来追。



    



    调炮过来防飞象,白棋吃马掉了车。演成梅花十八变,非常奥妙无人知。棋逢对手难藏巧,中炮卒攻屏风马。老祖弃车一声雷,匡胤失利首局中,劝告英雄早预防,红尘世界似棋忙。



    



    赵匡胤首局先行失利,心中甚为不服,想夺回所失银两,言道:“第二局赌一百两,如何?”老祖笑嘻嘻地说:“一百两,好就依君之言”。二人又把棋子摆好,这盘该老祖执黑先行,所下精彩之处,妙着迭出。



    



    只见得:



    道人谲戏降真龙,仙人指路在河头。匡胤那知有玄机,两肋出车抢占先。阴阳太极连环马,白棋摆炮便相研。



    



    雾琐层岚棋突变,二士喜笑入桃园。撵车居中卒攻将,二仙传道赢两盘。



    



    赵匡胤在汴梁城号称魁首,今到关西连败两局,输掉财帛事小,反被人街头取笑;为了翻本,狠心一博。对老者道:“这盘相赌,将前两局一百五十两合并,我若赢了一同退掉;若您赢了,我照数还您如何?”



    



    陈抟笑着说:“三百两彩银也不少,只怕拿不出来,那是脸面着羞”。赵匡胤听了这等话,为了反本,只得忍着气。



    



    第三盘本该赢者先行,老祖却有意让给对方,匡胤心中欢喜,起步就想在棋势上压倒对方,使出咄咄逼人的凶悍招势,陈抟是攻守兼备,用柔克刚;激烈之间,宛如战马奔嘶叫,有似惊涛骇浪,一浪胜似一浪。



    



    陈抟乘风破浪,连出妙手,至残局巧妙地运用“千里单骑马巧胜炮马卒士象全”,传于后世。



    



    赵匡胤这盘又被老者赢去,身边无有财帛,好不懊悔,寻思片刻说道:“老人家,刚才这盘本该我赢,错失一着,不算,若赌银子,重来。”



    



    老者变了脸说:“荒唐,想出哄骗孩童之语,什么事皆应光明磊落,况且这只不过是棋乎?愿赌服输,君子无更;既然输了,让我们将三百两彩银救济他人,说那无行之语,自己蒙羞不说,反被人家笑谈。”



    



    赵匡胤实无贵重物品,赖也不成,走也不成,“我全身上下不值三百两,咋办?”



    



    老者说:“别说衣服,五爪龙袍也不稀罕;实在没有家产的话,或指一条路,或指一座山,立一张卖契就作罢。”赵匡胤心想这老者原来是个痴人,待我混他一混。



    



    赵匡胤随意拿起一块石片,就在峻峭岩石上划道:“东京赵匡胤,因无钱使用,愿将这华山一座,言定价银三百,卖与陈姓之业,永无租税,恐后无凭,亲笔卖契于石山为证。”



    



    赵匡胤这一划,此处的山神土地见真龙天子卖掉了华山,这可是万古千秋之事,谁个不依,忙将白印字变黑。赵匡胤也甚感惊疑。



    



    赵匡胤知道陈抟老祖道行高深,临别时执意行弟子礼,陈抟多次拒之,后被诚意感而应诺,并将身边多年的‘蟠龙棍'与棍法传于赵匡胤,后自有用处。



    



    赵匡胤感激不尽,说:“仙翁,相理推尊,弟子敢恳一观,今后前程吉凶何如,则不才幸甚”。



    



    陈抟早已知,递一封函帖于他,与吕钟二人化清风而去,匡胤捧起函帖细看:“陈抟书奉赵公子足下:适因清闲无事,特邀西岳华山仙翁遣兴下棋,……陈桥始基,才得天下兴隆;烛影摇红,便是火龙升运”。



    



    赵匡胤反复思阅,解意前半。其实,函帖已预言了自安史之乱两百年后的一大治。后果真如此,陈桥兵变,江山一统。赵匡胤不失前言,免收华山数十里的地税钱粮。



    



    此时,吕姓道者抱拳作揖笑道:“恭喜陈兄不费吹灰之力赚得华山,一马定华山,恭喜恭喜。”



    



    陈抟听闻,也不禁和钟姓胖子相视而笑,捋一捋髯须若有所思说:“今遇真龙天子,往后两百年国家可安矣。”



    



    “往此之后,道友何解?”钟姓胖子边摇棕扇边问。



    



    老祖顿了片刻,笑答:“今世之事既有吾辈思之,后世之事亦有后世之辈思矣,钟离仙友何必烦心,不如与吾再次对弈一局?”



    



    “若是以黑白对弈实乃无趣,不妨以人间作棋盘,黄河淮水为棋界,善恶之人为棋子,道友肯否?”吕姓道者言。



    



    陈抟若有所思,又笑道:“妙极妙极,就依君所言。”



    



    到了真宗时代,皇帝多次遣中使宣召陈抟,欲想封他爵禄,陈抟称疾不应,真宗皇帝认为不给赏脸,怒曰:“江山尽属皇朝管,不许荒山老道眠。”



    



    陈抟哈哈大笑,叫中使带去话:“江山愿属皇朝管,卖与荒山老道眠。”陈抟引中使观看了太祖匡胤的卖山契约,中使转告真宗,皇帝只好依此,再也没有惊扰他。



    



    两百多年后,中原战火纷飞烽烟四起,各族心怀觊觎,对外强中干的南宋虎视眈眈,伺机吞并南宋江山。



    



    为抵御外族的入侵,一群爱国的修道之士结成济世救民 联盟。



    



    公元1140年,宋绍兴年间爆发“顺昌战役”,这场战役不仅是南宋抗金之战,还是一次正邪两道激烈的较量。



    



    双方元气大伤死伤无数,不少门派惨遭覆灭,甚至连大乘教教主左丘彦也因此陨落,此后,正邪双方进入一段相对的和平时期。



    



    顺昌之战结束,新兴势力趁机四起。陈抟老祖的关门弟子李继勖修道有成,在华山创立清崆宗,门下弟子数百,一时间,南宋境内形成“一教二门三宗”六大股正邪势力。



    



    一教曰:大乘教,创立已有几百年,因为其以新佛的名义烧寺院,焚经像,杀僧尼,奸婬掳掠,无恶不作。所以又被人称为“魔教”。



    



    教主左丘彦陨落后,大乘教群龙无首,教内派系斗争激烈,故而无暇对外扩张。



    



    “二门三宗”指顺昌之战后,新兴势力清崆宗、柳青门与尚存的老派风乾宗、拂月宗、杨真门,五大门派同气连枝,同仇敌忾,与大乘教势均力敌。



    (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