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万万岁
字体: 16 + -

第四章:要大宋皇帝给报销

    秋去冬来。

    在瑞雪兆丰年的年末,赵家二夫人刘雯青诞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婴。

    可惜,赵漕不在家。

    两个多月没见面,赵勾已经快忘记自己有这么个爹了。

    老太太翻遍了佛经也没找到一个满意的名字,小赵勾抓着奶奶的手不放,这个命名权他要了。

    老天太拗不过她,只得随了自己的乖孙的意思。

    但愿我的孙女不会被他取名赵二狗。

    赵茜,是新出生的赵家大女的名字,少爷给取得。

    老太太听完狠狠地亲了乖孙一口,快四岁的孩子,真讨人喜欢。

    刘雯青不无不可,一口一个小茜茜的嘀咕着,欢喜的紧。

    可惜没能给老赵家生个胖小子,要不然她能更高兴。

    焕然一新的小乞儿赵小七,已经被老太太赐给赵勾做了贴身小丫鬟。自从赵茜出生后,她就每天呆在赵茜的襁褓边,就是傻乎乎的看着这个比自己还要小的小女婴,喊都喊不走。

    赵勾大致猜测到了一二,也就由得她。

    他还有十来个小跟班要每天灌输思想教育呢,可没空跟一个小丫头较劲。

    在赵府上下都围着新降生的小女主转悠的时候,赵勾带着十几个丫鬟仆役的娃娃们,在赵家后院一处荒废许久的破屋子里召开了童子军第一届代表大会。

    参会人员有自封为童子军大头目的赵勾,老管家七岁的胖孙子,赵府厨娘六岁的胖女儿,曹哑巴的小儿子,萧老九的四岁大闺女,家丁甲的二儿子,家丁乙的小闺女,丫鬟丙的五岁小妹妹,仆妇丁的三岁胖孙子。

    缺席人员有记录官赵小七,后补人员缺席的是刚刚出生三天的赵茜。

    赵勾以每人一颗糖块的代价召集了这次会议。

    大会的主题是童子军未来三年的发展方向和集思广益解决童子军资金来源问题。

    只是,大会进行的极为不顺利。

    赵勾刚刚给仆妇丁的胖孙子擦完屁股,就又急忙去拉开要抢厨娘胖女儿糖块的老管家的胖孙子,还没松口气,家丁乙的小闺女又开始拽曹哑巴小儿子的头发。

    大会氛围一度乱作一团。

    赵勾实在筋疲力尽了,大吼了一声,“麻痹的,都给少爷坐地上不准动!谁敢动一下,少爷我腿给他打断!”

    年近四岁的赵勾吼完这一嗓子后,现场寂静了三秒钟。

    然后,萧老九的大闺女很不合时宜的放了个屁。现场再度混乱。

    赵勾绝望了。

    他很想知道,幼儿园老师们都是怎么收拾这些小坏蛋的。

    慈不掌兵啊。

    于是,赵勾仗着自己少爷的身份,一人给了他们的屁股蛋子一脚。

    “谁敢哭,我打的他妈都不认识他!”

    孩子们终于肯静下来了。

    赵勾几乎累虚脱,我才不到四岁啊!

    “下面,咱们来讨论一下童子军未来三年的发展方向,曹...卧槽,忘了问你们的名字了。”

    赵勾都快气疯了,有气无力的让他们一个个自报姓名。

    于是,赵二狗,曹屎蛋,李花花,萧二妮,韩三子,钱小猫,郭高粱,张三几个乱糟糟的名字从这些小屁孩的嘴里蹦了出来。

    赵勾拍了拍额头,看来童子军第一届代表大会要改为童子军第一届取名大会了。

    赵勾走到赵二狗面前,欣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二狗这个名字怎么配得上你!从今个起,你叫赵子龙!咱们老赵家的赵子龙!”

    七岁的赵二狗吸溜了一下鼻涕,欢喜的鼓了鼓掌。

    接下来,赵勾一个接一个的给他们改名,孩子们一个个欢喜的鼓起了掌。

    只有倔强的曹屎蛋不愿意改名。

    赵勾苦口婆心的给曹屎蛋说改名的好处。

    “屎蛋啊,你爹可是茅坑拉屎脸朝外的好汉。你要是叫屎蛋,给你爹丢脸啊!”

    五岁的曹屎蛋用胖乎乎的小手抹了抹鼻涕,随手在衣服上蹭了蹭,吸溜这鼻涕说道:“少爷,俺的名字就是俺爹给起的啊。”

    赵勾看着比自己略高,胖乎乎还傻乎乎的曹屎蛋,板起了小脸。

    “不改是吧?赵子龙,他兜里的糖归你了,以后见他一次打他一次!”

