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屠
字体: 16 + -

第二十章 进益

    山贼也不傻,他们不事生产,只能抢劫,在大山深处只能和虎豹争食,要是真的躲在大山深处根本无法生活,所以他们大都占据距离平原不远的地方,以便抢劫商旅平民。

    韩轻暂时看中也是这里,这里连接三州四郡,南有淇水,北有荡水,也能开辟少许土地耕种,还利于收拢人口,会有很多黄巾败兵涌入这里。

    还有另外一个地方吸引着韩轻,那就是后世的峰峰矿区,一个盛产铁、煤的地方,他不想让匠户周平一家荒废了手艺,矿区距离此地不远,方便购买采集。

    富庶的地方还不是他能染指的,世家大族的力量远远超过山贼流寇,会把他灭的渣都不剩。

    一路上晓行夜宿,赶路不辍,途中自然不会虚度,有黄忠这牛人在身边,不去细细的讨教一下简直是浪费,白天讲解,晚上练武,有黄忠指点,张刘陪练,不像韩轻一个人在那傻劈,进境神速,其间,张刘二人和黄忠的关系也自然缓和起来。

    黄忠刀弓双绝,力量、速度、眼力、反应能力都是超一流水准,他对韩轻的力量很满意,但更指出其锻炼方式的死板,这种方式只能增强力量和气势,但没有任何技巧可言。

    黄忠指出:想要击中对手必须灵活多变,要善于抓住对手的空挡弱点,通过其身体细微的变化预测其将要可能的动作,以最小的力量达成最大的杀伤,迅速的击杀对手,拖延就会陷入苦战。

    每一个人的体力是有限的,总有用尽的时候,合理的分配利用比力量大更重要,并且任何时候都要保留一分体力以防不测。

    黄忠给韩轻定下一个锻炼方案:拉弓震动筋骨以增强力量,以对战增强实战经验,之后原地虚劈来感悟不足增强气势。而且教授了一种特殊的呼吸方法,可凝神静气,长久下来能让人耐力非凡。

    韩轻太知道技巧的重要性了,像周仓、胡车儿都是大力士,但是他们的成就比其他人差的远,主要就是没有名师指点,只能像韩轻现在这样凭一股蛮力和简单的技巧对敌,不然又是两个典韦式的猛人。

    黄忠最引以为傲的是他的感知力,能感应到危机,类似于后世高手的“身觉”,于此,韩轻很无语,他不会告诉黄忠他的感知力比你差不了多少,只是经验不够,不会利用罢了。

    对黄忠的倾心教导,韩轻以师礼相待,黄忠不肯受,但指点的时候更加严厉认真,结束修炼后对韩轻更加恭谨。这让韩轻很不适应,也只能慢慢接受这世界的主臣之份。

    半个月的时间过去,韩轻如脱胎换骨一般,脑中豁然开朗,刀势连绵无定,发力变幻无常,张三刘十九二人也算是小高手,但合力也挡不住韩轻的攻势,开始时尚能坚持五十合,十天后只能坚持二三十合,若是开始被韩轻抓住机会干倒一个,剩下一人根本撑不过三招。全力以赴已经勉强能够挡住黄忠三刀。

    若是此时对上半年前的那帮人,瞬间就能让他们跪下唱征服。韩轻不自觉的有些沾沾自喜:某家在江湖上也是小高手了吧!

    实在忍不住,便拿这话去问黄忠他们,刘十九诚实的回答:主公当胜过我家屯将,能与假军候争锋。

    韩轻……仅仅能与假的争锋吗?目视黄忠,希望他能给力点。

    “主公若能持之以恒,成年之后当不下于忠!”

    韩轻认真看着黄忠的脸,他忠厚的脸上有着鼓励的微笑,韩轻明白了,他的意思是:你还差得远,再练十年还差不多。

    嗯,韩轻还有十年才算成年。

    稍稍有些打击,但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每个人有了点进步都想被人认可罢了。无奈遇到了诚实的古人,算是自寻打击。

    其实韩轻也知道自己的弱势:身体没长成,力量自然不足,尤其是韧劲不足,只是比常人力量大了些,但是那些能出人头地的都比常人强上很多,他只能勉力挡住黄忠三刀,第四刀必然被打飞兵刃,就是因为力量不足;

    另外就是在黄忠的指点下刚刚粗通技巧,算是初窥门径,距离圆融大成还差得远,更别提像黄忠那样出神入化了。

    这也就是韩轻杀过人,还杀过不少,不然无以体会生死间的感受,没有那种搏命的气势,根本不可能有这进步。

    韩轻只能心中腹诽:老子又没敢和你比,假的就假的,欺负你儿子去!

    三人看着韩轻抬脸昂首走了,相视苦笑,这个主公哪里都好,就是有点任性,有点好大喜功的倾向。

    其实韩轻心里还是很郁闷的,噬魂带来的好处非常明显,首先就是让黄忠骄傲的感知力,在噬魂之法面前简直就是渣渣,这才吞噬了几个人的魂力,感知力已经不次于黄忠,若是吞噬更多呢,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可是自己真的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吗?

    三日后,朝歌在望,朝歌不同于南阳,韩轻不想惹事,免得被司隶校尉部什么的找麻烦,此时的司隶校尉很可能不是阳球了,没有人情。于是,放弃了免费的官驿,一行人花亲钱入住客舍。

    一路上吃喝拉撒的,又买车住宿,韩轻的资产已经迅速缩水,现在只有五镒黄金和两千余钱。

    拖家带口果然不如一个人逍遥自在。

    节流是不可能了,只能开源。于是在饭后叫小厮过来问话。

    “某志在消除贼寇,除暴安民,汝可有所教?”

    小厮有些傻眼,这才知道这帮人是义侠,在这义侠流行的年代,还真不少见,但他真没见过带着老婆孩子和家仆一起闯江湖的义侠!难倒这是新的潮流吗?

    “城北数十里黑山之上盗贼多如牛毛,不可胜数,县寺早有悬赏,然绝非二三子能为也。”

    是哦,问什么人嘛,直接去县寺门前看贴出的告示就行了,杀贼领赏,未必不是一条发财的好路子。此时赏格挺重,一个贼人起码上万钱,基本能比得上后世一万块了,贼头更值钱,这生意不错。

    有了门路不疼钱,韩轻抛给小厮一镒黄金作为住宿费,打发他出去,这些钱足够包下小院住上二十天,先解决了后顾之忧。

    然后拉着黄忠就出了门,直奔官寺,看看哪些贼人是值钱的。

    官府不会阻止这类查看,他们恨不得天天都有人来接活,这都是政绩。尤其是积年老贼,很是让人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