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破局
字体: 16 + -

第八十七章 轰动效应

    秦文柏这一回村便数天不归,书行里头常住的十几个人也不能坐吃山空呀!

    于是,李运同这位二老板在与秦瀚等人摸爬滚打地训练过后,开始动起了脑筋。

    这是从未有过的进步。

    他生活在父亲与大哥庇护下,似乎家中没有什么事需要他这个当老二的费心事。

    可如今不一样了,眼看姑母家里年纪尚幼的表弟个挺个能干,这对他着实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若想在姑母家立足,光靠舞枪弄棒肯定不成,得扎实肯干,最好能弄出点成绩,引发一次轰动效应,对自己也是一次鼓励。

    眼看着书行的装修工作已经完备,木活字的印刷机也准备妥贴,孙谨博在重新整理书行内所剩不多的笔黑纸砚以及各类书籍的同时,审视性一间一间去察看重新装修过的书行。

    靠近大门的第一间靠里边有一个隔间属值更室,配备了一张炕、一张书桌与椅子,这是原本就有的,如今新增了一组高柜。

    门改了一下,原来开在同间房子里对着外间,如今开在了第二间靠里侧,门的朝向也变了。

    第一间的外间属于自由空间,仅配备了一张简易的大书台,留待各路文人雅士兴之所至,在这里留下自己的墨宝;也是文人雅士集文会友的地方。

    第二间用来摆放笔墨纸砚,在中间位置新增了一长条架子,比原来空间小了,但增添了使用率。

    第三间用来摆放各类书籍,中间位置新增了书架,各类书籍摆放处都有了明确标识牌。

    第四间用来挂放有名画作与书画作品,还兼做了工作间。

    第五间用来自主印刷、发行各类书籍、宣传册等。

    如此一来,书行不仅仅是代办行了,有了自主产业,业务拓展开来,将是一项不小的收入。

    审视过后,孙谨博有了与李运同一样的思考,自己已是为父之人,在作为上远不如一个比自己儿子大不了多少的人,确实应该感到惭愧与汗颜。

    他们谁也不知书行的真正的老板秦文柏归期何时?

    在他不在的时日,应该怎么维持生计,不用坐吃山空成了他们共同的目标。

    这时,二老板李运同适时地组织大家开起了讨论会。

    讨论会上各抒己见,看谁的方法最适合当下。

    最后一致认定用印刷各种类型的宣传册来吸引各路人士的眼球。

    书行便呈现出一个别样的特征:没有重新开业的书行四门紧闭,唯有一间开放,八九个不是文人的文人鼓捣出来的宣传册像纸片一样在米脂县城传播开来,引起了別样的轰动效应。

    定义为宣传册是因为它没有正規装订成书,有的内容仅一张;有的内容有十来张。

    大致看来,十张为上限。

    作出其决定者,当然是二老板李运同,他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关于此次印刷与发行宣传册的后续效应,他将一人承担。

    宣传册的内容包含:厨艺、杂学议、武学议等等。

    他们各自把自个儿肚子中一点浅见,一味趣谈……都搜罗了出来,由算得上真正文人的孙谨博整理书行,然后大伙儿共同协作印刷成册。

    第一天,当他们看着内容不一,册子纸张张数不一的一堆宣传册,开始按最初拟定的计划执行。

    书行内由孙谨博坐镇叫卖。

    其余人则分散在县城的各条街道、各个角落叫卖。

    孙可望只要散了学,也自告奋勇地加入其中。

    现实主义者秦文柏曾经对他们说过: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活着,就要豁得出去。但豁得出去不代表你可以去损害他人人身与财产安全,去偷或去抢,去杀人或去放火……只要是用我们的双手,用我们的智慧,用父母赐给我们的这副皮囊,去赚取所得,都是值得赞美的……

    豁出去了!

    米脂县县城虽不大,但因是一个大县,所辖之广、要塞之地,也成了往来的客商、脚夫等云集之地。

    这从未有过的现象情不自禁让人驻步,好奇之下花个几文不等在叫卖人的手中买下自己更为关注类型的小册子一览,也是一件趣事。

    一天,二天过去,到第三天的时候,需求量在急剧上涨。

    他们也着实费了一番心力,在方式方法上狠狠地下了一番功夫。

    如秦文柏留给厨房人员的菜谱,分门別类有好多种做菜的方法,他们每次选其中的一到两样印刷发行……

    偿到个中滋味了,便有了想得到更多样的渴求。

    特別是那些县城的常住人口,住家过日子,便少了在外i的之人的好奇心,不会无缘无故去买他们手中那些不知有没有实用的小册子,但只要买了,就是一个个固定的客源。

    宣传册引起的小小轰动效应,让他们也体会到了用自己的双手赚取银两的快乐!

    孙谨博这个酸腐文人的代表在悄然中发生着改变。

    曾经的自己,自恃文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不屑于其它任何旁门左道,因为那些,在他的眼中,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

    而这样的结果,导致自己家中的景况一年不如一年,一月不如一月,一日不如一日,让自己的亲人受苦受累。

    现在他也是文人,是一个现实意义上的文人,却似乎觉得如今的自己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墨客。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出书、出册;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肚里那点东西会成书、成册,飞入千家万户。

    他为此感到高兴而自豪!

    李运同因此更是沾沾自喜,他终于不是那个在父亲与大哥的庇护下成长,一无事处的李家二公子了。

    他积极地迈出了第一步。

    秦瀚等人更为开心!

    从没想到他们还可以这样生活!

    也因此,为曾经过往的自己感到羞惭。

    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彼此渗透中,在一次又一次不懈的摸爬滚打中,在这一次为了生活而奔忙的第一次合作中,三方面不同类型,不同来源的人,开始从心底里认可对方。

    李运同也因此奠定了自己应有的地位,被称之为表二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