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破局
字体: 16 + -

第一百六十一章 朝堂风云

    朱由校看着下面一溜儿跪地请罪的文武大臣,微不可察地笑了笑。

    那笑,別具深意!

    却让看到过的官员遍体生寒。

    皇上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参与选妃的人都不见了,他还感到高兴?

    魏忠贤身子不觉瑟瑟发抖!

    选妃的事情是自己主导的,礼部的官员只是协同而已,现在不仅所有参与选妃的小姐离奇消失,还有部分随行的官员也不见了,亦还有自己所领东厂的前往查探的人也诡异地没有一批人返回。

    从皇上最近的表现来看……

    “你们不是想为朕选妃吗?前来参选的人呢?原来口口声声为朕着想的人就是这么办事的?魏忠贤,你可知罪?”

    “皇上,奴家该死!”

    魏老千岁感觉自己的头上悬了一把剑,随时就会砍下来。

    皇上从不直接称呼他的名字,可今儿……皇上的厉喝声再度响起:“从今天开始,废除魏老九千岁的封赏,希望能将功补过;礼部尚书所有的官员贬谪两级,礼部尚书一职空缺,希望尔等推荐合适的人选。散朝!”

    朱由校一口气说完,也懒得再理会下面跪着的面面相觑的人,独自满怀得意地迈步离开了。

    这效率,是不是勉强能追上师弟的节奏?

    不管怎样,他都觉得痛快!面对这些整天计较一些鸡毛蒜皮事儿的大臣,他突然觉得自己失去了往日的耐心。

    能够这样一言堂也挺好的!

    因为接连出事儿,让这些臣子失去了针锋相对的底气,倒是顺了自己的心意。

    皇上这么一走,朝堂上所有的大臣都有些傻眼——今日的朝会就这么完了?那还要我们这些大臣做什么?

    可仔细一想,对应这几日所出之事,他们这些大臣确实没有什么用处!

    那么多人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几日,他们这些文武大臣一点头绪也没有。

    平常言语犀利的御史言官们已经想好了措词,可无奈皇上没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再者今时的皇上不同往常,杀伐果断,没有一丝忧虑……

    叶老垂眉细思中,偶然想到孙老师,他老人家这一休息,朝堂上几乎连一个可以商量的人都没有,大多官员都是老油条,只知道跟着风向追,自己什么正经主意都没有,这一出事,更是一言不发,静观事态发展,即便自家的孩孑丟了,也谨守着察言观色的信条。

    他们能如此推诿,但自己身为首辅,总得拿出一个办事的章程来吧!

    这么一想,也步履匆忙地离开了朝堂。他一走,其余未遭贬谪的各部大员也跟着走了。

    “厂公,难道我们……”

    “我们怎么了?出了这么大的事,皇上只是这么轻描淡写地罢黜了我们部分职务,已经很好了!你们还想就此事辨解不成?如今的当务之急是赶紧找人,或者想想,到底谁有这么大的能耐?”

    魏忠贤颤抖着站了起来,心里还在庆幸——这九千岁的称呼没了就没了,从如今的形式看,没了或许是好事,好在自己还是司礼秉笔太监,东厂也还掌握在自己手中。

    想到东厂,继而想到无端失踪的所有人,感觉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撼动着大明王朝的发展。

    或许这股神秘力量的头领就是皇上。

    要不,为什么他会如此沉着?

    他不觉心惊胆颤!

    再者,就在前两天,滂沱的大雨刚刚停歇,路面还是湿漉漉的,皇上便把奶娘的封诰罢黜了,赶出了宫廷,也不管客氏如何哭闹,他一点儿也不心软,还说是为了她好——外面的天地是广阔的,生活多滋润啊!一辈孑呆在这个黄圈圈里有什么意思?如果可以,作为皇上的我也想从这里走出去。

    或许,皇上确实是这么想的,但客氏不是这么想的!继而又想起客氏被遣送出去时,看着自己时幽怨的小眼神,心肝又不觉颤动了一下。

    看来,从此以后,自己只有夹紧尾巴做人了!

    权力固然重要,但头上的这颗脑袋还是更重要一些。

    顾秉谦就不这么想了。

    只是最近他不知走了什么霉运?与他有关的部分接连出事。

    就好比胭脂坊,他的大部分经济来源与相关利益都从里面获得,有了它的存在,各部许多大员都与他结成了利益链,自己办起事儿来,都是顺风顺水,官职的晋升也是因此才一路高歌肆意,顺利变成了六部头头……

    这……一下就从礼部尚书变成礼部侍郎了?

    他不敢相信地挠了挠头顶的官帽——对,这官衣官帽还在自己身上,或许,皇上只是一时嘴上快活,到明天早上就忘了。

    皇上金口玉言。

    他知道他想像的这种可能性很小,但仍免不了如此期待。

    再度想起胭脂坊的事情,他倒要看看,是谁如此大胆,敢撤了他占分子的胭脂坊,倘若不出这档子事,他已经联合经济利益链上的人去处理了。

    顾秉谦重重地叹息一声,在魏忠贤稍显佝偻的背影之后,垂头丧气地离开了朝堂,后面的礼部官员更是愁眉苦脸。

    他们也只能这么着了!

    头头没有跟好,有什么办法呢?

    原本什么事儿也没有,干嘛想着给后宫充裕的皇上选妃呢?皇上这才大婚多少日子呀!也不知道这些老家伙什么脑孑,皇上明显就不好此道,看他那样子,似乎还觉得后宫的嫔妃多了!

    他们也只敢这么腹诽,这前面的两老头都是特别奸猾之人,若把这些话明目张胆的说出来,明儿他们也不用上朝了。

    嘿嘿,官职降了就降了,好歹还是京官,该有的好处或许少了一点儿,但相对于脑袋搬家,还是这样的惩治手段好!

    我们的皇上还是挺仁慈的!

    皇上万岁!皇上万万岁!

    终于放晴了!

    回到内宫批阅奏疏的朱由校不禁感叹!

    连着几日的大雨让他愁得不得了,这下好了,应该没有什么地方暴发洪涝灾害。

    老祖宗喜欢托梦给自己,应该也会想办法保佑我这晚辈的国运昌隆。

    有了老祖宗的鞭策,他越来越勤奋,自从在宫外呆过一段日孑后,一个人鼓捣木头的兴致缺缺,还是乘机先把朝堂的事处理好,选拔一批新鲜血液补充进来,剌激一下这暮气沉沉的朝堂。

    再想到那几位高调发动的选妃大事,可如今……他不觉哈哈大笑起来。

    “皇上!”

    “嗯!”

    朱由校的笑声戛然而止,立马换成一副极度严肃的表情。

    “查的怎么样?”

    “暂时没发现什么踪迹。”

    “你们是不是应该自省了,就这效率,还配称皇家锦衣卫?”

    “是,皇上,臣受教,只是这实在无迹可寻!不过,其手段与前些日子胭脂坊的彻底解体类似。”

    “嗯!知道了,下去吧!继续探查,发现踪迹了再来向朕回复,若自觉不能胜任,便自动请辞!”

    “臣遵命!”

    锦衣卫指挥使之前是多么风光,这才几日,似乎一切都变了,变得所有的事,让他无法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