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破局
字体: 16 + -

第二百二十六章 西城监狱

    二月春风似剪刀。

    西城监狱位于城西,这是秦文柏上任后的第一项举措。

    西城监狱整体占地达一百余亩,外围树木环绕,从秦文柏这个设计者而言,这点树木还不够。

    春天来临后,监狱长盛明领着除了值勤的狱警开始忙着种树。

    盛明三十余岁,已经有三个孩子,能成为西城监狱的第一任监狱长,他是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能成为监狱长也是缘于他对明朝律法的了解。

    曾经的他也考过童子试,童子试能否顺利通过一半在于自己,一半在于当地的县官老爷。

    作为寒门子弟的他,年少时凭借自己对律法的研究以及一腔热血帮着村邻打嬴过一场官司,从而让县官老爷感觉颜面扫地,因而对他存了打压之意。

    此县令任上不中,盛明只能期待下一任,没想下一任似乎承接了接力捧,他依然屡试不得通过。

    当然,他也曾怀疑自己的文采不如同试者,犹愤之中,便绝了入仕的念头……

    此时,他一边挖植树的树坑,一边指导年轻的狱警……挖坑、施家肥、填土、浇水,每一道工序都有其特定的标准。不然,移植的树不容易存活。

    他们现好歹也是公务员,移桠种树这类活计完全依赖他们自己,谁也没有抱怨一句,相反还干得很乐呵。

    因为他们这些在成百上千人中幸运入职的人,通过试用期后不仅有了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而且,监狱内部有两栋四层楼的公务房,每栋十六套,总计三十二套。只要他们还在这里工作,就可以免费享用。

    西城监狱新成立,第一批入职人员总计二十六人,每人入住一套后还有剩余……每套房不但窗明几净,还是四房三厅一厨两厕的大房子,像这种規格的房孑,在睢阳还是第一批。

    如此多的第一,从监狱长到狱警,再到监狱食堂的工作人员,无不是争着好好表现。

    西城监狱的建设工作由原有牢狱中的人员完成,那些因欠赋锐等被抓来的老百姓以工还锐。到整个西城监狱建造完善,在还完应付的赋锐后,还获得一笔于他们而言颇丰的收入,继而各自高高兴兴的回了家。

    “新任的知府大人真是一个好官啊!我们这些老百姓有福了。”

    临走时,所有进个监牢而得以回家的老百姓不住感慨,几位老者在感慨之余,更是热泪盈眶……曾经以为,他们这些行将就木的人就要老死在狱中了。

    相对于现在西城监狱的监狱状况,原来的监狱真不是人呆的地方——每天都会有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死去的人。

    现在的监狱虽然昏暗,每间监狱只有一个正方形的小方框透进一缕光线,但服刑人员不会在里面上厕所,而且要求务必保持干净。就连服刑人员自身的卫生状况每天都会有专人进行检查……

    临行时,与监狱工作人员一一告辞,盛明代表全监狱工作人员给他们美好的祝福:“回去后好好干,像你们这种进监狱的人,知府大人已经嘱托我们一律不存档,你们只是来这里工作的。日后肯定有类似的建造工作要用人,我们会想办法通知你们。”

    “狱长,谢谢您了……”许多听懂了言外之意的人内心不胜感激。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他们虽只是普通的老百姓,但同样在乎自己的名声。

    “你们不用谢我,这都是知府大人特意强调的。”

    “那我们能当面谢谢知府大人吗?这位新任的知府大人不仅为我们解决了事端,还为我们保留了尊严。”

    “是啊!我们想当面感谢知府大人。”

    ……

    近六百人顿时沸腾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的,都想当面感谢这位神秘的知府大人。

    此时的他们当然没有物质上的表示,但就是这份心意想尽情地表达。

    “你们的心情我理解,但知府大人有许多的事情要忙——规划建府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哪一天需人时,倘若你们能积极响应,或许那时便能见到知府大人了。”

    ……

    如今,在西城监狱服刑的人员二十三人,从老牢房转过去十六人,在西城监狱完善的过程中,被定刑入狱服刑的七人,他们各自的刑期为三年到十年不等。

    如今,这二十三人被充分利用,为红砖厂的中坚力量。

    “警官,打起来了。”

    服刑人员最年轻的那位少年跑着过来呼喊值勤狱警。

    原本,这些狱警没有值勤安排时,便进行砖厂的各项工作,外围工作都依靠这些狱警完成。

    砖厂的收益都由西城监狱按一定的原则进行分配,狱警付出的辛苦,自然有辛苦的回报。

    这些日子,狱警们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植树,监狱长盛明一天都没有落下。因而,各位置上工作兼监管的狱警少了,服刑中的某些躁动分子开始不安分起来,往往为一句二句话就会大打出手。

    跑过来呼喊的少年姓孙名炙,十六岁,原本家中母子俩相依为命,只因其母虽徐娘半老,但也有几分姿色,被同村的一位小地主惦记,乘孙炙不在家时污了其母,孙母不堪其辱,竟然上吊自杀了。

    孙灸在感觉自己头顶的那片天空塌了之时,更多的是气愤,办完母亲丧事,伺机把那位小地主杀了……

    孙灸杀了人,为母亲报了仇,本觉得小地主被其所杀,乃罪有应得,少年的心中没有一丝后怕或负罪感,但他在杀那位罪有应得的小地主时,错手还杀了与其同行的老管家。

    在少年的心中,老管家可是一个好人啊……负罪感让他来县城自首了。

    兼于他的自首情节及从村邻里了解其品性——是一个诚实而又没有恶习的少年,加之他的年龄,虚岁十六,实际十五岁都还未满,是以判刑十年,就地服役。

    “是哪些人皮痒痒,也不怕加重刑罚,是不是觉得这狱中的生活太好过了?”

    值勤狱警伏虎慌忙跟着少年往砖厂的场地上赶。

    “哪些人参与了打架斗殴?因为什么打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