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男红娘
字体: 16 + -

第十二章:声威大振

    “你是何人?”唐老爷出口问道,他是非常希望赶紧来一个破局之人。

    “我是鸳鸯坊执事胡白,唐、纪两家公子、小姐的媒事皆由鸳鸯坊操办,两府争执皆因当年立约不详,鸳鸯坊当仁不让理应持中协调解决,这也是我鸳鸯坊一贯以来的待客之道”胡白一番言论条理清晰,侃侃而谈,又勇于担当,使得周围人群爆发一阵喝彩之音。

    “胡白执事有理有据,此事的确是少不了鸳鸯坊的参与”唐老爷摸着下巴上的几根胡须,略做沉思状,不过眼中的精光却是透漏出他以逸待劳,准备见招拆招的诡诈。

    胡白哪能不知,若是自己说辞如了这老家伙所愿,唐府得了孙子,他定然拍手称好,否则就把责任推给鸳鸯坊,抱怨鸳鸯坊处事不公,然后再相机行事。

    “我鸳鸯坊自建立以来,景老爷主事公正,善待下属,礼遇宾客,从善如流,不想景老爷仙逝,在景夫人经营下,秉承景老爷遗志,将鸳鸯坊进一步发扬光大,景夫人心细如发,对宾客详加了解,力保婚姻美满幸福,更是对新人婚后生活多加了解,促其浓情蜜意......”胡白闭口不谈唐纪两家婚事的解决之道,借着难得的机会大肆宣传起鸳鸯坊来,显然就是要好好博人眼球,再招揽些主顾,的确是算盘打的极好。

    “胡小哥,不必在此夸赞鸳鸯坊,解决好子嗣归宗,以后纪家大小媒事尽出你鸳鸯坊”纪夫人打断了胡白的话语,她自然非常清楚知道胡白的用意,因此立马送上大大的诱惑,真个过程极为顺畅。

    “好,此事争端若能合理解决,唐家及亲族媒事也尽出你鸳鸯坊!!”显然唐老爷怕胡白会为了拿下纪家大小媒事,在协调过程会有失偏颇,因此也是急忙压上了唐家及亲族媒事,心内暗道,自己这亲家母真是不好对付,必须打起精神来。

    “谢纪姐姐、唐老爷”胡白一看纪夫人叫它胡小哥,马上就攀上了这个姐姐,只是此刻大家心思都在子嗣归宗的解决之道上,哪有心思去顾及这些。

    正在这时忽听到“锵锵锵”的鸣锣开道的声音,显然有临安府官员路径此地。

    “府宪巡街,何人聚集挡道,速速离开!”只听有人威喝道,声音中气十足,极有威势。

    “不然,定是百姓有事,我身为父母官岂能如此草草”说着话,只见红顶大轿中走出一位面貌和善,官服威严的老头,嘴角笑吟吟,表现的极为亲民。

    “原来是纪夫人和唐老弟”老头看到纪夫人、唐老爷故作惊讶,显然是个混官场的老油子,看着十分的圆滑。

    “见过首宪大人”唐老爷慌忙行礼,虽然对方言辞亲切,但唐老爷却是知道该有的礼节是不能少的。

    “老狐狸”纪夫人借着微微行礼口中低声道,胡白显然明白这首宪大人和唐老爷爱好相同,刚才也是藏在角落里躲猫猫,等待事情有转机才露面做好人。

    “见过首宪大人,小子鸳鸯坊胡白,只因唐、纪两家子嗣归宗争执,鸳鸯坊原为媒事操办人,因此前来协调”胡白不卑不吭,毕竟懂得人人平等的道理,远没有周围民众那般对府衙官员的畏惧。

    “大胆胡白,唐、纪两家乃是我临安府大户,江浙地区盐、药那个不出其家,若是出了差错,你可对得起江南百姓?”首宪大人胖呼呼的脸上肥肉抖动,突然发起威来倒是有几分威严,显然为了安抚唐、纪两家,只得由小小的鸳鸯饭开刀,再说了他看胡白能言善辩,应该是早有对策,因此假意蛮横,向着纪、唐两家说话。

    一听首宪大人得偏颇之言论,小禅花容失色,景夫人也是有些后悔让胡白强出头,而胡白的心理素质良好,此刻被首宪大人如此责问却是正合他意,他就怕事情不大,显不出自己得能耐。

