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319章 择木而栖

    这时师爷却说道:“大人,在下知道有人适合去做此事。”

    “谁?”

    “韦三石。”

    “休得提他。此人奸猾异常,本官决意永不用他,看他能翻出什么浪来。”

    “也不尽然。此人在西凌经营日久,根基深厚,将他放在城里,他就会串联同党,妨碍大人施政。倒不如将他踢得远远的,他在那里失了根基,也就没办法跟大人作对了。”

    杜知县想了想,觉得颇有道理。他不是傻瓜,县衙目前乱象丛生,什么命令都传达不下去,他当然知道是韦三石在从中作梗。只是没有证据,没法治他的罪。既然这样,将其踢开就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莫思凡有些惊异的看了师爷一眼,摸不清他这是无心还是有意。不过从结果来看倒是符合自己的心意。

    他不动声色的谢过杜知县,告辞出来。刚刚走到仪门,身后忽然传来一个声音说道:“莫相公暂请留步。”

    莫思凡回头一看,只见那师爷就在他身后,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他揖了一礼道:“原来是师爷,不知师爷叫住在下有何贵干?”

    那师爷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莫相公有没有兴趣到幕厅一坐?”

    莫思凡做了个请的手势。县衙正堂左厢建有幕厅,就是给幕僚们办公所用的场所。师爷属于知县私人所请,不属于吏部注册官吏,但同样有一间办公室。两人到了幕厅,分宾主坐下。

    师爷道:“在下姓季,单名一个云字,绍兴人氏。”

    “季师爷有礼。”

    季云道:“在下也曾饱读诗书,奈何时运不济,屡考不中,不得已出来做个幕友。至今亦有十余年,期间走南闯北,到过不少地方,也跟过不少官吏。今年年初,得杜知县聘请,成为他的幕友。结果有幸见到莫相公。”

    莫思凡对他的履历并不感兴趣,也不明白他为何要说这些,当下敷衍道:“季师爷客气。在下亦不过是个小小秀才,没奈何便只好走上经商之路,科举之路原本艰难,季师爷何必在意?”

    “季某倒不是在意科举,有道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随着时日流逝,昔日求取功名的执念已经小了许多。这些年去过的地方不少,也见识了无数稀奇古怪的事情。不过要说古怪的话,所有怪事加起来都没有莫相公一个人多。”

    “在下有什么古怪?莫非比别人多长了些手脚?”

    “手脚倒是没有多长,脑袋只怕是比别人多一个。”

    “季师爷说笑了。照季师爷这么说,在下岂不成了怪物?”

    “莫相公大概会懂我的意思。季某虽是个读圣贤书的人,但涉猎甚广,尤其爱看志怪小说,尝闻有人能知过去未来。我以前只是不信,以为纯属夸大。不过近来却慢慢的相信了,特别是来到西凌县,做了杜知县的幕僚,近段时间时常去乡下到处走走,所见所闻,无不印证着我的想法。原来所谓的神人,一直都在民间。”

    莫思凡表面上不动声色,实则暗暗心惊,这个季师爷话里有话,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自己穿越而来,融合了两个人的灵魂,说比别人多一个脑袋,简直是再贴切不过。可是不知道季师爷说的是不是巧合,这人高深莫测,莫思凡至今都摸不透他。

    这些年来,有鉴于他身上发生了太多的异事,跟他亲近的人基本上已经见怪不怪了。除了三位夫人知道他的秘密外,其他人虽不知详情,但难免会有些猜测。也不知在那些乡民眼里,自己到底是个什么形象,纵然未曾成神,只怕也离神不远了。

    他早已看出这位季师爷是个非常务实的人,这一点跟高高在上的杜知县完全不同。杜知县不懂得体察民情,一味按照自己的好恶乱来,季师爷却是在民间摸爬滚打多年的,实务能力很强,他说曾经去乡下走了走,很明显不是简单的走马观花,而是深入调查了一番。

    不过,就算知道师爷是有备而来,但该否认的还是得否认。他淡然说道:“子不语怪力乱神,师爷以志怪小说来类比在下,未免有些怪异。有道是尽信书不如无书,看来师爷还是圣人之书未曾读透,太过有闲,回头且多读点书才对。”

