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雄冉东方
字体: 16 + -

第七十三章:报腚之仇

    第七十三章:报腚之仇

    日出东方,艳红的朝霞冉冉升起,将天际边的白云染得如鲜血般艳彩夺目。

    秋风猎猎,吹动着“滕”字大纛吱吱作响,大纛下,一袭白袍乌甲的滕子宸策马扬鞭,回头喝令道:“大军加快步伐!”

    旌旗森森,马嘶长鸣,轰隆的战车在旷野的平原上疾驰狂飙,回首望去只见绵延不绝的齐国大军如遮天蔽日的滚滚压来。

    越过尧关便是济水中下游的开阔平原,没有了山峦险地的崎岖道路,此刻的齐国大军无异于出笼的猛虎可以任意驰骋纵横。

    聊城是齐国重城,放在平时地理位置或许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但在此刻的战局位置上却显得格外突出重要。

    齐境漳水从东向西勾连着齐境数座大城,分别是东阿、荏城、阳谷、高唐、临清、莘城等数城,而聊城恰恰位于漳水中端,是漳水六城彼此勾连的重要枢纽。

    换而言之,只要拿下聊城就可以切断聊城与其余诸城的联系,这对否能快速收复齐境故土有着决定性作用。

    然而此刻的齐国大军却出乎意料的舍弃聊城,杀气腾腾的往阳谷进军。

    一路紧皱着眉头的匡英策马靠近滕子宸,嗡声询问道:“主公,再往西走七十余里便可抵达聊城地界,为何我军却背道而驰往阳谷进发,主公出兵之前不是扬言要攻打聊城吗?”

    滕子宸侧头望着一脸茫然的匡英,猝然笑道道:“听说匡将军乃我齐国名将匡章的嫡孙,不知是否属实?”

    匡英闻言有些反应不过来,紫面刚须的面膛骤然一咧,虎声虎气的回道:“末将在问主公为何不攻打聊城,干嘛突然问我起我祖上来了。”

    滕子宸摇头苦笑道:“汝祖父匡章文武双全,曾南破荆楚、西服强秦、北下幽燕,可谓威震天下,怎么到了你这一代就只剩下你这一股子蛮力了,有的时候你要多学会动动脑子。”

    匡英阔脸一垮,瘪嘴道:“主公你是知道的,我老匡这一动脑子就头疼,你就别取笑我了,反正有主公与诸位将军在,又何须我费力动脑子呢,反正我只管上阵杀敌就是了。”

    卫平、滕忠、薛子浩等齐军将领闻言皆大笑起来。

    尤其是卫平更是捧腹大笑不止,笑道:“匡蛮子要是学会动脑子,那可真的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去去去!”匡英没好气朝幸灾乐祸的卫平摆了摆手,道:“瞎起什么哄了你!”

    滕子宸抿嘴笑了笑,语重心长的对匡英说道,“你乃我麾下第一猛将,疆场厮杀之威猛诸将皆不如你。但你要切记,行军打仗并不是靠武力便可解决一切,但凡良将者无一不是深谙兵法韬略之士,迟早有一天我会让你独当一面,到那时我们都不在你身边,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你祖上威名犹在,你切莫辱没了你祖上之威名,今后须好生学习兵法韬略才是。”

    匡英摸着脑袋嘿笑一声,道:“主公教训得是,我老匡今后定当努力研习兵法!不过……主公你还没告诉我咱们为何不打聊城,反而去打不甚紧要的阳谷小城?”

    滕子宸蹙眉凝声道:“聊城乃坚城,强攻无益,阳谷虽小,但却是燕军扼守的粮道所在,拿下阳谷便可威慑燕军,到那时聊城燕军主力自会与我旷野决战……”

    滕子宸顿了顿语气,摇头笑道:“当然,决战是最坏的打算,攻下阳谷亦只是为了有备无患而已。”

    匡英铜铃般的眸子转了转,若有所思,随即咧嘴嘿笑道:“原来如此!主公的脑袋可真好使,也不知是啥做的。”

    滕子宸没好气的白了一眼匡英,道:“少废话,赶紧催促大军加快步伐,黄昏之时必须拿下阳谷。”

    挥鞭策马,迎风急飙,齐国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往阳谷。

    …………

    聊城,郡守大堂。

    “什么?你要本相自立为王……”公孙操面粉如润的脸颊上满是惊愤之色,呀然的望着堂下口出忤逆之言的乐章久久不能言语。

    乐章轩眉挑望着公孙操,笑道:“相国大人为何故这般惊讶?”

