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破局
字体: 16 + -

第二百三十六章 路漫漫

    路漫漫其修远兮。

    秦文柏回京的路程虽不那么匆忙,但说到回京,内心便有一股归心似箭的感觉。

    “哟…说着说着,我差点忘了把一件好东西给你。”

    一行起程的时候,柳达从怀中掏出一个用布包着的东西,神神秘秘地递给秦文柏。

    “好好看看,这可是好东西!”

    秦文柏隔着布摸了摸,脸上浮现浓浓的惊喜之情。

    “真造出来了?试过了吗?”

    说着揭开布包,在手中掂了掂。这玩艺儿真是新鲜货,秦文柏两世为人也没体验过个中滋味,此时握在手里这么一掂量,内心里突突突地跳过不停,四下里瞄着瞧了瞧,一干人等都被柳达高大的身影挡着。

    这二姐夫这身材魁梧真不是盖的,站在面前活像一堵结实的墙。

    “感觉上不错,不知是否经得起检验?”

    秦文柏表面上显得很沉静,挑剔着说了一句,掩盖此时内心的慌乱。想来他这是被后世的影响太过深刻!

    也难怪,倘若分成两个断层,在后世生活了将近三十年,这一世也才四年有余,刻在骨子里的认知还深深影响着大脑司令中枢对手中物事的反馈。

    手枪。

    相较于后世也只是在影视剧中见过,像他这般循规蹈矩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容易得见的,除非你有刑警之类的朋友,还得这朋友愿意在你面前显摆……

    秦文柏是学医的,救人是天职,对暴力虽不排斥,却也不喜欢往跟前揍,枪支这样的东西还是不见为好!

    现在则不同了,有了手枪这样灵巧的东西防身,他还用得着跟张乐凯等人一样,整日里抽空摸爬滚打的训练?

    当然,强身健体还是必须的,但相对的可以减少强度。以前说懒于训练,但为了自身安全,还是不得不提着一股劲每日强化训练两个时辰,只要一日不练,心里就会发慌。

    还别说,对去年的重伤事件,秦文柏表面表现得很豁达,内心里多少有了一些阴影。

    十三四岁,多美好的年华,他当真不想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丢了性命。

    柳达看着他手中的手枪,很严肃而又笃定地回道。

    “这一点四弟就不用怀疑了,你二表哥现在办事可牢靠了,这也是他在我临行前私下里给我的,还说不要轻易示人。”

    “说的也是。”

    秦文柏应着,稍稍一琢磨,麻利地收了起来。

    这么暴力的东西,他当然不会轻易露出来,除非遇到那种铁了心来封杀自己的。

    终究,对自己的生命i他还是非常珍惜的!

    一行人沿着黄河大堤一路北上,自从去年他着手修筑黄河大堤始,一直就没有停过工。

    朱由校也很给力,一听人描述工程质量是一劳永逸的,且在一定程度上完全是美化了黄河两岸,硬是把所有从军队上简化出来的退伍人员都打发到了黄河边上。

    这么一来,黄河两岸都按照秦文柏的设计以及施工标准在修建,这已经不是秦文柏的个人自发行为,而上升到国家到工事上,且是签定了责任状的,层层把关,谁也不敢偷工减料,或是在堤岸尺度上下功夫。

    经过多半年,因为工程要一求高,进展也相对缓慢,但再怎么缓慢,也架不住参与到此事件的人多,延着黄河一直北上,秦文柏心里稍稍一估算,已经修成可以行车走人的,约有一百来里。

    一行人走在上面,心情由然的好。

    “四爷,就这路跑起来,我们的运输队每天能多跑一百多里,相当于增加了一倍的速度,而且跑动起来没有灰尘,当真是好!”

    尉迟延骑在高头大马上,满脸兴奋,隐隐还有些傲骄。

    当然,这份傲骄来源于秦文柏是他们的四爷,四爷从一个乡村穷小子变成现在与皇上比肩的贵公子,他们几个兄弟是一路跟着走过来的。

    现在的他,虽说只是一个运输队的头领,与几年前似乎没什么变化,但日子过得殷实幸福!

    同时,他与他的几个兄弟都知道他们的四爷是什么样的人:对钱财的追求,够用就行,看的并不那么重要;权势与名利更是淡泊,与其费心追名逐利,还不如多睡几个懒觉……

    可,四爷即便如此,权势与名利,他随便手指一动,应有尽有。

    “哧!看你那得瑟样,好像这些是出自你的手……说到底,你也就是跟着享福的人。”

    秦瀚看不过,先一步数落起他来。

    “我得瑟,当然是因为我们四爷了,说我享福,难道你秦瀚就不是因为四爷而享福?”

    “好了,我四弟做了什么不需要你们标榜或是奉承,马上要进山道了,大家都是提高警惕,现在因为朝庭回收矿产资源,不满者大有人在。”

    柳达厉声说了几句,两兄弟瞬间哑了声,说起来他们比柳达更先结识秦文柏,柳达的实际身份也比他们高不到哪里去,但人家武力值高啊!可不是他们这种半路出家,经过秦文柏制定出来的强化训练项目打磨后能比拟的。

    柳达可是真正的武者,再经强化训练,就他们兄弟一起上,也可能不是他的对手。

    再者,人家现在可是二小姐的准老公,即便心里想呐喊,发出同人不同命的嚎叫,但实际上则是不敢的。

    毕竟,他们与秦文柏的相识过程说起来并不光彩,能有现在的造化已是老天格外开恩。

    当然,他们没有感谢老天之心,但真心感谢秦文柏——四爷可真不是一般人。

    仔细想想,从称呼上,他们与柳达也不能比拟,但这一点他们当真不在乎,虽然当初秦文柏让他们喊“三爷,四爷”,有玩乐的成份在里面,但他们仍然认定秦文柏与其兄弟姐妹等都是他们的主子,他们的再生父母。

    如果没有那次的相遇,他们这几人还不知道咋样了,或身死,或做了山大王,反正也不会比如今好,每人都娶上了中意的老婆,有了可爱的孩子,日子过得惬意富足……

    进山以后,路面变得崎岖不平,马儿行走的也慢了许多。

    马儿也很珍惜自己的马蹄子,道路变了,嘶鸣几声,表示抗议,但碍不过主家的执着,它们也知道这是回京的路,因而,经过些许的抗议后,乖乖走上了崎岖不平的山道。

    虽然如此,它们也总是挑着路走,跑起来也就不那么放肆了,有人想抽打马儿几鞭,秦文柏则发声拦住了。

    “这么走着也挺好的,反正也不急,顺便把这条路上的特点记一下,等到修路时,也有一个大致轮廓。”

    秦文柏这么一说,众人也不急了,运输队虽说有自己的任务,但最有管事权的大佬在这里,他们也不怕有人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