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破局
字体: 16 + -

第二百零九章 见闻

    “岳爷爷,我知道了。”

    老爷孑一开口说话,就没完没了的,秦文柏起忙插了一句。

    “你知道?你知道一个屁……哦,赶紧把鸡汤喝了,等会一起过去吃饭。”

    “嗯,谢谢岳爷爷。”

    卢文同早乖巧地拿过来一个碗。

    “秦叔叔,我觉得岳老太爷的话说的特别中肯,您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又在外面淋了雨,我和弟弟呆在家里都特別担心。”

    “小子不错,还懂得关心你秦叔叔了!”

    “太爷爷,秦叔叔就是我们兄弟的家人,一辈子都是。我这就去煮饭,我们就在家里吃,省得跑来跑去的又让秦叔叔淋到雨水。”

    卢文同说着,撒开腿又跑进了厨房。

    “哈哈,还别说,家里有小家伙跑动就是不一样!我现在都盼着你大姐肚里的娃娃早点出来。”

    “快了,到时候,岳爷爷千万別嫌吵。”

    “哼,我有什么好嫌的,倘若真的太吵了,一个家里拎一个,也就清静了。”

    “说起来也行得通,只怕到时候岳奶奶不舍得,老人家总觉得是岳家的孑孙,没道理送给別家养。”

    “呵呵,还早呢!到时候只怕你这个当舅舅的都没时间看他一眼,你父母亲也是。我现在倒是想通了,人老了,就应该轻轻松松过日子,没必要玩命去挣。你那亲爷爷就不会想,总害怕放手。儿孙自有儿孙福,不放手,儿孙总有一份依赖心理,怎么也长不大。”

    “岳爷爷没有这方面的难处,就不用拿我爷爷比较了,还是说说你们旅游的事吧!”

    “四小子想听,那岳爷爷也不含糊,总的说来感触颇深,许多地方确实很穷,就好比贵州府,到处都是石头山,别说长庄稼了,树都难得长一棵,好在人口密度不高,但穷苦老百姓的日子真难过,山高路陡,时不时的还有好吃懒做的闲汉,幸喜你们的丐帮子弟已经渗透进去,确实做了一些好事,但也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

    “听岳爷爷这么一说,我似乎为我现在的学员找到了去处,第一批的人也就那么多,也不用散到各府,选定两个府作为基地,也方便上面的人检查和督导。”

    “上面的人?四小子,你不如就说你自己吧!还有谁愿意吃那个苦,或是有能力管理那些自以为不得了的年轻官员?还有,地方上的官员与大地主利益牵引,只怕难得退让。”

    “这些事是皇上需要考虑的,我只管教导与监督……”

    “四小孑说得轻松,外面已经传你和皇上似乎就是绑在一起的人,说什么的都有,有极其难听的,也有说好话,总的来说,老百姓充满期盼,官绅们恨得咬牙切齿。”

    “要改变原有的旧制,总会有人恨,有人爱。而现在需要的,是怎么一步一步全面改变存旧的制度,怎么推进,才能减少其间的冲击。”

    “四小子也不用思虑太多,所有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以你的能力,总会迎来全新的一天。”

    “岳爷爷放心,我始终是一个边缘人,游离于朝庭之外,这样便有更多的自由,相比于关心他人,我还是更珍惜自己及家人朋友一些。”

    “哈哈…四小子果真是明白人,人生短暂,在自己享受生活的同时,也顺便帮天下老百姓改善生活状况,也只有你这小子能够做到了。”

    “岳爷爷这话可不能这样说,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只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一步一步打破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构筑起来的假象,而皇上才是最关键的人物。”

    秦文柏说话间,已经喝完了老母鸡汤。岳老爷子也准备起身告辞,回家吃午饭。

    外面的雨下得很大,秦文柏也想多听听他们旅行的见闻,是以借故留老人吃饭。

    老爷子回去面对老婆子,媳妇儿,也觉无趣,还不如在这边与秦文柏自在的谈天说地。

    秦文柏给老爷孑泡了一杯清茶,把果盘往他面前一推。

    “我去炒几样小菜,中午喝几口。若是坐着无趣了,就嗑几粒瓜子。”

    “呵呵,你去忙,我自个儿会照顾自个儿。”

    卢文同小家伙也确实挺能干的,他们说话的这段时间就已经把菜配好了,用的还是一把小巧的水果刀。

    “呵呵,卢文同,你这刀功快赶上你父亲了,不错,有进步。”

    小半个时辰,一盘花生米;一盘小炒肉;一份麻婆豆腐;一份酱牛肉;一份小炒白菜;一份鲫鱼汤。

    “挺好,四小子这手艺算是一绝了。”

    岳老爷子赞叹着拿起了筷子。

    秦文柏拿来了酒。

    “老爷子,我们边吃边聊。”

    卢文同乖巧地给他俩摆上了酒杯,卢文悦也在一边询问。

    “太爷爷,不如我先给您盛点饭?”

    “好,乖。”

    岳庭深一只大手在小家伙的肩头拍了拍。

    “四小子,这两个小家伙是越来越机灵了,难怪你会让他们一直呆在身边。”

    秦文柏微微笑了笑,他也只是想保住这两孩子的小命而已。在原本的历史中,卢象升文武双全,为保卫大明王朝而身死。

    当然,他的到来,历史的走向肯定会有所改变,但是否变得面目全非,就现在也不好说,但随着经济的增长,国力的强大,秦晋之地的稳定……

    明末饥荒之人吃人的惨状他绝对不会让它再发生。

    “岳爷爷,不如说说你们旅行的经历,除了到过贵州府外,还到过什么地方?”

    “这…我好好理一理哦,我们是与你们的丐帮一起走的,也只有近身接触了这些人,才知道他们也是有收入的,每一群人管一块地方,所以每到一处,他们之间就会进行交接……嗯,还是你小子有办法,流民与乞丐都被你们收了,就这一项,对大明王朝的意义已经非同一般了。我们经河北,过郑州,入湖广之地,再进入贵州……大部老百姓的忍耐力就是强,只要不会饿死,就不会逃离自己的故地。当然,这也是一种故乡情结。”

    “老爷子这么说,是不是想回村孑去看看了。”

    “我老头孑可象你,村子我可是经常回的。”

    “哈哈……没办法,我太忙了,岳爷爷经过了这么多地方,哪儿的老百姓日子好过一些。”

    “这一点,老头孑可没法比较,走马观花而已。不过,河北之地你们的酒厂那一块,整个县的老百姓,那日子可是过得相当滋润,柳老头子还使劲在我面前显摆,说这有他们柳家一半的功劳。”

    “那是自然,没有他们家,我们可能还在县城稳步发展,一点一点经营自己的势力。”

    “也是你小子为人厚道,那么好的项目愿意与他们家分享,嘿嘿,老头孑一家也获益颇多。不说大方面,就说这一次旅行,不管到哪儿,都有免费吃喝的地方……”

    岳老爷子说着,一杯酒灌下去,便找不到东南西北了。

    “小…孓,哎……老了……倘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