    公孙操在堂上来回的走了几步,旋即指着乐章温怒道:“乐将军,你可知道就凭你刚才那几句话,本相便可将你拿下问罪!”

    乐章面无惧色的摇头道:“我相信相国大人不会这么做的。”

    公孙操给气乐了,道:“汝为何这般肯定本相不会治汝之罪!难道本相还会信汝挑拨离间之言吗?”

    乐章退回席案缓缓落座,端起酒爵,头也不抬的说道:“相国大人又何必自欺欺人了,相国大人若想治我之罪,这会恐怕早已命堂外甲士将我拿下了,又何须等到现在。”

    公孙操略微一怔,开始有些看不透眼前之人了,缓缓收起怒意,目光咄咄的望着神态自若的乐章说道:“汝初降于我,就怂恿本相行那叛君之举,你究竟有何企图?”

    乐章饮了一口酒,摇头笑道:“我若无私心,我又岂会叛出齐营来投奔相国乎?”

    公孙操追问道:“那你说,你究竟有何企图?”

    乐章冷然道:“报仇!”

    公孙操闻言一愣,皱眉寻思少顷,倏地恍然大悟,心道:原来这小子是为了报复骑家,骑家在燕国地位尊崇,但同时与乐家有着难以调解的仇怨,他乐章更是被骑庚害得被齐军俘虏,可谓仇怨颇深。

    公孙操寻思至此,心中以再无顾虑,望着乐章面带笑意的说道:“乐将军少年英雄,有仇必报,当真让本相大为惊服,然汝之仇怨又与我何干,本相深受王恩,岂会因为你三言两语就行那叛逆之举。”

    “相国大人!汝错矣!”乐章霍地站起身子,一双朗目凝视着公孙操,沉声道:“此非为了我一家之仇怨,更是关系到太傅之仇也!”

    公孙操蹙眉凝声道:“本相贵为燕国之相,何人敢与我为仇,汝休要无言乱语。”

    “哈哈……”乐章摇头大笑起来,道:“相国大人何必自欺欺人,相国之仇人不正是那燕国之王吗!”

    公孙操闻言蓦地一惊,脸色骤然狰狞起来,一双白皙修长的手紧握着拳头,牙关咬得咯吱作响。

    乐章见公孙操露出愤怒之色,当即加把火候的继续说道:“七国之内何人不知燕王有龙阳之癖好乎?相国大人俊郎之美可谓名传于四海,谁人不知那燕王为了一几私欲将相国大人强收于宫闱,行那夜夜强欢,日日鱼水之乐。相国大人以貌隆宠,让天下人所不齿,相国大人身负如此奇耻大辱……”

    “闭嘴!”公孙操勃然大怒,一脚将堂案踢翻,双目喷着怒火,咬牙切齿道:“燕王欺我久矣,此仇此怨我岂会善罢甘休,若非没有良机,本相早就将那厮碎尸万段了,又岂会忍辱至今。”

    乐章见火候以成,当即离席拱手道:“相国复仇之良机正在当下。”

    “乐将军此话怎讲?”

    “相国大人如今领兵在外,手握雄兵三十余万。此刻可领兵杀回蓟城,以诛杀昏君,扶持公子商为名,公子商觊觎燕王之位久矣,怎奈他手无兵权,只要相国大人出兵助他登上王位,相国大人不仅可以依旧名重燕国,更是可以报那燕王羞辱之仇!而我亦可趁机剪灭骑家满门,可谓一举多得。”

    “此计秒也!”公孙操粉嫩俊俏的脸上顿然一喜,拍手叫好道:“乐将军不愧乐氏之弟……”

    公孙操略微一顿,面露难色道:“不过齐军安能放纵我大军安然离去。”

    乐章摇头笑道:“相国大人莫要太担心,齐军志在收复故土,他们巴不得我们退军北上,又岂会阻拦乎!相国大人只需书写一封书信让我送入齐营,齐国太傅若看了书信必然会让开大道,放我等安然北归。”

    “什么书信?”

    乐章抿嘴笑道:“和解之信。”

    “为何非要将军你亲自送去。”

    “这个嘛……”乐章白了一眼公孙操,瘪嘴道:“当然是为了取信对方,你想啊,我一个叛将亲自送信过去,这不更好的证明我们的诚意吗,相国大人你说我说得对不对?”

    公孙操沉吟片刻,点头道:“将军亲赴敌营,真乃大智大勇尔,好!就这么办!我即刻书写书信交付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