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破局
字体: 16 + -

第一百零三章 我也要给娘亲做饭吃

    秦文儒是好学的孩子,在他们一问一答之间,对字面的意思虽然模糊,但四哥就做饭这个问题,已经做了示范。

    虽然四哥曾经也勉强做过一次鱼汤,但那也算不上真正用心亲自动手做一顿饭,让娘亲只等着享用。

    “我也要做饭给娘亲吃。”

    炕桌上,秦文儒突兀响起的一句话让所有吃饭人的视线都朝他射了过来,愣愣地看了片刻,然后都笑了起来,连秦文咯都呲着牙笑了。

    他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现在吃的这顿晚饭是四哥做的,娘亲还说了,四哥那么忙,难得闲下来做顿饭给家里人吃,让自己多吃一点。

    不过,四哥做的饭菜确实好吃,似乎比娘亲做的还要好,就那锅巴稀饭实在太好吃了!

    “我也要做饭给娘亲吃。”

    说完,那小眼神儿瞟向秦文柏,仿佛在说:四哥,你可得帮我哟!

    这刚笑完呢!

    这跟着又来了一个。

    李云在两孩子头顶摸了摸,满足极了,笑得也很开心。

    “好好好,娘亲就等着你们一个一个的做饭给我吃!”

    岳书麟笑了笑,也顺着话题道:“岳母,还是让我先来吧!”

    坐在他身边的秦文倩见相公有此态度,她也得成全呀!于是,爽快地补了一句:“好,我帮你,娘亲吃到我们俩人一起做的饭才会更高兴。”

    秦文柏觉得这话题越来越有意思了,若是引伸了出去就可以办一场宣传活动了,题目就是——我为娘亲做顿饭。

    是不是很有意义?

    是不是可以对那些自以为是的儒家学者给以致命的一击?

    这个活动如此温情而又富有争议性,又可以向儒家学说的弊端发起实质性的挑战。

    若有谁敢质问,不说別的,就拿孝道这一命题,便可以驳得他哑口无言!

    嗯,就是这样。

    秦文柏微微一笑,在心里确认着,感觉自己似乎找到了改变深受儒家学说影响的人的固定思维的突入口。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觉!

    用在此处,不知是否合适?

    但他确实有此种感受。

    他也想大声呐喊!

    小说的倡导只能调调人们的口味,激发人内心的英雄情结,至于爱国热情,是人都得衡量一下自己是否有那个能力,或许有那个能力,还得有这个机会。

    饭桌边,李云脸上的笑花一瓣一瓣地荡漾开来!孩子多了,做什么都有连锁反应,难怪世人都注重对长子长女的教育!

    若是头一个长歪了,也许后面的也会歪下去。

    但也还有一种可能,前面的教歪了,教后面的吸取了教训。

    显然,她很幸运,从现在来看,还没有一个长歪的。

    这夫妻俩想做饭给她吃,她也乐见其成,焉有推却的道理,女婿肯为自己做饭,肯定也会愿意为自己的娘子做饭,自己的女儿不就有福了么!

    于是,她也没有故意把话题掩了过去,笑着痛痛快快地应了。

    小六小七两兄弟还在一边跟着追问:“那我们呢?”

    “你们啊?……”

    望着俩傻儿子不知深浅的期盼眼神,李云迟疑了,俩傻儿子既然认真了,不说服他们,肯定会没完没了。

    秦文倩用筷头在各自头上轻轻敲了一下:“你们还小呢!就想着做饭,有灶台高了吗?等着,等你们长到高过了灶台,就能做饭给娘亲吃了。到那时,不仅要给娘亲做,还要给父亲做,给哥哥姐姐做。”

    “啊?”

    小六小七顿时泄气了。

    秦文儒想:长大了要做那么多顿饭,我还怎么专心读书啊?

    转念又想:四哥做了那么多事,也有时间做饭。

    嗯!只要想做,总会有时间的。

    秦文儒在很短的时间内,悟透了一个哲学命题!

    心情顿时好了起来,也不再纠结要给娘亲做饭的问题,开始专心享用四哥亲手做的饭菜。

    那锅巴粥确实好吃!

    浓浓的、糯糯的……

    小六与小七都与锅巴粥杠上了,吃到最后都争抢了起来,也不知道与自己的肚皮打商量。

    都吃得肚子滚圆了,还装得进去吗?

