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破局
字体: 16 + -

第二百零七章 少年绅士

    因对下手出言无状,被罚三月俸银,骆思恭真心认了。

    皇上金口玉言,已成事实,不想认都不行。

    没想到皇上这位师弟是这么识情懂趣的人,转眼又给他补了上来。

    一罚再一补。

    皇上气也顺了。

    骆思恭笑着对着秦文柏再次抱拳施礼,这次倒是真心的。

    “秦先生天纵奇才,又难得心襟广阔,难怪皇上如此爱惜与看重,真是难得一遇的少年绅士啊!秦先生的心意我领了,但转送做俸银我说什么也不能收。”

    “指挥使大人何必如此认真,银钱乃身外物,但倘若能因此结识指挥使大人,或是进一步成为朋友,岂不快意哉?”

    秦文柏面上这么说,心底却不是很痛快,原则上他不想当绅士,但自暴身份以来,又在不知不觉中扮演着绅士。

    有了这样的身份,有了安定的家,他想要的似乎也就这么多了,至于最初宏大的梦想,可以慢慢去实行。

    过急或许适得其反。

    仕大夫与大富豪的利益结合已经根深蒂固,至于老百姓的死活一般人是看不到的。

    少年绅士!

    也是很无趣也很别扭的身份。

    那天二姐秦文西说想回去看看了,秦文柏突然也有了强烈的愿望。

    三年多来,他们一家收获了很多,但在不知不觉中似乎失去了某些珍贵的东西——自得和满足?还是什么別的?却也说不上来。

    就是一种感觉。

    迈步向前的过程中,或许回头看一看,也是一种意境上的满足。

    秦文柏陷入自己的世界中,一个十三岁少年懵懂的内心世界——某些时候,他仍然是孤独与寂寞的,即便身边围满了亲人和朋友。

    “呈蒙秦先生看得起,那骆某就却之不恭了。”

    骆思恭说完,见少年满脸凝重之色,处于自身的意念之中。

    到底是天才,与常人的思维构造不一样,骆思恭内心表示理解,脸上的表情依然讪讪的。

    好在朱由校与朝堂大员们在这里没有呆多久。

    一来说什么也是多余的,二来一大群人等着施工。

    施工規划是先修道路的一半,一半的道路用来通行。

    道路工程师是原本的皇家工匠,功底扎实,稍加学习,也就懂了。

    因为秦文柏的关系,朱由校在对这类型人才的认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一个个优秀的皇家工匠获得了工程师的称号,肯定了其专业性与独特性。

    作为木工爱好者,朱由校的内心是欢喜的,甚至比那些获得工程师的工匠还激动。

    这是一大变革,也是一大进步。

    而这变革与进步是在他手上缔造的——他很感谢秦文柏。

    没有秦文柏,他的内心永远是虚弱与矛盾的。

    这份虚弱与矛盾也体现在他的认命上——即便明知是谁想害自己,却只能用假象包裹起来。

    就好比发生在父皇身上的三大案,看似简单清晰,却只能让它存在于一团迷雾中……

    转眼间,除了施工队的人,其余的人都离开了,在灰尘漫天中,道路的修建工作也其正启动了。

    “秦老师,我们是不是应该留在那里学习?”

    傅思淼代表五十人问出了心底的疑问。

    十天了。

    转眼间,他们跟着秦文柏学习了十天,渐渐的接受和认可了秦文柏确实有资格担当他们的老师。

    在京城之外一百里左右的村庄走访中,他们真正走进了老百姓家庭,基于大多数田地都被官绅占领,原本有自己田地的老百姓,转过来只能佃田过日子,一年到头劳耕不止,也是三餐不继,衣不保暖。

    “你们是否觉得,这些老百姓就应该过这样的日子?是不是觉得,他们之所以这样,是他们不够聪明,或是没有追求?不能像你们一样通过科举,一朝登顶,得见天颜,从而挤进士大夫高贵的人群?……”

    “儒家都喜欢讲传统——朱家的老祖宗从蒙古人的手中夺回汉人天下,就给老百姓分了田,后来又鼓励开荒,我们勤劳的大明子民把种植农作物的田地面积扩大化,却因为官绅的巧取豪夺,再次失去土地,有谁愿意站在他们那一边,设身处境地为他们作想?”

    “我们的皇上吗?因为他是君父。可他到底只有一个人,且一叶障目,坐井观天,没有人愿意告诉他——他底下的那些总倡导着为民作主,不与民争利的官员们,其中大部分人具体做了什么?”

    “贪财,人之本性也,但在贪财的过程中,能守住作为一个人基本的底线,看得到他人的疾苦,并为其解决,即便自私一些,也算得上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了。”

    “可许多人偏生是麻木的,对许多东西的认知习惯成自然。而科举千篇一律的八股文更是扼杀年轻人创造性的最好武器——一般的人都会跟着传统的认知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久而久之,在这样的认知下,人们思维的方向便达到了变态的地步。”

    “试问一下,在大量的事实面前,你们所学的四书之类的,有多少实际意义?”

    他不想再当绅士了,他想当一架发射炮筒,把有效的孓彈都发射出去。

    学员们也不再麻木,人云亦云,社会环境在变,人也要跟着转变。

    皇上朱由校的转变是令人惊喜的,剌激着秦文柏,反复自问,换了他处于他这样的位置,自己的眼界肯定没有那么开拓。

    朱由校是优秀的!

    即便是原本历史上的朱由校也同样优秀。

    在接下上一辈留给他的风雨飘摇的王朝,在内忧外患中,在天灾频发中,十六岁的少年担负起了一个王朝的历史史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改善……

    秦文柏开始恢复应有的激情,不想再躲,也不想再逃,而现在跟着学习的五十人,他将视着全面推行富民强国政策的第一手资源。

    当然,在这一点上,他不是主导者,只是一名推行者。

    学员们在不断进步,不管在思想上和行动力上。

    老百姓的生活写照对他们触动很大,其中也有学员的家庭强不了多少,但从来都是对此困境悲情性的认命,鼓励自己刻苦用功,获取功名,改善家庭境况……

    任重而道远!

    但返回来看,只要励精图治,找对方法,缔造老百姓的美好生活也并不那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