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万邦来朝
字体: 16 + -

第三章 茅塞顿开

    次日早晨,一阵鸡鸣打破了村子的宁静,秦宇睁开了双眼,眼里透着一股清明,可以看出身体恢复的差不多了,恢复了以往的精明干练。

    起身到了院子了,一个深呼吸,果然还是古代好呀,空气显得格外清新,试着活动了下筋骨,噼里啪啦一阵响声,看来床上躺久了,身体都快生锈了,秦宇自嘲一笑。

    一个深呼吸,抬手打出了形意拳的起手式,只听一阵呼呼声,双拳带风,招式朴实无华,却是招招致命,直逼要害。十年的苦练,形意拳的意境已刻入骨髓。

    形意拳因招式简练,直来直去,早在建国之初就被军中被广泛使用着。形意拳之短打直进用于战阵中最为适合,毫无花俏之招法,长劲亦是最快,两军交战,千军万马中,要能有闪转腾挪之地不易,只有直行直进,走亦打,打亦走,如黄河之决堤奔腾不息。至此,每年都会有形意大师在军中充当教习指导。

    呼,真舒坦,打完了一遍拳的秦宇双手撑膝,喘着粗气,额头的汗水一点一滴的渗出,聚在一起凝结成了黄豆般大小,顺着发鬓滑下了脸颊,在下颌处掉落,落在了褐色的土地上消散不见。

    殊不知在他打拳的过程中,这背后早已站着一人,来人正是老郭,招数悉数被老者看了个通透,老者也不做声,就那么静静的看他打完。

    “小兄弟,不知你这套拳法师从何人,老夫观你这一招一式精明干练,颇有勇猛之风,下盘扎实,恐怕下了不少苦工吧。”背后传来老郭熟悉的声音。

    秦宇一惊,顿时大汗,老先生你是鬼吗?走路都不带声响的,忽然出现在人家背后吱声会吓死人的,拜托你下次走路带点声好不啦。

    细细一想,莫不是穿越时空导致自己警觉性变差了,这要是战场上被偷袭万万没有存活得希望呀!不对,这老先生极有可能也是一名功夫极强的习武之人。

    转过身子,余光扫到老先生的左手上,果然,虎口有厚重的老茧,略带发黄,很明显,这是常年握刀的缘故,不禁对老者的身份多了一份猜忌。

    “老先生好,晚辈这拳法在下已习十年,也算不得什么高明,师从…师从…”坏了,这会儿怕是形意拳还没流传开来,姬际可师祖还不知在哪旮旯儿呢。

    老郭不以为然道:“小兄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吗?既然如此,老夫也就不多问了。”

    秦宇连忙摆手解释道:“不不不,只是晚辈的师尊乃是闲云野鹤之辈,恩师也不曾对晚辈提起过任何名号。”

    秦宇面不改色的撒着谎,其实心里还是有点发虚的,可别被他看出什么来呢。

    老郭似乎有些明白了,这年头还是有些许世外高人不在意这区区虚名,徒儿不知师傅的名讳也属正常。

    老郭摆了摆袖口道:“原来如此,这样倒是老夫唐突了。”

    “还未请教老先生大名呢?晚辈姓秦,名宇,琼楼玉宇的宇。”秦宇双手抱拳,行了一个礼。

    老郭却摆了摆手,言道:“不必多礼,老夫姓郭,名怀义,你那名儿,老夫那丫头昨日已经对我说了,走,陪老夫走两步。”

    秦宇老实的回道:“那晚辈就随老先生走走吧。”

    他俩一起渡着慢步走到了街上,秦宇看着街上的男女老少穿着破旧不堪的麻衣,心中不禁有点难过,想做些什么,却什么都做不了,毕竟现在的自己都是寄人篱下。想要帮助别人,首先自己得有权有势,可是,现在自己离这些似乎还有着不小的距离。秦宇不忍再看下去,遂撇开了目光。

    老郭发觉了秦宇的异样,语重心长道:“秦宇啊,有副好心肠是好的,但倘若你想帮助他们,也得看看自己的能力,凡事都要量力而为之。”

    秦宇很不解道:“我只是想知道大明那么多官员是干什么用的,难道这个时候还不知道做些什么吗?看看这大街上大明的子民们,饿了吃的是树根,渴了就喝路坑里的黄泥水,他们就忍心什么也不做?”

    老郭却是一阵冷笑道:“哼哼,你还指望那群酒囊饭袋?那群只知道贪赃枉法的人会有什么作为,只知奉承上官,纵容下属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多少百姓被害的妻离子散,甚至有的直接落草为寇,辽东马寇不知几何,没被抓到还好,一旦被抓,全家连坐打入贱籍,那就再也翻不了身了。”

    秦宇愤怒了,他的眼里无法遏止的怒火,就像一头暴怒的野兽,秦宇都不知道多久没有像今天一样动过怒了。

    秦宇嗔怒道:“那怎么不见这些官员呢?”

    “他们?还没等后金打进来就收拾好细软,带着家眷跑了。还指望他们?那还不如拜拜菩萨呢。”老郭仿佛对这些早就习以为常了。

    总算是明白了为何会有街上的这一幕幕,怪不得村落里一个官员都看不到,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书吏,都不曾出现过。这样的大明,这样对待着自己的子民,却始终没有让这些百姓彻底寒心,他们背井离乡,一路上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却也不曾想过倒向后金。这恐怕就是汉人的节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秦宇上前一步,双手负背,强压着心中的怒火:“这些贪官污吏都该杀,我辈中人,当快意恩仇,碰到了这些官员,一剑杀了便是。”

    老郭却像是听到什么笑话一般淡淡的回道:“那大明这么多官员你杀的完吗,你杀一个,就会有两个再冒出来,杀了一群,就会有无数个再冒出来,杀不尽的。”

    是啊,说到底,自己严格意义上还是个黑户呢,说得难听点,进不进的了城都是个问题。

    这个年代的户口可比现在严厉多了,没有户籍就等于是流民,流民是不允许进城的,就算你偷溜进去,要是被官府的差爷们抓到,那就会被视同罪犯,可是要坐牢的。

    满腔热血被一盆冷水浇了个通透,现实就是如此,谁叫自己是个偷渡者,看来,来到大明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帮自己落个户籍了。

    老郭看的出来,现在的秦宇有些失落,便出言劝阻道:“其实大明也不尽是这样的人,我朝还有像孙承宗杨涟等为数不少的好官,只是皇帝昏聩,以至于没有大的作为,哎,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听完这句话的秦宇站在原地楞神,浑然不知老者已然远去,他的心里仿佛明白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