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破局
字体: 16 + -

第九十二章 县学

    古人建房都讲究风水,也注重坐向,繁衍至今,也在不经意中,被世人所关注。

    明代重文轻武,已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

    因而县学作为最低一级的正規的教育学院,有其独特的地位。

    米脂县的县学当然也一样。

    因其独特的地位,县学紧邻县衙而建,占地宽广,配备齐全,由南向北而建。

    明代的县学一般设教谕一人,训导三人。教谕掌教诲,所属由生员训导佑之。

    其学习内容与国子监相似,但程度略低。

    设礼、乐、射、御、书、数六科,各学月考由教官主持,岁考、科考由各省提学主持。

    当秦文柏架着马车来到县学门口时,院内传来朗朗的读书生,那声音的魅力直透耳膜,传导到秦文儒的心里。

    一双乌溜溜的眼睛专注地盯着学院大门,似乎他的视线能穿透那厚重的朱漆大门,看到里面的春光。

    对于这一点,秦文柏着实有一份不理解——一个五岁的孩子怎么就能有如此强的求知欲呢?

    秦文柏听着那朗朗的读书声,则在猜想:那些学员读书时是不是摇头晃脑?

    在现代的时候,他就遇到过这样的老者,读书时摇头晃脑,一字一句读起来带着唱腔,给他的感觉是:老者已经沉醉其中了!似乎那书听起来也多了一份滋味。

    “奶奶,您看,学院一般是不让人随意进出的,若是您想见到五叔,那我们只能在这里等着了。”

    秦文柏不了解古时学院的规矩,但他知道县学对一个县的意义……那是相当重要的!

    搞不好在十年二十年之后,就有一位到两位不等的高官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秦柯氏听他这么一说,明显着急了,瞬间变得坐立不安起来。

    “要不,我们去门房问问?就这么干等着怎么行,你五叔也不知道我们来这里等他呀!”

    秦文儒看看奶奶,又看看四哥,再看看县学的大门,踌躇着起了身。

    “四哥,我去看看?”

    “你?”

    秦文儒有一丝忧虑,亦有一丝期盼,似乎还……

    秦文柏突然有些鄙视自己!

    县学的大门是高,但能高得过自己曾经进过的大学校门吗?为什么看着它,竟有一丝胆怯了……不,他不是胆怯,而是敬畏,敬畏他对学识的虔诚!

    虽然儒学的宗旨偏离了方向,但那份对知识的虔诚还是令人敬畏的。

    “四哥陪你一起去。”

    秦文柏帮秦文儒整理了一下衣袍,“把雨具带上,外面的雨虽不大,但也会淋湿你的衣袍,一不小心就会感冒。”

    “嗯!”

    秦文儒感觉此时的四哥说话与往常不一样,声音轻柔,让他听着觉得特別温暖。

    “奶奶,您在车上等着,我们去看看。”

    兄弟俩下了马车,来到门房。

    门房里的大爷正襟危坐,颇有几份气势。

    兄弟俩走到了近前,他脸上的表情都没有变一下。

    秦文柏微笑着上前,抱拳一揖。

    “请问这位老师,小公子我想探望在县学里读书的亲人,是不是得劳烦老师进去通传一声?”

    “嗯!”

    一声老师叫的让门房大爷很受用,捋了捋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胡须。

    “那是当然,请问这位小公子想要见谁?”

    秦文柏笑了笑,再抱拳一揖。

    “谢谢老师,小公子我要找的人是我的五叔,叫秦啸……小儒,你知得五叔的学名吗?”

    “当然知道,五叔秦啸鸣,寄予了爷爷的希望,希望他能一鸣惊人。”

    “小儒真厉害,连这都知道。”

    “呵呵,你们原来是找他啊!那小子倒是挺机灵的,生得也好,就走读书没什么长进,上不去,下不来,总是一个平常!”

    “老师,你识得他,那就太好了!”

    兄弟俩兴高彩烈的样子,不禁感染到了门房大爷,也开怀的笑了笑,“你们等着,我这就帮你们去通传,若是他知道有亲人来看他,指不定不等散学,跟训导请假之后就出来了。”

    “好的,谢谢老师!”

