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破局
字体: 16 + -

第二百五十一章 学生应试

    秦文咯与卢文同、卢文悦以及秦文儒都要成为大明王朝新型学校的学生了。

    远在瞧阳的秦文炯费过一番思量,虽说有其五弟在他身边,心里踏实,也感觉不那么孤单。

    可秦文晋才十二岁,正是上学的好年华,他不想因为自己耽误了他。

    “五弟,这边的事情大局已经定了,今后要做的就是按制按法施为,只要是实诚的能经得起事的人,也能管理好!三哥内心虽千般不舍你离开三哥,而且你的实务能力强,但,三哥还是觉得你应该去上学,上大学。”

    “三哥……”

    秦文晋一时语塞,他也知道三哥说的是实情,但……

    “三哥,我不放心你一个人在这边。”

    “五弟,三哥我不会是一个人,二姐夫已经派了四个人跟在我身边,对于一方知府来说,有这几人已经够了。再者,我还可以一步步在地方上培养自己的人……相信三哥。”

    “三哥的能力我信,可三哥身边有人,可总也比不上我们哥俩相互照应。”

    “五弟,你想过没有,除了你四哥这个特例,我们家所有的姐弟,都会在到一定年限后担上一事,三哥也不能自私地让你一直给我打下手,或许某一天,你比三哥的成就更高。”

    “……”

    秦文晋无话可说了,三哥的话很有道理,他是能担事的,虽然不知道长大之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但现在得开始积蓄力量,成为四哥最好的助力。

    因而,秦文晋也计算着日子赶了回来,刚好赶得及学生招考。

    即便他是秦文柏的弟弟,大学考试的关卡他也得一关一关的过,说起来信心也不大。

    他不喜读书,虽然这些年家里人多有督促与教导,应对考试心底里着实没底。

    回家之前,他已经有了方向,准备报考军事院校。

    报考军事院校,就他的体能素质而言,他很有信心,希望在这方面弥补文化课方面的缺失。

    秦文晋回家读书,要属李芸最高兴。对于秦啸成而言,考虑问题方面仍有偏颇,私心里甚至觉得老五就应该留在睢阳帮衬老三。

    这也难怪,大哥家一举得男,自家生了两个闺女后,才得了儿子,当时内心的欣喜与扬眉吐气之情也只有他自己说的清。

    但他怎么想,此时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秦文晋已经回来了,还是大儿子鼓动的。

    回来是考大学的,现在已不是自家的大学,已经是国家的大学,这两处已经交给了朝庭,主导权已不在他们的手上,同时也意谓着大学的性质已然不一样。

    孩子知道上进,他作为父亲,只有支持的道理,没有拦着的道理。

    “既然要考,就一定得考上,要不然你父亲与四哥的面上亦不好看。”

    “父亲,这考试的事情,有诸多因素在里面,考不考得好,只要五弟尽力而为,倘若没考上,就上一年中学,反正五弟现在还年轻。至于面子上,我们有什么不好看的?考上了是少年大学生,我们为他高兴,考不上,来年再努力。五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用心就好!”

