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破局
字体: 16 +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学员审核

    招聘老师的事情告一段落,接下来便是招收学员的事情。

    因为去年有过这方面的储备,是以消息提前发出后,学员审核只有三天时间,分三段进行:小学、初中、大学。

    佷显然,秦文柏是一个会躲懒的人,如今小学、初中、大学三级都有了各自的老师,招募与审核学员就没他什么事儿了。

    把去年的登记册往具体管事的面前一丢,嘴上吩咐几句:什么对学员一视同仁,不论是官宦子弟,还是富家之子,亦或是寒门学习,凡来求学者,都应给予尊重,尽量达成他们的愿望,女生亦然。

    办事的老师开始还唯唯诺诺地应着,点头如捣煽,最后几字贯进耳朵里,就有点不大好了。

    “女子也能想上学就上学?”

    “是啊,你没见到现在的皇后有多么历害!不仅把皇家庄园上上下下管理的井然有序,还统管着内府的财物,不用假手他人,一人顶十人,为皇家节省了大量的银子。今后,女生不仅想上学就能上学,还会提倡所有女孩积极上学……”

    “这,是不是太过了?男生女生呆在一个教室里上课,成何体统?”

    “哪里不成体统了?总比你表面上与女性保持距离,暗里思慕,思慕得狠了,只得上妓院一解饥渴的强吧!”

    “这话不能这么说?”

    “那该怎么说?”

    秦文柏半语也不愿相让,面对一群老古董,对,就是老古董,即便是那些大字不识的技术男子,脑中根深蒂固埋藏着这样的思想。

    大男子主义!

    也难怪,他们之间的思维方式相差了五百年。

    其实,大男子主义不仅存于古代,现今的社会亦残留着这样的思想……

    他们的这种争执无伤大雅,怎么争,都会一边倒的按照秦文柏的意愿走,就是叶向高也会倾向于他这一面——自己的学生嘛,标新立异,让大明前景一片看好!

    得放心支持!

    他也在学习的过程中。

    因为固步自封的结果只能让大明王朝这个国家机器逐渐走向衰亡。

    他一直在任上,秦文柏这少年没有跳进大明的视线前,大明王朝已然如一个垂垂老者,衰败不堪。

    民不聊生!

    当官的都想着一切办法怎么饱和自己的腰包,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也不能独善其身……水至清则无鱼!

    当然,现在的官员在贪一字上也好不了多少,但多了国家机器的约束力,随意霸占民田的事情得到了节制,也不至于把老百姓逼到绝境!

    这些民间的疾苦,朝堂之中的他看不到,其他的官员也看不到,皇上更看不到……大明天下的一切,似乎都是从下面官员的折子中看到的……

    是他的学生提醒了他——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可人就是这样,久而久之,眼里看到的变成假象,耳里听到的才是事实!

    好在,他们的皇上不是一个耳根子软的人,懂得人世的无奈……或许,这与他的成长环境以及他的性情有莫大的关系。

    皇上挣脱出来了。

    他们这些固守老祖宗信条的儒家学者们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你们说你们的,他做他的。就算你们把嘴皮子磨乱了,他依然固我!

    除非你造反!

    叶老最初也是感到忧心与悲情的,老祖宗的家传也不顾了,把九五之尊的自己暴露于市井之中,皇上你到底想做什么?

    可偏偏,暴露于市井之中的皇上除了小险一次,那也是毫发未伤。

    一年来,一直都活得好好的,不仅顺利诞下了龙子凤女,还建造了更加气势恢宏的政务大楼,一建就是好几栋……

    老了!

    自己真的老了!

    大明的天下就得像皇上像子庸那样的年轻人来治理。

    事实胜于雄辩!

    一群老师也辩不过秦文柏一个人,只得按照他的要求屁颠屁颠地去忙活。

    招取学生的过程中,廖介廖庄这样大字不识的专业能手,跃身成为大学的老师,原本就有做梦的感觉——真成了!

    梦还没醒,也没来得及回家收拾几件衣物,就被带到了教师宿舍大楼——小套间——一房一厅一厨一厕。

    床、衣柜、书桌都有!

    用手摸了摸光洁的书桌——这完全是做样子的!大学老师,哪能没有书桌呢?

    嗯!还是得好好学习文化知识,不能冷落了这么好看的书桌。

    坐在书桌前的椅子上找了找感觉,这感觉真好!突然之间,自己就仿佛变成真正的学者了。

    衣服也不用回家收拾了,大学老师与学生都有特定的制服,从里到外,准备得妥妥贴贴的!

    听说还是皇家庄园里的服装厂准备的,由皇后亲手设计,曾经的妃嫔与宫女亲手制作……这可是皇上般的待遇啊!

    这衣服真好!真新!真干净!

    今儿晚上得好好睡一觉,明天一早就要忙着接待与审核学员了。

    可,太兴奋了!睡不着啊!

    大学校区内的教师宿舍楼里的老师注定了今晚是一个不眠之夜。

    站在阳台上,望向天空,繁星点点,月光辉映,把夜色掩照的如同白昼!

    好一轮圆月啊!

    廖介与廖庄成了邻居,俩人都是暂居于此,只等确定了学员,或许还能回家一趟,就得去米脂县城那边了。

    听说那边的配备较这只好不差,也没有建造几年,校务设施更完备,原本就有固定的生员……

    皇家学院与民间学院(后皇上把民间学院定义为王朝学院,京城这边的,就叫王朝医学院;县城那边的,就叫王朝农学院。当然,这属于秦柳两家建造,大明王朝得补上所有花费的建筑款,朱由校一点也不含糊,户部的官员也没拖沓,经过一番演算与审核,共计支付给飞翔集团十万两白银)

    这三处的老师住在皇家学院与医学院的教师大楼里,兴奋得不能成眠!

    而太学院以及国子监的老师与校务则是恐慌的不能成眠,这种状态下,不知要流失多少学生?

    组织抗议都没这胆量!

    如今不比从前,皇上手中有了高调服从性的军队,只要你敢组织抗议,一小股军队出动都能把他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丢到特制的牢房里。

    特制的牢房很明亮,隔音效果好,任凭你怎么叫嚣都没人理会,不过,会有如哑巴一样的人送来饭菜……斯文扫地啊!大明王朝前景堪忧!

    大字不识的人,也能做大学老师了!

    而能入大学的学员的要求比老师的要求不仅仅是高了一个档次。

    能写能算还不行,还会得作文,因这是第一批,其要求还是降低了的。

    听说今后还得强调会写议论文!

    真是新鲜!

    新鲜是新鲜,可这新鲜事物的出台有皇上皇后的全力支持,还有叶向高这样的大儒坐镇……有人估计,等几年后,官员的选拔不再是进士及弟,而是在皇家学院里选择优异的学生试用……

    这就更令人头痛,那他们这些太学,国子监之类的,还有何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