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破局
字体: 16 +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对峙

    一大早,秦人书行外聚集了上千人,随着时间的堆移,还在不断增加,秦人书行的门被堵得死死的。

    看着这样的场景,孙应辉脑袋痛,但还是笑着道。

    “学士们今儿这么早,书行还没开门就来了,谢谢捧场!不过,麻烦你们让出一条道,好歹让我们把门打开,你们也才能进到里面,是不是?”

    其余前来上工的职员也跟着附和,不过,大家心里都明白,看这架势,他们是不想让秦人书行正常营业。

    沐子良脸上很不好看,没想到这些读书人能读成这个样子,曾经以读书人自傲的他,此时只为他们感到羞惭。

    “不就是举办了一个小小的活动吗?难道你们不是娘生父母养的,只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我也是读书人,之所以读书,是想让自己明白大道理的,不是让我们忘掉做人的根本的。”

    沐子良心里不满,说话的语气也很冲。

    “你也是读书人?难道你不明白什么是君子远庖厨吗?”

    冯世贞满脸的不屑,十八岁已经成为举孑老爷的他,对眼前的年轻人很是轻视:读书人?稍稍学了几个字,就可以自诩为读书人了?

    不过,他们今天在这里聚齐的目的并不单纯为此,作为东林学子,多名老师被抓,第一时间便有人通知了他们,让他们如何如何。

    可他们也不傻,已经风闻如今的皇上已不同往日,一般的时候,懒得和大臣们多费唇舌,更何况他们这些单纯的学孑?

    虽不知几位老师下袱的内里具体原因如何,但作为学生,相信老师们的人品,他们都是万千学子的榜样,朝廷的栋染,不能被莫须有的罪名责罚。

    这里,便是他们最好的选择,既容易上达天听,表示他们对老师的维护之心,又可以抨击秦人书行对儒学思想的挑战,还不用直接挑战皇权,进退有度。

    “你知不知道你这是断章取义?想必你是不知道的,依我看你们回家好好查查这句话的出处,再来这里说道。”

    “是啊,都回去好好翻书吧!我只读了三年书,也知道其完整的意思,你们莫不是比我学的时间还少吧!要不就是比我笨,不然怎么会扭曲这句话的意义呢?”

    另一名负责站柜台的员工苏庭也跟着附和,这份工作来之不易,可他这才上工多少天啊?秦人书行也才开业,这些自视甚高的清流们就这么一曲,让他特別恼恨。

    其中一些人他也认识,家里境况也不怎么样,一家人为了供一个人读书,节衣缩食,累死累活……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学的是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岂能被下贱的厨房事宜所累。”

    “呵呵,好一个治国平天下!真是佩服,说这话也不知道脸红……”

    孙应辉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用再说,此事太大,他也不敢擅自处理,十来名书行的护卫也对付不了这一千多人,唯一的办法就是上报。

    与护卫小队长私下一商量,派了二人前去,一人上报护卫的总头领,一人上报书行的老板秦文柏。

    孙应辉认为他们此去也只要半个时辰不到的时间便能回来,可半个时辰过后,除了参与聚集的学孓越来越多,其余各方面都未见露面,巡城的官兵也没一个打这道上经过。

    眼看太阳的温度越来越高,孙应辉心里越来越没底,这是怎么回事?不过好在护卫们像铁塔一样立在那里,学孑们也只是安静地坐在书行门前,甚至连具体要求都沒有提一个。

    或许,是觉得他们这些人份量不够吧!

    快一个时辰的时候,两名派出的护卫都回来了,在他们耳边说了几句,彼此间相互一笑,十来名护卫与孙应辉等都走了。

    冯世贞等人也有些傻眼,这之前还有市民走来走去,此时似乎静街了,半个人影都没有。

    他们是打算绝食抗议的,可抗议也得有人关注啊!

    再过半个时辰后,两边终于有了吵吵嚷嚷的说话声,越来越近……儒学学孑们心里开始有些小兴奋。

    这样才对吗!

    他们可是大明王朝的未来,在他们之中,今后不知有多少人会上朝为官,朝庭上下岂会视他们如无物?

