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在动
字体: 16 + -

第65章 牛心堆之战(1)

    曼头山一战,秦万年带兵两千,斩首三千七百余人,俘虏士卒一千三百余人、牧民一千余,俘获牛羊二十万。

    吐谷浑长河王达奚胜战死,手下千余士卒不战而逃,不知所踪。

    唐军战死不过五百,堪称少有的大胜。

    李靖拿着战报,一目十行,难得地面露喜色。

    “好!好!干得漂亮!”

    李大亮等人见此,知道定然是曼头山战事顺利,也不由面露喜色。

    秦万年还未回营,一封为他请功的军报已经随信使向长安而去。

    “薛孤儿俘获牛羊二十万,我军暂无饥馑之忧,歇息一日,明日拿下牛心堆!”

    秦万年的大胜让李靖心中有了把握,当下命令李大亮领军第二日正午发动进攻。

    牛心堆向西地势平坦,东侧却有一座大山,不利骑兵强攻。

    李靖已经派斥候打探可以绕道山后的途径,但迟迟没有回音。但他不能再等,二十万牛羊听起来虽多,分给八万大军也吃不了几日。

    五月二十八日,天色阴沉,大风刮得士兵脸颊生疼。

    午时还差三刻,李大亮已经将军队整顿完毕,正要出发,只见一斥候飞马赶回。

    “报——找,找到小路了!”斥候径直奔到军前,下马踉跄几步,边喘气边向李大亮说出自己打探到的情况。

    消息很快到了李靖那里,只见李靖龙行虎步走出帅帐,完全看不出是一个患有足病的老人。

    “薛万仞、薛万彻听令!带三千轻骑,绕道敌后,发起进攻!”

    薛家两兄弟面露喜色,他俩本是预备队,只有等步兵取胜才能趁势掩杀。

    两人从来不喜欢这样缩在后面,而更向往带兵冲杀。

    “李大亮听令!进攻时间推迟一个时辰!”

    诸将各自领命行事暂且不说,吐谷浑这边却犯了迷糊。

    慕容嘉成安排了所有防务,本人却没有呆在牛心堆,而在赤水源头。

    他认为牛心堆、赤水这一线的防御,只有赤水源最为薄弱,最可能成为突破点。

    在牛心堆负责防守的是吐谷浑的两位名王,白沙王宇文斌、西戎王尉迟辉。

    “该死,唐军怎么找上咱们了!”尉迟辉向宇文斌抱怨道,“求援的人派出去没有?”

    “昨晚就派了,如果快的话,三天后就能到。”

    “那就好,三天再不到,估计牛羊也撑不了几天了……达奚胜这个废物,有座城都能被干掉……”

    “谁知道唐军居然能这么容易攻进曼头山,真是……”宇文斌有些无奈,转而说道,“你在这里守好,我去西面守着。曼头山出来有路可以通向牛心堆西面,可别让唐军偷袭了。”

    说完正要走,却被尉迟辉一把拉住。

    “你小子,老子先警告你,别跟可汗一样害怕逃跑!”

    宇文斌面露怒色,一把甩开尉迟辉的手。

    “鸟!从他逃跑那天开始,老子就不认这个没种的可汗了。这一仗要是打胜了,老子就推天柱王当可汗!”

    尉迟辉面色稍缓,他本是天柱王的亲信,知道天柱王早有谋夺可汗之位的野心,这才试探宇文斌一下。

    “你小子有种!这战打胜了,不管唐军有没有从西面偷袭,我都会帮你请功的!”

    宇文斌面上感动,连连道谢。转过身,嘴角却露出一丝不屑。

    宇文斌走后,尉迟辉不敢懈怠,紧紧盯着唐军的动向。

    唐军明明已经集结好了军阵,却迟迟不进攻,时间已经是午时一刻。

    唐军本阵型严密,却突然散开,开始埋锅造饭。

    看着袅袅升起的炊烟,尉迟辉迷糊了。大唐的军队如此托大,那自己率兵进攻岂不是能大胜而归?

    这个念头反复跳出,都被尉迟辉压了下去。

    “陷阱,一定是陷阱!”