    李云没办法,来了个母老虎发威,才镇住了俩兄弟。

    各自摸着自己的肚皮反省一下——确实装不进去了。

    俩人开始友好地对着傻笑。

    秦文柏看看外面的星光,估摸着自己约过的人也快到了。

    虽然不是很确定对方能否如此顺利,但还是与家人提前简单说了一下,然后跑出去看。

    这么大的院子没有一个门房确实不方便,又不能安个门铃,或是直接让大门开着。

    他还没有这个习惯,相信他家人也没有这个习惯。

    秦文柏出来时,茶馆的店小二与他的父母已经等在门边。

    就那么蹲着,有人蹲着也能蹲出一份气势来,可这家人蹲着在门边等待,显得怯怯的,隐隐还有些不安,他们就那么静静地等着,相互之间也没有语言交流,似乎深怕扰了里面的人。

    一眼扫过去,女的看似快五十岁了,历经风霜的眼角满是皱纹,虽是粗布衣裳,收拾的倒还利落齐整;男的年岁看起来与他老婆也差不多,但明显身体有些不适,蹲在那里有一声没一声的咳着;茶馆的店小二蹲在那里低着头,手里拿了一块石子儿,有一下没一下地在地上划着圈圈。

    这一切看在秦文柏眼里,竟有一丝可怜。

    “你们来了!”

    秦文柏的一句简单招呼让茶馆店小二倏地弹了起来,满脸都是灿烂的笑。

    “四爷!”

    秦文柏微微笑了笑,简单应了一声,便先领着他们进了门房。

    “看来你父亲身体有些不适。”

    听他这么一问,店小二瞬间紧张起来,他在外工作也有三个年头了,因而也知道,一些东家最怕招收的帮工不诚实。

    可,当初这位四爷匆匆问起他时,他开始是莫名其妙!

    虽说他并没有因为他是一个小孩子,而不重视他说的话,但在初初听过后,他也没敢当真,而是继续去忙活。

    但,他没想到这位四爷竟如此执着,最后还亮了身份,把家在哪儿也告诉了他,又见他满脸都是认真,他便信了。

    他当初说得是父母身体都好,若四爷因此怀疑他说慌,那就不好了。

    这么一想,脸色瞬间爆红。

    “四爷,父亲也是前两天才发病,当时您问起时,认为那是小病,等过一天两天就好了。”

    秦文柏见他脸泛桃红,又如此着急忙慌的解释,心里虽然已有了几份底气,但仍然有些不放心。

    毕竟世上不缺少伪装者!

    虽然直觉告诉他这孩子不是。

    可家里有孩子,抵抗力低。

    为了谨慎起见,得排除掉像“肺结核”之类的传染病的可能。

    他先给他父亲诊了脉,又用手试了试体温,再静心听了听他呼吸音以及咳嗽的性质,又问了一些相关的问题,然后笑了笑,嘱咐了几句,又开了一张处方,交给店小二去拿药,让他父母先等着,等他们的儿子回来了再去见里面的人。

    秦文柏把事情交待完,先进去了一趟,一个来回下来,店小二已经欢喜地拿了药回来。

    秦文柏这才把他们领了进去,家里的人都在前面的院子里等着。

    两相会面,一一介绍下来,秦文柏这才知道店小二姓刘,单名一个“腼”字。

    家里人见他竟也是这般做事的,不过回头一想,连曾经打劫过他们的人都毫不迟疑的收了,这又算什么?

    不过,李云庆幸的是刘家夫妇都歇息在门房,刘腼的父亲刘广一般也不会进来,吃饭什么的一家人都在外面吃,也不会扰了他们一家人,还多了一个做饭打扫的婆子。门房也有人了,今后有个什么事也方便传达。

    刘腼一家更是欢喜,等在外面时还在心里多方揣度,至见了四爷,心便定了几份,进来之后才发现一家子都是妙人儿,更是良善之人,对他们这些下人都给予了应有的尊重。

    刘腼觉得自己实在太幸运了,先前四爷也只说月钱较跑堂高一些,具体高多少,他也没说,他还忧虑了一番,后来说是能顺带解决他父母的工作问题,他才爽快地应了。

    父母也才刚到两三天,正是一筹莫展的时候,他能不应么?

    幸喜赶巧不巧父母来投奔他了,要不然自己与这做大账房的事就失之交臂了,他还从没听说过有大账房边学边上工的。

    刘腼被幸福炸中有些头晕。

    七爷仰着头问了一句:“这位大哥哥,你会给你娘亲做顿饭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