    “莫相公可以否认,不过西凌中学所教的学识否认不得。不瞒莫相公,早在几年前,季某就留心过西凌工坊的店铺,因为它所陈设的物品在大明来说颇为稀罕。只不过后来数量一多,倒是渐渐的习以为常了。我以为西凌工坊不过如此,东西虽然比较奇巧,但也不过是烧制工艺有所改进而已,也算不得有多么神奇。不过来到西凌县之后,经过实地考察,我觉得有必要修正自己的看法。原来莫相公最厉害的地方不是做出这么漂亮的饰品,而是开办了西凌中学。学识无价,西凌中学所教授的知识,千百个西凌工坊都比不了。”

    莫思凡不禁有些动容,这位季师爷藉藉无名,形象看上去还有点猥琐,可是见解却比大多数人高得多。一般人都只看到西凌工坊能赚钱,出产的饰品新奇有趣,殊不知西凌中学教授的科学知识才是无价之宝,无论什么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应用,不管是办水泥厂也好,办炼铁厂也罢,没有西凌中学提供的助力,一样都办不下来。今后还将会有无数产业从这里发韧,各种技术已经准备就绪,就只等一个适合的时机,便会喷薄而出。现在正是力量的蓄积阶段,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平静。能在此时认识到西凌中学价值的人,眼光可以说是非常独到了。

    他不再费尽心机的否认,只是笑道:“多谢师爷的夸赞。不过我还是不太明白,你叫住在下,就是为了说这个?”

    季师爷摇了摇头,说道:“季某虽然没有考中任何功名,但书读得不少,甚至自负才学。可惜一生辗转,难以尽施所长,莫相公当然知道如今的官僚是何等僵化,顽固如杜知县者并不鲜见。我虽鄙夷其人,只是为了生计,也不得不屈膝逢迎,如若得遇明主,又何必如此屈就?如今莫相公便是季某所遇之明主,若不嫌在下鄙陋,愿投于莫相公门下,效犬马之劳。”

    这个意思就相当明显了。良禽择木而栖,他觉得莫思凡这里有前途,所以愿意来投效。巧的是,莫思凡之前跟韦三石说的意思,也是想拉拢师爷,达到瓦解杜知县力量的意图,可是没想到居然是季师爷主动来投,倒是省下了无数口舌。

    莫思凡对季师爷没什么了解,但是从刚才的对话来看,此人的眼光相当不错,又有相当丰富的实务经验。莫思凡用人向来不拘一格,像季师爷这种人,应该说是非常对他的胃口。虽然其人在历史上藉藉无名,那只是时势弄人,并不说明他没有真才实学。

    他心里面这样想着,却连连摇着头,说道:“不可。”

    季师爷明显有些失望,他没料到莫思凡拒绝得如此干脆,不过他并不纠缠,而是长揖一礼道:“莫相公信不过季某,此乃人之常情。不过今后但有用得着季某的地方,就只管来找,季某定效犬马之劳。”

    莫思凡微微一笑道:“在下不是信不过师爷。只不过如今师爷辅佐杜知县,地位举足轻重,留在杜知县身边,理应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师爷您说呢?”

    季师爷琢磨着他这番话,隐约知道了他的意思,杜知县想要对西凌工坊下手,总得有人替他办事。目前来说,能够充当打手的就是季师爷了,在这种情况下,在杜知县的身边安插一颗钉子,策反季师爷,对莫思凡来说反而是最优的选择。只是让莫思凡没想到的是,他还没去找季师爷,季师爷却自己送上门来了。两人一拍即合,各取所需啊。

    想明白之后,两人会心的笑了笑。无需点破,季师爷知道自己将来应该怎么办。

    莫思凡从县衙里出来,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知县虽然不是大官,但毕竟管着一县之地,自己受其管辖,往往无法乱来。虽然他在朝中有人,堂堂的江西巡抚还是他的岳父,但如果不想惹麻烦的话,最好是不要动用这种关系。要知道多少大人物的倒台,就是因为得罪了小人物。特别是像杜知县这种人,颇有那种宁折不弯的精神,愈是向他施压,他就愈不屈服。说好听点,这是文人的傲骨,说不好听点,这就是死顽固。这种人当然比史克良朗那种贪得无厌的赃官要好,但正是这样,就无法像对付史克朗那样在背后下黑手。

    幸好还有季师爷居中调和,或者不如说是从中作梗。在未来的日子里,杜知县将会欣喜地看到自己发布的政令都会得到执行,但执行的效果跟他在书斋中拍脑袋想出来的可能会不太一样,甚至会截然相反。不过这并不要紧,反正他不会去看,也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