    此刻并非吃饭的时间,唐军却埋锅造饭。想了想李靖过往的战绩,尉迟辉得出这么个结论。

    敌方步兵阵营后面传来阵阵战马嘶鸣,尉迟辉顿时感觉找到了线索。

    “唐人肯定是想诱惑我等进攻,然后步兵后退,骑兵从两侧包抄!”尉迟辉自信满满。

    “西戎王英明!”几个亲兵赞叹道。

    “哼!唐人也太小瞧吐谷浑的英雄了。”尉迟辉有些得意,感觉自己可以与名将比肩,“我们也吃饭,让他们急去!”

    吐谷浑士兵得到命令,虽然不明所以,但能有东西吃当然高兴,也开始准备饭食。

    “报——吐谷浑士兵也开始用饭!”

    “哈哈哈哈,大总管,敌军果然中计了。”李大亮忍不住笑出来。

    李靖脸上也露出笑意:“慢慢等吧,我们暂时不急。”

    于是乎,吃过饭后,尉迟辉看到了更诡异的一幕,唐军步兵坐在地上闲聊休息。

    “果然有埋伏!”

    唐军的行为让尉迟辉更加确定,命令士兵加强警惕。

    简单休息之后,李大亮见时间差不多了,便下令大军进攻。

    原本缓和的场景,一瞬间紧张了起来。

    唐军步兵前排持盾,整齐的踏步声让山体震动。

    转瞬,双方之间的距离只剩两百步了。

    吐谷浑军阵中射出了无数箭雨,但只落在了前方军阵,大多被唐军用盾牌挡下。

    又向前走了二十步,唐军忽然加快速度,冲向吐谷浑军阵。

    与此同时,一波密集的箭雨从唐军军阵中射出。

    突如其来的箭雨让吐谷浑人毫无防备,不少弓箭手正在张弓搭箭,却被一箭贯穿头颅。

    “杀!”

    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伴随着进攻鼓号声响起,一队队唐军前赴后继扑向吐谷浑设好的工事。

    李大亮满意地看了眼战场,向李靖说道:“大总管,看来也许不需要薛万彻他们进攻,我部便能攻破敌阵。吐谷浑虽然发展了许久农业,但这步兵战阵还是离我有不小的差距。”

    李靖看了李大亮一眼,没有说话,而是眉间微皱看向战局。

    不一会,前线传来一声欢呼,唐军打开了一个缺口,大军立刻将缺口扩大,向前冲了进去。

    李大亮面露喜色,却转瞬凝固。

    吐谷浑防守的隘口处突然冲出了一堆骑兵,将攻入的唐军赶了出来。

    明明是山地作战,不利于骑兵进攻,这队骑兵却仿佛如履平地。

    “蜀马?”李靖看着这些马匹,瞳孔微缩。

    吐谷浑盛产马匹,青海马的耐力、冲刺名扬天下,是骑兵作战一等一的好马,周边国家都曾向吐谷浑买马,这也是吐谷浑频频劫掠大唐边关的倚仗。

    但吐谷浑还有一种马却少被人知道,便是蜀马。

    这蜀马是从蜀地引进,与吐谷浑的马匹杂交的产物。,适合山地作战。

    但吐谷浑与他国作战几乎没有使用,才被人淡忘。

    李靖和李大亮都没想到,尉迟辉手下还有这么一支骑兵。

    其实这也是一个巧合,蜀马本极少用于作战,而尉迟辉封地多山,一时兴起组织了这么一支骑兵。

    本来是用来山地打猎,没想到在这一战展现了奇效。

    李靖从短暂的失神回过神来,见李大亮已经重新开始排兵布阵,便放心地继续关注战场。

    李大亮已经看出来,这队骑兵虽然难缠,数量却是不多。

    他马上安排唐军按原计划在各个隘口发动进攻,同时命弓箭手重点照顾蜀马骑兵,先马后人。

    尉迟辉一时间压力大增,连忙调上一部分机动兵力,才稳定住局面。

    正当东面战场陷入僵局,牛心堆西侧也传来了喊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