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杀气
字体: 16 + -

60、狂生见狂生

    主仆二人在空荡荡的崇文馆里算计好了之后,一前一后走出了这座大唐藏书最多的皇家图书馆。

    那个被李湛打了个半死的小太监还委屈巴巴地跪在崇文馆的门口呢,看到李湛出来,他又把头往地上低了低,似乎不想让别人看到脸上委屈的泪水。

    李湛走出崇文馆之后,突然毫无征兆地转过身来,一脚狠狠狠狠踹到了刘克明的屁股上,指着给他踹了个狗吃屎的刘克明咬牙切齿道:“狗奴才,进宫之前竟然没想着带几样长安城的好玩物件儿献给本宫,你眼里究竟有没有本宫这个主子?你这趟进了宫也不算,赶紧给本宫滚出皇宫,带着东西重新进来一遍!”

    刘克明从地上爬起来,佝偻着身子,诚惶诚恐道:“奴婢……奴婢该死!可是……太子殿下,奴婢已经进了宫,不能出去了啊……”

    “哼,真是个废物!”听到刘克明的话,李湛从怀里掏出一块象征着皇太子身份的“玉契”随手扔到刘克明脚下的地上,满脸不在乎道:“喏,拿着它出去,就没人敢拦你了。”

    “奴婢遵命!”刘克明捡起地上的那块玉契,小心翼翼地揣进了自己的怀里,然后朝李湛躬身告了辞。

    刘克明退出去老远才转过身来,转身的那一刹那,脸上哪里还有半分刚才的谦卑?此刻的他,满脸的杀气激荡!

    李湛,这一脚老子记住了。

    不管你是苦肉计,还是美人计。

    ……

    手里拿着李湛的玉契,刘克明一路畅行无阻,从容走出了皇宫大内。

    他出宫之后首先回到了自己家里。

    见刘克明这么快就从皇宫里去而复返,刘府的那些下人们都有些惊讶。

    刘克明没有理会他们,而是径回来到了自己的住处。

    然后,刘克明就发现他的墨青姐姐此刻正捧着自己之前“送”给她的那些诗词默默流泪呢。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呜呜呜……公子您怎么这么有才啊……呜呜呜……公子,奴婢想你……”

    刘克明站在门旁看着这个自己的女人,心里是又感动又尴尬。

    感动的是这才分别了不到一天,他的青姐姐就如此的想念自己;身为一个男人,有女如此,夫复何求?

    尴尬的是……他抄了一首秦观的《鹊桥仙》当成了原创送给了墨青,还被夸成有才,刘克明也觉得自己太无耻了。

    所以,痛心疾首的刘同学开始对天发誓,以后再也不当可耻的文抄公了。

    “公子……奴婢想您……呜呜呜……”屋里,墨青独坐小窗前,捧着宣纸上狗啃似的情诗,思念着她的情郎:“公子,您的诗写的如此深情,就连字也是那么的鸾漂凤泊潇洒不羁……您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呜呜呜……”

    “咳咳……”听到这里,刘克明终于听不下去了。

    墨青姑娘听到身后咳嗽声,正嘤嘤嘤流眼泪的她先是一愣,然后她赶紧扭过头来。

    看到身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刘克明竟然回来了,她的睫毛上还挂着泪,一双秋水眸子里却满是惊讶。

    “呜呜呜……公子,您怎么回来了?是不是宫里的伙食不好,您吃不惯呀?呜呜呜,吃不惯就不要回去了……好不好?”

    听到墨青的话,刘克明噗嗤一声笑出了声。这个傻女人啊。

    刘克明抱了抱怀中女子,满脸无奈道:“好了好了,我这趟回来是有正事要做的。不能耽搁。”

    “哦。”听到刘克明的话,墨青姑娘也不闹了,也不撒娇了,只是看着刘克明的眼神里却满是依恋。

    “来,青姐姐,给我把这身晦气的衣裳给换了,一会儿要去拜访一一位公子。”

    听到刘克明的话,墨青姑娘贤惠地帮刘克明换好身上衣裳,目送着刘克明出了刘府。

    “公子果然不是常人,平时温润如玉,可做起正事却不会儿女情长,公子……”

    刘克明这个情人眼里的“眼屎”也没带个下人,他从刘府出来之后,一人一剑一白袍就来到了位于宜阳坊的杜。

    由于杜牧已经行过冠记,所以成年了的他已经搬出了杜家位于长安城的杜府,自立了门户。

    刘克明来到一处小别院的门前,轻轻叩响了木门上的铁环。

    “咚咚咚。”

    大门“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来,从里面走出一位身穿靛蓝色短褐的老伯。

    这位老人家须发皆白。见刘克明立在门外,他探出头来,问刘克明道:“敢问公子来找哪位?”

    “晚辈来找十三公子。”刘克明朝着老伯施了一礼。

    “可有拜贴?”

    “拜贴……晚辈忘带了。”刘克明无奈摇了摇头。

    古代的这些人就是麻烦,见一面还要先奉上拜贴,真是麻烦。

    老伯听说刘克明没有拜贴,就要转身关门。

    刘克明看到,赶紧对那位老伯道:“老伯,晚辈虽然没有拜贴,可今天前来拜会十三公子却是为了一件天大的事。”

    见老伯停下来,刘克明接着道:“老伯只需通禀十三公子,是九月廿八那天,他在宜春院里有过一面之缘的刘克明前来拜会,你家十三公子自然会出来见我。”

    那位老伯将信将疑地看了刘克明一眼,最后说了句“公子稍等”,就进去通禀了。

    过了约摸半刻钟左右,杜家别院的大门再次从里面打开。

    一位身穿青衣的浊世佳公子从门里走出来,却披头散发衣冠不整的。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刘克明在宜春院里远远的见过一次的杜家十三郎——杜牧杜公子。

    “哎呀,不知道什么风把贤弟吹来了啊,敝室真是蓬荜生辉呐……”杜牧走出大门来,一边与刘克明说着寒暄话,一边盛情邀请刘克明道:“刘公子,院里请!”

    看到这位故意把头发披散、还衣衫不整出来迎接自己的杜公子,刘克明知道他是在故意轻慢自己,却一点儿也没放在心上。

    刘克明与“盛情”邀请自己的杜牧点了点头,然后,他就大马金刀地走进了杜家别院。

    看到刘克明不仅没有怪自己轻慢于他,还如此的落落大方,那位披头散发的狂生似乎有些惊讶。

    他跟在一身白袍大袖飘摇的刘克明之后,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

    这个姓刘的太监养子,似乎不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