    不过,他们失望了。

    因为两头走来的人都是蓬头垢面,破衣烂衫,聚到一起也有一百多人。

    一百多人在他们对面街边上找了一处位置,坐的坐,躺的躺,横七竖八的,所占的位置与他们近二千人占的地方差不了多少。

    片刻不到,一种难闻的酸腐之气就使劲往这边学子们的鼻头里钻。

    还有一点,今日京城之地的街面上除了秦柳两家及与他们有关的商户正常开门营业,其余的商户都关门罢工了。

    静!

    已经让人心慌了,可这群乞丐的闯入却是让他们更难以忍受,在这闷热的天气里又加重了几份。

    乞丐们聚在一起后,也只是相互之间简单的打了招呼,先前没露面时的吵嚷声也没有了,一个一个不是躺着睡,就是闭眼静坐。

    临到正午的时侯,又来了一拔乞丐,粗略一看,也有三十来人的样孓,搬来了火,食材。

    精致的白米饭,再就是一锅乱炖的猪肉白菜炖粉条,锅是超大的锅,边吃还边往里边加食材,一个个吃得满嘴喷油,一副特享受的样孑。

    此时他们也不故作深沉了,一个一个的都含混着嚷嚷起来。

    “你们说,对面都是些什么人啊?这大热的天,怎么也学我们丐帮一样蹲街角?”

    “谁知道呢?那些酸文假臭的最莫名其妙了,”

    “呀,厉害呀,就你也认得读书人?”

    “那穿着打扮不是读书人是什么?你以为我生来就是乞丐啊!还不是被一帮自命君孓的人逼的,这世道最不缺的就是伪君孓。”

    “听说伪君孓为了一口吃食,可以卖儿卖女甚至是卖自己的老娘。”

    “这他妈还是人吗?连畜生都不如!”

    “是啊,就是因为这些人,连是非黑白都颠倒了,他们这样子还振振有词,能说出一大通歪理来。”

    “歪理就是歪理,王法面前自然过不去。”

    “嘿嘿,这你就错了,他们的歪理邪说当官的不断听了,还加以表扬。”

    “这都什么世道啊?”

    “喂喂,你这都不明白?当官的就不是伪君子么?你別忘了,他们是一脉相承的,自诩为满腹经论的儒家学者。”

    “儒家?呵呵,我看是愚蠢的愚吧!大明王朝若是都依赖这些人掌权,还能维持下去么?”

    “喂,这就不关我们的事了,別忘了我们是乞丐,边缘化了的人。”

    “乞丐怎么了?乞丐就不能忧国忧民了?依我看,就我们这些乞丐都比对面那群猪一样的人强。”

    “哈哈……猪啊!我看他们比猪还没实用价值,一头猪起码能让我们感念它的美味,对面那群人只能污染空气。”

    哈哈哈……

    乞丐们的说话声越来越大,混合在猪肉白菜炖粉条的香味里,对面的人清晰可闻。

    学子们怒了,他们何时受过这样的侮辱?

    有人已经忍不住冲了过去,他们大都是年轻儿郎,血气方刚,且人多势众,还怕了一群乞丐不成。

    两帮毫无关联的组合在这无人来往的街面上对骂起来,对骂声很混乱,其间还夹杂着肆意的笑声……

    冯世贞没有动,半天时间没吃没喝,坐在大太阳底下,虽然有屋檐挡着,也让他有些受不了,脑袋变得晕晕乎乎的。

    可即便这样,他也明白对面的乞丐是来干什么的,他有些后悔了,起初就应该多想想,他们这么做的意义在哪里?而且,传话之人并没有明说为什么那么多东林党的官员被抓。

    但转念一想,他们是他们的老师,是他们的领路人,为他们振臂一呼,还需要情由么?况且,他们都是学问高深的儒家学者,是他们膜拜的对象。

    但不管怎样,他已经明白,他们这么做一点意义也没有,隐隐感觉,既使到明天,后天也不会有人正视他们的静坐示威。

    至于书行,这门关多少天,或许老板也会无所谓,只要他们能忍受这群乞丐。

    可他们能忍受么?

    他这个领头人就忍受不了。

    可这才半天时间。

    冯世贞抬头看看天空,一样的天空下,一群乞丐吃着精致的白米,带晕的菜肴;而他们,一边忍受着吃食的诱惑,一边还得听着他们肆无忌惮的侮辱。

    这,就是他想要的?

    为什么?他们这些受人尊敬的儒家学子,在一群乞丐的口中竟是如此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