    老管家七岁的胖孙子赵子龙一米多的个头站在二尺高的曹屎蛋面前,那威压不亚于大炮。

    曹屎蛋瞬间屈服了,抹着眼泪答应改名。

    从此,曹屎蛋改名曹荣。

    等到小屁孩们都记住了自己新改的名字,已经是午时了。

    老管家已经在不远处扯着嗓子喊赵勾和自己的孙子去吃饭了。

    赵勾一个个的警告他们,以后都得叫新名字,谁敢不叫,打断谁的小腿。

    孩子们一边抹着鼻涕泡,一边点头。

    赵勾满意的离开后,赵子龙,曹荣,萧蔷薇,张大器,李紫嫣,钱湘湘,郭杰等人各自也小跑着离开。

    午饭时候,前院后院传来了几处哭声。

    老太太皱着眉头让一个大丫鬟去瞧瞧咋回事,吃个饭也吃不安生。

    大丫鬟还没回来,老管家就领着萧老九,厨娘和几个家丁仆妇丫鬟走了过来。

    走到门口就跪了下去,老太太沉着脸,沉喝道:“有话就说,别跪着。”

    老管家待着他们磕了个头才起身说道:“老夫人,我们是来感谢少爷的。”

    老太太和箫媚娘,二夫人刘雯青,站在赵勾屁股后头正流口水的赵小七,四人齐齐看向正狼吞虎咽吃饭的赵勾。

    赵勾被看的不好意思,无奈放下碗筷,跳下板凳去搀扶起了还在跪着的仆役们。

    老管家激动的说道:“老夫人呐,您不知道啊,少爷给我们的子孙取了大名呐。您也知道,我们这些做仆役的没啥知识,家里孩子们都是用的小名,平日里哪敢想什么大名。”

    老太太点点头,这点她是清楚的,穷人家的孩子十七八岁了还狗蛋毛蛋叫着的不在少数。可这跟我乖孙有啥关系?

    老管家接着说道:“少爷是好人呐,还没读书就会取名了。这不,一个上午给我们几家的娃娃们都取了大名。您还别说,少爷取得名字真不赖!”

    自己孙子叫赵子龙啊!

    常山赵子龙的大名谁没听过?

    忠肝义胆的大忠臣啊,少爷这是感念老仆为老赵家做牛做马五十年的恩德啊。

    老太太有些愕然,大字不识一个,一天学堂还没进过的乖孙子会取名了?逗我老太太呢吧!

    箫媚娘也表示不信,只有赵小七轻轻点了点头,趁大家不注意悄悄摸了一块赵勾碗里的红烧肉迅速的塞进了嘴巴里。

    真香。

    老太太难以置信的问道:“我孙子给你孙子取得啥名字?”

    老管家骄傲的说道:“可不得了啊!我孙子以前叫赵二狗,少爷给改名赵子龙。这是感恩老仆为咱赵家辛苦五十年的恩德啊。您不知道啊,老仆闻听此名,腰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感觉还能再为咱老赵家做牛做马五十年!”

    老太太愕然,乖孙还有这能力。

    其他家丁仆妇们也七嘴八舌的感念少爷的恩德,对于少爷取名的事儿满意极了。

    谁家子嗣原意叫屎蛋,毛蛋啊,这不是没文化嘛,再说了除非家主赐名,就算是想到了好名字,你敢用?

    大字不识一个的乡巴佬取个子龙,大器的名字你是想干嘛?

    成为将军?成为大器?

    洗洗睡吧!

    封建社会啊这是!你敢取个那样的名字,分分钟怀疑你不良用心,动动手就让你歇菜。

    只有成为人上人,或者被家主赐名赐姓才行。

    而赵勾是谁?

    老赵家嫡长子,铁定的下一代家主,赵漕不在,他哪怕只有三岁也是代家主。这时候他的话就等同于赵漕的话。

    家主一言,驷马难追啊。

    看着老管家和一众下人们感激涕零的样子,老太太欣慰的拍了拍赵勾的小脑袋。

    生孙当如小赵勾啊。

    自此以后,童子军开始得到了赵家上下大多数人的大力支持。

    老太太大手一挥拨付了五十颗铜板给赵勾当做童子军的初始资金,老管家豪迈的捐赠十颗铜板支持,其余下人们或多或少的支援了几颗铜板。

    三天过去,赵勾抱着一百二十七颗铜板笑开了花。

    起码,童子军十个人过年的压岁钱有了。

    眼看着还有半个月就过年了,得先让小屁孩们尝到加入童子军的好处,他们才能死心塌地的为本少爷做事啊。

    这些钱,以后可都得找大宋皇帝报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