    “首宪大人,请静坐旁观,容小子细陈解决之道”胡白面色不惧,气度沉稳,首宪大人不由得赞许此人日后必是人中翘楚。

    “好,你且道来”首宪大人开口道,他等得就是胡白这句话,否则他定然是不会恰到好处路径此地,来为民做主。

    “唐、纪两家因子嗣归宗起争执,皆因往昔立约不详尽,未对长子、次子归宗确定引起,今日纪府叶成器少爷为护小妹,勇于担当,侠肝义胆,可谓兄之典范”胡白说完这些,纪府之中人人喝彩,骚包少爷更是得意洋洋,觉得胡白是个人才,非常得上道。

    “唐府莫管家,舍身护主,铁骨铮铮,实为居家必备不可多得的人才”胡白说完,唐府众人齐声叫好,对胡白顿生好感。

    “临安诸位乡亲父老急公好义,助人为乐,为止械斗,在旁护持”胡白将这群看热闹的美化升华,引得众人夸赞。

    “首宪大人更是明镜高悬,秉持公正”胡白清楚拍马屁就得拍全乎,因此把各方面得人物都得照顾周全,向着首宪大人再次施礼,大有古代讼师不急不缓得风度,引得纯情少女眼冒桃花,秋波连连。

    “纪姐姐、唐老爷家业广大,皆是明理之人,更有纪小姐、唐公子璧人天成,郎才女貌,乃是唐、纪两家之幸”胡白还待继续还夸下去。

    “胡小哥,还是说正题”纪夫人显然是个急性子,不想听胡白继续闲扯下去。

    “好,既然唐、纪两家皆是国之大商,且子嗣争端事关民生,我的提议是“在商言商”胡白斩钉截铁道,这话说了和没说一样

    “在商言商?”纪夫人、唐老爷皆是目瞪口呆,不明白胡白究竟要说些什么,脸上透着疑惑。

    “对,正是,目下唐家、纪家孙辈只此一子,正所谓奇货可居,而纪小姐贤良淑德,唐公子天资绝伦,年及双十却难展鸿鹄,只因两府猜忌,恐家产落入他姓,然而孙为唐、纪两家之孙,子为唐、纪两家之子,弃子争孙非明智之举,长久下去,对两家皆是不利”胡白细细分析,众人也是不住得点头。

    胡白一看得到大家认可,一拱手道:“我的提议就是唐、纪两府竞标拍卖,举价高者子嗣归其家,子女由纪小姐、唐公子抚养,所得家产财物归纪小姐、唐公子自由支配...”

    “我同意”纪小姐乐开了花,有钱花了。

    “我也同意”唐钱钱向胡白投去赞赏的目光,一身本事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我也同意”纪夫人干脆的说道,反正家产迟早都是子女的,因此她也非常得豁达,更何况纪家的家底可是殷实得厉害。

    “我也同意,只是......”唐老爷犹犹豫豫,显然比拼财力,唐府还是略逊有官商背景的纪家,生怕赔了夫人又折兵。

    “唐老爷莫急,听小子把话说完,此次竟名拍卖只限长子,若纪小姐、唐公子来年再添男丁则次子归另家,不得再竞标”胡白补充道,毕竟若是每次都竟名拍卖,那财大气粗的一方就占尽了便宜,鸳鸯坊既然是调停方,自然要秉持公道。

    “好,我同意”唐老爷难得的豪爽一回,这下心里总算是有了底。

    “既然诸位同意,那么本官就做个见证人,不过纪、唐两家皆是大户,容两家星夜备帐,三日后竟名拍卖,一应仪程由鸳鸯坊负责交割,事毕后纪、唐两家重金相谢,一年内江浙盐、药货足价稳,不得损伤民生!”首宪大人最后一锤定音算是把事情定了下来,他最关心的当然是临安府的安定,至于子嗣归宗只要不影响地区稳定,他自然是无所谓归谁家了。

    “诺”纪夫人、唐老爷应声,事关社稷民生,二人也是必须应命。

    “此事皆因鸳鸯坊起,鸳鸯坊分文不取!”胡白郑重慨然发声道,这可是难得为鸳鸯坊博名声的机会,胡白自然不能放过。

    “好!”

    在场众人事皆是为鸳鸯的言行举动所征服,鸳鸯今日算是在临安府扬名立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