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郎君
字体: 16 + -

第六十章 宴会风波(四)

    这个时代的文人诗会宴会还是比较多的,出席的除了闲散的官员与文人士子以外,还需要能够压的住场,有才艺,懂得辞令,颇有见识的都知名妓在场,她们的作用一般是类似于后世的主持人,能够烘托气氛,善于周旋,也要面面俱到。

    所以,一般只要有了都知称号的名妓一露面,其他女子便会黯然失色。

    苏仪原本一听,也是不信,不过抬头望向那阮玉儿时,惊鸿一瞥的的美丽容颜,倒也令得苏仪心猿意马,不由下意识地点下了头。

    失神间,那阮玉儿已经走到了裴耀卿与韦虚心面前,朝他们敛衽行礼。

    裴耀卿起身上前,将阮玉儿扶起,笑着对众人说道:“老夫与阮姑娘早在长安便已相识,没想到昨日在扬州竟然再次相遇,便邀请她前来参加今日的宴会……”

    如此解释了几句,众人了然地点了点头,裴耀卿便让阮玉儿落座。

    离得比较远的苏仪与邹寅也望着前方,恰巧听到裴耀卿主动介绍起阮玉儿,苏仪便问邹寅:“邹兄,这阮玉儿既然是长安紫金楼的都知,怎么会到扬州来了?”

    邹寅似乎知道些内情,偏了偏头,望向苏仪,轻笑着说道:“苏兄有所不知,阮姑娘如今已为自由身了。”

    “嗯?”

    “苏兄不必讶异,其实阮姑娘早在一年前便为自己赎了身,没过多久,便离开了长安,过起了闲云野鹤的生活,倒是很少出现在世人面前了。”

    说到此处,邹寅稍稍停顿,略为惋惜:“邹某早些年便曾听说阮姑娘不爱荣华富贵,对钱财看的很淡,却将那些诗文大家相赠的诗笺和字画,看成无价之宝,甚为珍惜。所以她做出此举,倒也不甚稀奇。不过也是因此,她反而愈加声名远扬了……”

    苏仪听着听着,不由想起了一句话,我虽不在江湖,但江湖仍有我的传说,有些感慨地笑了笑,将手中的酒盏放下,暗暗点了点头,说道:“听邹兄如此说来,这阮玉儿倒真是一位出淤泥而不染的奇女子啊。”

    “是啊。”邹寅笑了起来,酒盏停在嘴边,“邹某今日有缘能够得见阮姑娘音容,与有荣焉了。”

    说完,一饮而尽。

    也就在这个时候,宴会的气氛随着阮玉儿的到来,再次变得热烈起来。

    唐朝人在奏乐开宴以后,通常是会行酒令或者行律令的。

    行酒令自不用多说,当然相比于后世的什么‘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喝酒不喝醉,不如打瞌睡’、‘两个小蜜蜂啊’、‘我们来划银荡拳’之类的来说,唐朝的行酒令还是颇为文雅的,尤其是在这么多文人雅士的宴会上,那些粗俗的劝酒歌一般是听不到的。

    一般唐朝的行酒令主要分为律令、骰盘令以及抛打令三种。

    其中最流行的便是行律令,也就是作诗。

    阮玉儿以前便是都知,经常参加这种文宴,所以此时便需要阮玉儿作为裁判,来判定在场众人作的诗中,那首诗最好,那首诗不好,诗文作的不好的自然是要罚酒的,甚至会被众人嘲弄,讽刺其才学浅薄。

    在场众人中便有一位扎着学子头巾的年轻男子首先提议道:“如今正值秋末,不如便已咏秋为题吧?”

    这话落下,便有人说道:“在下不才,先来献丑了……秋雨绵绵秋月园。”

    马上便有人接道:“扬州城里见秋风……”

    随后又有人说道:“这两句不好,俗也……”

    文人相轻这种情况,很是常见,所以几位学子便开始辩驳起来。

    坐在上席的裴耀卿与韦虚心看得热闹,只是抚须微笑,倒也没有出言阻止。

    不过在场的几位扬州大儒却是板着脸,站了起来,方才争辩的几位学子,都是他们的学生,其中写出那句‘扬州城里见秋风’的方子渝便是那位广陵书院韩夫子的弟子。

    韩夫子一向治学严谨,对待诗文看得也重,便出言训斥了那几人。

    一时间,场内倒是安静了下来。

    裴耀卿笑着说道:“韩夫子也不必过于生气,这些学子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之时,便由他们吵,由他们闹吧,只要不是太过分即可。”

    韩夫子年过六旬,一脸的皱纹,听到裴耀卿如此说了,倒也不好继续训斥弟子,便轻轻笑了笑,又坐了下来。

    随后,又有几名年轻学子接着以咏秋来作诗。

    几番下来,倒也偶有几句佳句。

    今日一直不怎么说话的王子山与沈户也都作了一首。

    他们本就是州学学子,写这类诗文,对他们来说,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沈户作的那首还被扬州学政柳茂赞扬了几句,至于是不是真的好,还是他看在别驾崔允的面子上,那就不得而知了。

    方才的第一轮咏秋只是简单的行律令,并不算是完整的诗文,接下来裴耀卿有心想要考考这些扬州学子,便笑着说道:“虽说老夫在扬州时日尚短,不过对其深有好感,诸位学子,不如便已扬州为题,赋诗一首,如何?”

    以扬州为题?

    在场众位学子闻言,皆皱起了眉头。

    其实他们来参加这次宴会,主要还是为了能够得到裴公的赏识,既然这是裴公亲自出的考题,若是自己做的诗文,能入裴公法眼,便能在今晚大放异彩,同时也积攒了名气,对于今后的科举仕途也能助力不少。

    所以底下的一众学子自然是存了争斗的心思,牟足了劲,想要拔得头筹。

    此时坐在堂屋偏僻角落的苏仪仍在与邹寅言谈说笑,他似乎一点也不关心此事。

    反正他也不会作诗,这种风雅之事,他便不打算去凑热闹了。

    不过,他还是感受到了宴会的气氛已经变了。

    众人皆是低头沉吟。

    过得片刻,便有人作出来了,诗笺传到上席,由裁判阮玉儿吟诵之后,众人也是品读一番,不过都认为是中下之篇,难登大雅之堂。

    那人败兴而归,颇为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