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灭小鬼子
字体: 16 + -

第四章

    第二天那名军曹又来了,提着一盒时尚的点心,一瓶日本清酒,一块花格子布,日本军曹将东西放到桌子上,说刘君,这是野村联队长的意思,他对你大大的欣赏,你应该明白。

    刘知道无功不受禄,拒收。

    刘说,你们真是不识时务,我不想被人骂,说着脸皮一拉,说不奉陪了,送客,说完送客,他决绝的转了一下身子,端着茶壶就迈进了客厅,当时谁见了,都感觉这个人定然是一个牛气冲天的大英雄。

    日本军曹走了。

    第三天,三个日本鬼子扛着一架雪亮的铡刀,放到院子里,见了刘,不管三七二十一,军曹一挥手,说,打,一个年轻的日本鬼子和一个年老的老鬼子,疯狗一样扑过去,一腿将刘踹倒,日本鬼子善于摔跤,刘还没白怎回事儿,他人躺倒地上,说,你姥姥的,凭什么打你大爷,日本鬼子也不说话,用枪托子对着他的嘴巴就是一下子,他的嘴顿时鲜血直流,嘴巴肿起来有半寸高,可以想象当时的样子很悲惨。

    日本鬼子摆了摆手,示意两个日本兵,日本兵停下来,喘着粗气,日本军曹轻蔑一笑,看着满脸是血的刘,军曹把脸贴上来,刘看着老鬼子的牛眼,牛眼的玻璃珠子里与寻常不一样刘的狼狈样子,军曹嘴里的臭味儿一秃噜冒出的热烘烘的臭气,比腐烂发酵的韭菜叶子还难闻,日本军曹突然站起来,一挥手,说,打。

    刘一下子跳起来,别打了,别打了,他说,太君,别打了,我认栽了,你们说让我当翻译我就当吧。

    刘小声嘟囔了一声,心里不服气。

    日本鬼子不懂中国话,以为他想通了,竖起大姆个,说大大的好,刘君。

    他从回忆中回到现实,听到野村的牛吼,你的,刘君,马家集到了的没有。

    刘说,太君,前面的那些树木葱茏之处便是。

    挨了一顿凑的刘,从那个时候,变乖巧了,说话办事处处讨好日本鬼子军官,自以为掌握了人生生存的大秘诀,可他不知道,这汉奸遭人恨,给鬼子当帮凶,谁不气愤。

    别的汉奸也冲着他这个日本翻译官的面,讨好他,尤其是那些在日本人眼里当开路先锋帮着鬼子打八路的伪军,更是见了刘客气的不得了。

    刘当了汉奸后,便处处表现,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汉奸。

    后来,乡亲们问刘,你这个差事儿不太好,意思很明显,就是汉奸卖国贼,刘说,没办法,我都是读书多倒了大媒,日本人不放过我,还要灭我全家,你们理解万岁吧。

    人生的路千条,有学问,可以参加八路杀鬼子,为何当汉奸,关键缺少爱国情怀,树立的信仰不正确,骨子里就是一个坏人的料。

    马家集赵家铁匠铺炉火熊熊,赵炎龙师傅,抡足了十五斤重的大铁锤,轻轻举起来,对着秃头的骆驼头般的铁碾子上一快长条铁块狠狠的砸下去,屋子顿时飞花四溅,从屋子里飞出一朵朵紫红的血莲花,刺目的光射入墙壁,乌黑的墙壁上顿时影影绰绰,如若鬼影,举起来呀,落下来呀,嘴巴里念叨着,唱着俚曲。

    打铁是一门真正的艺术,这几十年的老铁匠,已经参透了这门艺术的门道。

    很快,长条铁变成了一把镰刀头子。

    地上乱七八糟摆放着十几把铲地的锄头和几个刃口破损了的镰刀,雪亮,放着幽蓝色的光。

    赵师傅是县里有名的走门串户的大师傅,为人称道,人格高尚,从不坑人,而且打出的铁家什,削铁如泥,吹毛断发,富有传奇般的色彩。

    赵师傅也因此赢得了好名声。

    赵家铁匠铺名扬四海,赢得了好口碑。

    外面轰隆隆震天响,铁匠铺子的炉火正旺,几个徒弟沉浸在自己的工艺中,尽情享受着打铁的那点乐趣,他们跟着师傅的节奏走,小叫锤子轻轻一点,如鸡啄米,那大锤便瞬间跟上,叮当叮当,铺子里传出音乐般的敲击声。

    看铁匠师傅们锻打铁器,也是一种享受。

    赵师傅艺技出名,名扬四海,当地人没有不知道这里有一个赵铁匠,他独自创造了一些打铁的俚曲,长曲短曲都有,对一件铁器的锻造,加入了不仅仅是赵铁匠的思想,而是用俚曲融入进了一种音乐般的灵性。

    干什么有什么的门道,为了让自己的大小铁锤配合更加的默契,他总结了大量的经验,让打铁的精华所在,成为每一个动作瞬间的推力,就像刚才的俚曲,升起来啊,落下来啊,哎嗨呀。

    徒弟们接着师傅的曲调,哎呀嗨。

    当然,在这里表现出来很难,因为,变化很多,长短不一高低参差。

    非常动听。

    若不是鬼子来,赵师傅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儿,算是靠手艺吃饭的殷实家庭。

    但赵师傅唯一一个挂心的是自己的女儿是一个说话不利索的人。

    赵师傅放下了小锤子,用毛巾擦着脸上的汗水。

    来了啊,女儿说。

    一般他懒得理会女儿,不是不爱而是没有功夫搭腔。

    赵师傅痴呆呆的看着女儿,来了啊,赵师傅意识突然觉醒。

    他有些不敢相信,女儿说话如此清晰,他心里一动,有情况。

    他喊了自己的几个徒弟,说放下手里的活,你们到外面看看。

    来了,鬼子,女孩又说了一句。

    他听清了,一个箭步冲过去,使劲儿搂着自己的女儿。

    轰隆,他的偏屋倒了,铁匠铺倒了,他远远看着自家的狗被炸上了天。

    他听到了外面轰隆的房屋倒塌的声音,街道上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几个壮汉徒弟都手里拿起了闪着寒光的镰刀,师傅,拼了吧。

    他制止住徒弟们,走吧,你们还年轻,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个时候要冷静,他看着自己的房屋倒塌后的凄凉,日本鬼子有枪炮,人家就是来找茬杀人的,咱们不能硬拼。

    他说,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要莽撞,咱们留着命,有机会杀更多的鬼子,先到别处躲一躲。

    他将干粮分给每个人,自己背在身上,牵着已经会说话的女儿和小儿子,对媳妇和三个徒弟说,快走。

    他听到了外面的喊声,鬼子来了。

    高粱红了,高粱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