    秦啸成内心里多少有些不痛快,但这理被儿子占着,他也不好再吱声。

    孩子们一个一个都有自己的想法,他这家长好像只是一个摆设。

    在骄傲之余,又隐隐有些失落。

    秦文晋考军事学院当真是要过五关的,因此所谓的三天时间,只是针对小学生与初中生。

    第一天,是定数量,学校的老师分两步走,一批人等着学生上门,另一批人在周边挨家挨户地鼓动家长让家里的孩子来上学。

    学费也不高,所缺费用等学生入校后,会有定期的勤工俭学课,就当劳动实贱了。

    秦文柏说了,新校新规定,新校教导出来的学生应是自强自立自信的,决不能四肢不勤,五谷不分。

    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明显,这是秦文柏与各位老师没有想到的……

    第一天,秦文儒等之类的都去初中部报到,秦文咯与卢文同也一样,具体在哪儿读,读几年级,有一套即定的考核标准。

    这是叶老编写教案时,因为有多位同僚前来相帮,原本艰巨的任务变得轻松了,便顺带把各级的考核标准也拟定了出来。

    第二天,便是分级的考试。

    初定为:小学五级;初中五级;大学四年。

    而萌童发蒙的年龄最小是五岁。

    这也是遵从大明的习惯。

    有了这样的阶梯性教育,对于大明王朝的花骨朵们的培养有了知识的全面性,造化如何,就看各自的吸收与解读能力了。

    第二天分级考试,秦家的小六小七与卢家兄弟都很兴奋。

    卢文悦才五岁,原本他是不用参与分级考试的,可是条件既然开出来了,就应一视同人。

    他们参考,想象中很轻松,秦文晋则不然,着实在大姐夫那恶补了几天,眼看秦文西的婚事只差几天了,李芸还在操心他们的事情,心里犹自着急。

    “娘亲急什么?有什么好准备的?现在的家里什么没有?您以为还像大姐当年?再说,一个仪式而已,越简单越好!”

    她这么一说,李芸想想也确实没什么好准备的,如今是新房新物件,再配备什么纯属浪费。

    “你想简单就简单点,要怪也只能怪你的婚事正好赶上这个点,四儿五儿六儿七儿成天都鼓着一口气,整日里除了吃饭,就看不到人,娘亲看着都心疼!”

    “好了,我真心想简单办,怎么又会责怪于您呢?”

    ……

    第二天,秦文儒等去参考了,在他而言,力求有一个好的表现,给四哥这个教育部长争点光。

    这也是他内心里的想法,四哥的这个教育部长虽未行文,但他管教育这一块,就是教育部长的职责。

    秦文咯倒是没这方面的想法,只是单纯地知道自己要上学了,与曾经自由自在的生活挥手告别。

    这是成长的无奈!

    “四哥,人为什么要长大啊!永远做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多好!”

    秦文柏听后笑了笑,一手在他的脑袋上轻轻敲了敲。

    “不错,学会感慨人生了!”

    “四哥,你好奇怪,不是应该教导我一番吗?说什么凡是人都会长大之类的!”

    “你都懂得,又何须四哥教导?”

    “四哥,我会用心学习的!”

    秦文咯突然来了这么一句,让秦文柏一下子都没转过弯后,沉吟片刻后才应了一声。

    “好!”

    参考什么级别的考试?七岁以上的学生先由自己挑选,七岁以下的即便你自认为肚子里装了满肚子才学,也要一级一级地考上来。

    秦文儒还是很保守的,他也经过了一番思量,如今的他也就十岁,按最小的年龄入学也是小学刚毕业,所以他先挑选了初中一年级的考试。

    结果一级一级的考下去,他考到了最后,就读初中五年级,按叶向高他们的出题标准,他完全可以去考大学试了。

    这样的结果他心里也想过,只要不是他四哥出题,他过起来应该轻松。

    秦文柏可不敢冒然出题,他实在不知道大明王朝的学生掌握范畴,也就无法定出一个标谁。

    秦文儒很荣幸,成为初中五年级的学生,。至于在哪边就读,一半看意向,一半看出生。

    皇家学院那边首先要照顾皇家与官家的孩子……

    不过,这一点一丝都不重要,两边的师资力量是一样的,大都分的老师都来源于米脂县城那边的大学校区的毕业生。

    秦文咯没多少自信,他这几年把主要精力都花在玩上,虽然不是大字不识,或是连数数都不会,但自认为肚子里那点东西勉强能上一个小学二年级。

    卢文同则不然,他们的父亲逼得紧,在学习上,他是一点也不敢敷衍,后来又跟在秦文柏身边学习,他就算保守参考也是考小学三年级。

    最后的结果则是:卢文同荣升小学五年级;秦文咯荣升小学三年级;而卢文悦与他属同一年级。

    这样的结果小小刺激了他一下,暗里发狠心一定要迎头赶上卢文同的步伐,至于实际会怎样?就难说了。

    至于秦文晋,参考结果的出台还得等到其二姐嫁了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