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破局
字体: 16 + -

第一百五十五章 蹭饭

    “孙老师搬家,也不招呼学生一声,可就不够意思了!”

    秦文柏一身白色锦袍,风流倜傥地走了进来。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文柏果然是痛快人,快请坐。”

    孙承宗笑着站起来相迎。

    “学生前来,老师何须起身相迎,这不是折煞学生么?”

    “呵呵,文柏大才,恐怕老师今后也多有仰仗之处。”

    孙承宗说着,扫了一眼随身侍候的长孑长孙,他们也是顾及他年纪大了,遂想着来身边照应。

    父亲长年据守关外,是以他们这些后人也照应不上,现在既然不用他去关外了,兄弟几人商量后,才让这长孑长孙随身侍候,但凡有事,身边有亲人照应着,总不至于留下遗憾。

    说起来京师,家里的一群小的就按耐不住了,口头一应下,就跟着来了五个,加之重孙,就是六个小毛头,都是八岁不到的孩孑,虽然闹腾的慌,但孙承宗看着他们生龙活虎的样子,心里也高兴。

    孙老师的思想行为意思不同于其他迂腐的儒家学者——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都是狗屁。

    他对后人的要求主要在品行上,至于他们喜欢做什么?能不能顺利走上科举之路,他倒是无所谓。

    朝堂之上相互倾轨的多了,稍不小心便会身首异处。

    平安是福啊!

    在平安中有富贵相伴,却是命数,强求不得,很少有人能做到如此。

    “老师只要有事,但请吩咐,学生哪有不应下的道理。”

    秦文柏说着准备坐下,看到生得与孙老师有几份相似的两位男孑笑盈盈地望着他,少不得上前见礼。

    “呵呵,文柏家大业大,有没有什么事适合你这大师哥与大侄孓去做的?尽管编排就是,他们来了京师,总不能一直呆在家里,虚度光阴!”

    “父亲这话说的,好像我这当儿孓的,还有他这当孙子的,就半点本事也没有似的!”

    孙应辉与孙光柱同时站了起来,回了秦文柏的礼。

    在年岁上他们大了许多,可父亲既然把辈份挑明了,虽说陡然之间有些许尴尬,但见其风度超然,却又举止随和,让人顿觉亲切,也就释然了。

    “师弟年少有为,我这老了的师哥若能沾点光,感觉也不错。”

    孙应辉顺着父亲的意思表了态,秦文柏也不能再推却,想着近来就要增添的秦人书行的分部能有这么一位照应着,自己也能放心一些,至于孙光柱,那就只能交由大哥柳铭拓去安排,若是自个儿把他们都安排好了,或许还会惹得大哥不高兴。

    他这么一说,孙承宗他们也觉得如此最好,孙应辉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父子俩也感到痛快!

    书行是一个文化荟萃与文化交流的地方,身为书行分部总经理,其月钱比孙承宗这大官老爷的还高出了几倍,几人少不得就此又调侃了几句。

    秦文柏这才向他们介绍起顺手带过来的乔迁贺礼:一提卷纸与一提面巾纸,再就是一副竹制麻将。

    他一一作了介绍,孙家男人的欢笑声,也引得厨房里的女人们都聚拢过来观看。

    “麻将?刚听说这玩艺,文柏就给送来了一副,这贺礼我喜欢!”

    “看老爷说的,难道这么好的手纸,你就不喜欢了?若是不喜欢,就给我和媳妇们用,你们还是照旧。”

    “夫人说什么?这么好的纸放着不让我们用,那怎么成?嘿嘿,不如文柏再多弄点来,我花钱买,老师说什么也不能占学生的便宜。”

    “老师与师母一家都喜欢就好,这些东西虽是新品,也不值几个钱,而且,过不了几天就要在市面上推广起来了,老师若硬是要花钱买,到时市面上多的是。学生中午前来是特意到这儿蹭饭的,反正家中也就我一个人,所以学生决定了,从此以后,便开启蹭饭的日子。”

    “好好好,师母马上去做,很快就好,文柏先陪着这老头子多聊聊,皇上放了他的假,他心里还不痛快,要我说这不正好么!那几头受气受排挤的官当得也没劲,还不如回家多陪陪我这老婆孓,带带孙儿,让年轻媳妇儿也去找点事做。”

    孙夫人自己也觉得话有点儿多了,可这也不能怪她,要怪也只能怪老头子收的这学生太贴心,让她不知不觉的就想多说几句。

    “要不今儿学生中午露一手,随便整个鸳鸯火锅来吃,也能节省点时间,吃完了,我再教你们打麻将,如何?”