    “四哥,我们去告诉奶奶,让她高兴高兴。”

    “好勒!”

    兄弟俩那模样似乎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且是成功而返的那种,特別的意气风发。

    秦文儒走到马车边,双手往上一攀,挪移几下,小屁股往上一拱,非常迅捷地爬上了马车。

    “奶奶,奶奶!奶奶,五叔马上就能出来了!”

    “真的?”

    “嗯!那门房大爷说的,大爷爷已经进去通传了。”

    秦柯氏这下真激动了,眼前这孙儿实在太可爱了!这么一想,便使劲在他小脸上亲了一口。

    “奶奶!”

    秦文儒使劲擦拭着被奶奶亲过之后的痕迹。

    “孙儿嫌弃奶奶了?”

    “不是的,是孙儿长大了,是男子汉了,不是小七。”

    秦文柏坐在一旁,一边听祖孙俩拉扯着讲些有用的没用的;一边直愣愣地盯着学院的门口,思维飘回遥远的现代……

    他想起自己背着养母准备的小书包,一只手被养母牵着,一只手被养父牵着,满脸幸福灿烂的向小学的校门走去时的场景……

    他想起了自己心情暗淡,一人背着一个大书包,沿途踢着小石子向中学的校门走去时的场景……

    接下来是高中、大学,每一个校门都有一段心路历程……

    “四哥,奶奶,你们看,五叔出来了。”

    秦文柏顺着秦文儒手指的方向看去,只看见一个与父亲身段与样貌相似的少年公子意气风发,满脸阳光明媚地,与门房边走边聊地走了出来。

    秦柯氏看到儿子的身影,已激动地走了出去,下了马车。

    一边的秦文儒摇了摇头。

    哎!奶奶看到五叔,就看不到他这个孙儿了。

    “怎么了?想跟五叔争宠?”

    “四哥?”

    “难道不是吗?你看看自己那样,小小年纪,就摇头晃脑、哀声叹气!哎!”

    “四哥,我们是不是也得下去?”

    “先看着吧!他们母子俩也难得相见,让他们多说说话。”

    秦啸鸣走出来时还在想:会是哪位哥哥的孩子呢?

    根据门房叔叔的描述,他实在想象不出有哪位哥哥的孩子有门房叔叔所说的那份气度!

    “鸣儿…”

    秦柯氏激动地摸索着他的衣袍,眼神在他脸上扫来扫去。

    “鸣儿,你又瘦了,是不是没好好吃饭啊?”

    “娘亲,怎么是你?”

    秦啸鸣偶看到娘亲当然很高兴,“娘亲,是哪位侄儿带您过来的?”

    秦柯氏这才想起陪她一同前来的两个孙儿。

    “哦,是你二哥家的小四和小六。”

    “小四?小六?”

    秦啸鸣头脑中浮现出两个典型的农村小孩身影,那寒酸的衣着,那菜色的面容,那瘦削的身子……而这样子,仿佛就是拜他所赐。

    因为父亲为了促动他,让他勤奋向学,让他努力上进……父亲时常会这样对他说。

    “你看看父亲的这只手,一只手有五个手指头,就好比你们五兄弟。而长短不一,就好比你们五兄弟在父亲心中亦有轻有重!父亲为了能一心一意供你读书,有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所以狠心地将你二哥那一大家子赶了出去住。他们生活清苦,父亲只当看不见,也就是你二哥与你相较,在父亲的心里显得轻一些,但五指连心,你二哥家不好过,父亲也会难过,而你,却还要这样辜负父亲的苦心……”

    他很想反驳!

    可,说什么呢?

    说父亲这样并不是他驱使的?

    还是坦白说,自己并不是读书的料,让他別浪费那些银两了?

    可自己又似乎中毒了,中了作为一个读书人的毒。

    他喜欢享受那些羡慕的眼神;他喜欢享受来自村邻的尊重……

    “五叔!”

    秦文柏兄弟俩不约而同地喊了一声,随即送上一个明媚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