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万邦来朝
字体: 16 + -

第十章 初回关内

    大殿内,代善一把掀掉面前的桌子,暴跳如雷的样子,显然是被气的不轻。一手指向殿内跪着的几人质问道。

    “说,库古扎为何大败身死,你们若是胆敢有半句虚言,定叫你们人头落地。”

    底下的人一阵惊慌,一人急忙向前爬了几步,头抵地面颤颤巍巍的回道:“回禀贝勒爷,库…库大人他轻敌冒进,在谷中中了埋伏,我们想要撤退却为时已晚,最后…最后库大人被砍了脑袋,将士们四处溃逃而回。”

    代善气极,大怒道:“废物,都是一群废物,枉我平日里如此看重库古扎,没想到我的脸都被他丢尽了。来人呐,把这几个没用的东西给我拖出去砍了。”

    闻言殿内顿时一片哀鸿。

    底下几人纷纷磕头求饶道:“贝勒爷饶命呐,贝勒爷饶命呐。”

    代善却一阵冷笑道:“饶命?你们临阵逃脱本就是死罪,还敢求饶?还不来人把他们拖出去砍了。”

    殿外冲进一队身着红甲的士兵,拖走了地上犹如死狗般瘫着的人,大殿内顿时清净了许多。

    “贝勒何须在意,胜败乃兵家常事,遇到些许挫折也不必介怀,何必大动肝火,为将者,本就应当宽待下属,那样他们才会誓死效命于你。”

    追寻声音,却是屏风后走出了一名老者,缓缓地走到了代善面前。

    代善一看,急忙上前行了一个弟子礼,恭敬道:“老师说的是极,是代善鲁莽了。”

    龚正陆却哈哈一笑道:“贝勒不必多礼,你父皇已经下令命各旗旗主回转广宁城,共商大计,各旗不得有误。”

    “是,代善领命。”

    此时,秦宇和李大斗他们正骑着快马,在道上飞驰。虽然侥幸杀退了建奴,但是却一刻都没停歇,生怕后面还有追兵。

    李大斗大手一挥,勒住胯下的战马道:“停,原地休息三刻,休整完毕再行赶路。”

    秦宇翻身下马后感觉肚子里翻腾的不行,一阵干呕,急忙俯身,却怎么也吐不出来。要知道纵马飞奔可不是谁都能做的,尤其是初学者。秦宇才学了几天就敢这么做,已是极为难得。

    李大斗看出了秦宇有点不适,那一脸苍白的面容,豆大的汗珠顺着发鬓缓缓落下,急忙解下了马鞍上的水壶,递给了秦宇。

    “秦宇,切莫勉强自己,要是实在难受,大哥就吩咐部下多休息一会儿便是了。”

    秦宇小抿了一口水壶里的水,回道:“大哥万万不可,我们尚不知后面还有没有追兵,马虎不得呀。”

    秦宇深知此时还不曾脱险,不能因为自己而拖累大家。长年的军旅生涯,倒是使秦宇变的极为坚韧。

    李大斗有点不忍道:“好,那就依你便是。”说完转身离去。

    看着大哥离去后,秦宇也不嫌地上脏,就这么躺了下去,一手枕在自己的脖子下,一手放在胸口。入手微凉,低头一看,却是那软甲。

    或许是睹物思人,脑海里不禁浮现王灵儿的身影,这丫头虽然有些胡闹,经常作弄自己,但心地却是极其善良的。那一颦一笑早已深刻的印在了脑海挥之不去。一想起那可人的模样,秦宇会心一笑。

    自己莫不是喜欢上了她,秦宇也不知道这种感觉是从何时有的。他却不知,一颗种子正在他的心口慢慢发芽。

    哎,也不知道她和老先生到了山海关了没有,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要是来得及,没准还能再遇见呢。

    三刻一到,秦宇他们继续启程前往山海关。

    四日后,一个巨大的关隘出现在秦宇的面前。想来,这便是山海关吧。以前没少听战友说起过山海关,却不曾亲眼见到,只是知道它是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是明朝极为重要的关隘,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素有“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因此从永历帝朱棣开始,每年朝廷都会从国库拨出专款用来修缮关隘,直至本朝。

    入眼望去,略带灰色的城墙显得朴实无华,庄重中却又带着一股肃杀之气,墙角还留有刀剑砍凿的痕迹,却不知是何时留下的痕迹。城墙上,三步一个哨兵,十步一个火炮,显得极为严谨。

    李大斗翻身下马,牵着马儿来到城门口。仰着头对着城墙上大声喊道:“快开城门,俺乃广宁左卫千户李大斗。”

    一名哨官一听城下那人呼喊,趴在城头回道:“待在城下别动,待我去禀报我家将军。”

    李大斗也不急,就那么静静的等着。

    不多时,只听城门嘎吱作响,打开的城门里只见一队士兵鱼贯而出。带头那人,一身肥膘,身上的甲链被撑的鼓胀起来,显得极为可笑。

    秦宇心里不禁暗暗想到,这人莫不是靠着家里荫蔽才当官的。本以为城门守将应该是个高大威猛的人,不曾想却是个大胖子,顿时显得有些意兴阑珊。

    何雄双手抱拳行了一礼道:“我乃城门守备何雄,不知为何你等这般模样。”

    秦宇低头一看,却是如他所言,好不狼狈,衣服裤子全是破洞,脸上也尽是泥垢。

    李大斗回道:“本是和百姓一起归来的,却不曾想后面来了建奴的追兵,末将这才下令将部下一分为二,一路继续护送百姓回关,一路回转迎敌。呐,那些都是建奴的人头。”

    何雄顺着李大斗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马脖子上挂着一串人头,往后看去,却多是如此,最少的马脖子上都挂着两三个人头。

    何雄咽了咽口水,心想:乖乖,这得杀多少人啊?

    何雄不免有些诧异,问道:“这…这些都是你们杀的?”

    李大斗回道:“确实如此,其中还包括敌将甲喇额真首级一枚。”

    这下可把何雄惊呆了,甲喇额真已经相当于大明的千户,不曾听说有谁斩杀过,不免心中有些佩服。

    何雄又道:“将军倒是英勇,如若不然还请将军回城中驿站休息片刻,待我去兵部分司署禀报王童王大人,再来寻你,你看如何。”

    李大斗行了一礼道:“如此甚好,末将听从守备大人便是。”

    何雄招来一人吩咐道:“李四,你带诸位将士前往驿站,妥善安排,听明白了没有?”

    “是,卑职领命。”说完便带着众人入了城。

    秦宇一边走一边打量着城里的环境,相比于辽东各地的战火纷飞,这山海关还是比较繁华的,街上有着络绎不绝的百姓,街道两旁还有小贩在不停的吆喝,只是街上还是能看到从辽东逃难来的百姓,大多衣不遮体,形同乞丐。

    周围慢慢聚起了百姓,对着秦宇他们指指点点,嘴里还在不停的议论着什么,却不曾听清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