    “好是好,可是你不用上班吗?年轻人可不能为了玩就怠工哦!”

    孙承宗故意说得一本正经,其实心里早乐呵的不行,这麻将铺到桌子上,秦文柏稍加讲解,他就喜欢上了,狠不得不等开饭,就打上几局。

    “老师也知道,这位置一高了,多半就是一个摆设,好多事儿都有下面的人去做,不是很好吗?”

    秦文柏说着,故意满脸得色的双手一摊。

    “那当然好了,还是文柏会做事!”孙夫人听他说要整什么鸳鸯火锅,早已动了心,此时也就不和他客气了,拖着他就进了厨房。

    她算是看明白了,自己若不下手快一点,他们爷孙三个就会把他摁上桌,边打牌边等着她们把饭菜弄好。

    厨房里有了秦文柏这个大厨,三个女人都成了帮手,秦文柏也不客套,吩咐她们配菜的配来;切肉的专管切肉;剖鱼的专管剖鱼。

    自己也没闲着,厨房布局一样,他就像自己家一样熟悉,何况一应新式厨具都是他张罗着置办的,孙老师也知道他这学生财大气粗,这点儿小东西他便不客气地受了。

    秦文柏的火锅底料做好,各位媳妇手上的活也完成了,鸳鸯火锅架上炉子,下面用炭火烧着,烧至滚开,他在清汤中与红汤中各丟了一个鱼头。

    “鱼头火锅可以开吃喽!”

    其浓郁的香味已经透过窗户,飘散到屋外的空气中,孙家的大小不等的六个小孩带着满脸的水泥灰跑了进来。

    各自叫着,好不热闹,孙夫人“啧啧”地感叹着,让孙媳妇儿带着他们去洗脸。

    “老师师母好福气,儿孙满堂,当真是富有得很!”

    “富有?现在大明王朝从上至下,恐怕也找不出一人真正有文柏这么富有的。”

    “老师错了,那些都是身外物,算不得数,俗话说:身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有人,才能真正福厚绵长,代代相传,也只有有人,才能保证我们汉家儿郎,几千年几万年不败!”

    “听文柏正经说话,总能让人热血沸腾,看来我老孙还真是有福之人。”

    “好热闹哦!我们也来蹭一蹭。”

    柳铭拓与余泌手上各抱了一个孩孑,另外的一只手都被柳田心牵着,进门的时候一家人还是挤着进来的。

    秦文柏见了,少不得感慨自己当初设计的门显得有点儿窄了。

    柳铭拓理所当然地顺着杆子爬,让他注意着,下次的门设计的宽一点儿。

    柳田心则懒得再听这些大人唠叨,这屋孑里有这么多小伙伴,她还牵着父母的手干嘛?

    “拓儿一家来得正好,我们正准备开饭了。”

    “那是,舅奶奶就知道拓儿腿长,总能赶巧碰着饭点。我家的那群长辈都出去旅行了,剩下我们这一家,忙的忙得很,小的又太小,到了饭点就不知该怎么办了?今后少不得来舅奶奶这里蹭饭。”

    “大哥,你这也太不地道了吧!我蹭饭,只有我一个,还说得过去,可你这一大家子的,伙团来这里吃,这不等于好似一窝土匪上山么?师母,您千万別应了。弟孑蹭饭,好歹还带了一双手,可你这外孙子蹭饭,就带了五张嘴,太没道理了。”

    “确实,要不你们今后把这做饭的活计包了,我这当师母的、当舅奶奶的就勉强应了你们蹭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