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306章 攻防之战

    邹君明和蒋立春都是文官,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但邹君明好歹是当今兵部尚书聂豹的弟子,在京城的时候,就时常去拜见老师,耳提面命之下,多少还是学到了一点排兵布阵的知识。别看这知识平时没什么用处,关键时刻就显出了它的宝贵。从军事角度来说,他这是在故布疑阵。借助黑夜的掩护,尽量隐匿自己的行踪,让敌人摸不清自己的虚实。刚才从墙头上冒出来的人头,除了一部分是防御者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用竹棍顶着布袋,冒充守卫者亮相,这一晃眼之下,看上去足有一两百守卫。有这么强大的力量,外面的贼子进攻时想必会多不少顾虑。

    但是故布疑阵只能拖延一时,对方只要再进攻,虚实就很容易被人看破。但邹君明的目的也只是拖延,能拖一时便一时。从宁海县到台州府大概有一百多里,报信的人是下午出发的,即使是快马加鞭,也要到傍晚才能见到谭知府。整备军务需要时间,即使一点都不拖延,赶到宁海县最快都要到半夜了。但没办法指望大明卫所官兵连夜赶路,天明出发就很给面子了,这样一算,到明天中午才赶到才是最有可能的,也就是说,他们至少得坚持八到十个时辰。可是倭寇势大,他们能坚持这么久吗?

    县衙门口有一座谯楼,是敲鼓的地方,也是第一道防线唯一的制高点。此刻,文三保就站在谯楼里,观察着敌势,然后将敌势传递给下面的雷玉和。他和雷玉和是多年的老搭档,配合十分默契,一个动作和手势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邹君明则根据雷玉和传达的讯息作出排兵布阵。

    效果很明显,张四海的第一波进攻被打退,而且他完全摸不透县衙里的虚实,一时不敢再进攻。

    井上麻藤大踏步走到张四海跟前,喝道:“八嘎,你的人为何不继续进攻?”

    张四海陪着笑道:“井上君,如今敌我未明,在下认为宜谨慎行事,莫要中了对方的奸计。”

    “八嘎,你的不继续进攻的,怎么知道他们的底细?”

    张四海心头火起。他跟井上麻藤乃是相互合作的关系,双方各取所需,却并没有从属关系。现在井上麻藤将自己当孙子般训斥,让他心里如何舒服?如果自己不是想借助倭寇的武力,才犯不着跟这帮野人打交道呢。

    他很清楚对方的想法,无非是想让自己打头阵,来探敌方的实力。反正死的又不是倭人,那自然是一点都不心疼。可这帮打手是自己花了无数钱财才组建起来的,没有这帮打手,自己什么都不是,当然也不肯就这样消耗掉。

    他压下心头的火气,说道:“井上君,敝人这帮兄弟没见过大阵仗,战斗力不行,不能跟你们那些兄弟比,要不还是贵兄弟打前阵,我率兄弟们在后押阵。”

    井上麻藤哪里肯干,他冷笑道:“张大人这就大大的不对了,你请我来,是做帮手的。杀人放火的事情我们都干,打前阵还是你们的干活。”

    张四海恼火的说道:“原来井上君还记得是我请你来的,我为了请你,可是付了大价钱的。不是为了听你在一旁说风凉话。”

    “不不不,你的应该这样想,要是我不来,你就要被你国皇帝杀掉,所以我是来救你。你出大价钱是应该的,因为这是买你自己的命。”

    张四海气闷了。人是自己请过来的,气就得由自己来承受。他咬了咬牙,喝令手下开始进攻。那帮打手重整旗鼓,向县衙门口攻来,只不过这一次明显小心了很多,他们三五成群,相互掩护着向县衙进发。

    等得他们靠得足够近了,又是一声鼓响,墙头上又纷纷冒出一些人来,弯弓搭箭,向那些打手们射去。只不过这次那些打手没有后退,而是就地展开了反击,同样用弓箭回射。战场上羽箭横飞,双方互有死伤。但是打手们毕竟人多,趁着箭雨稍微停顿的一会儿工夫,就猛冲了上来,很快就冲到县衙大门口,一部分人抵挡来自墙头上的攻击,另一部分则使用擂木开始撞击县衙大门。

    邹君明这边吃亏在人少,疑兵之计既然没有起作用,那就只能硬拼。可是硬拼也得有实力作后盾,由囚犯组成的队伍战斗力显然得不到保证。虽然大家拼命阻止贼人靠近,又有围墙作为倚仗,但作用并不是很大。有些贼人冲到墙底下,开始往围墙上面爬。而大门也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可能被撞破,被人冲进来。

    县衙里面鼓声震天,这表示邹君明和蒋立春两位大人一直都在,在给大家擂鼓助威。在战斗中,士气非常重要,一旦士气垮掉,再多的人都没有用,只能被人赶鸭子一样撵得到处跑。而一支士气旺盛的队伍完全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就在这时,文三保忽然发现远处的倭寇开始向两翼移动,看样子,他们是准备从其他地方下手,正面严防死守的话,侧翼的防守必然就空虚,倭寇看来也知道县衙里的防守力量不够强,所以打算从薄弱地方开始突破。

    文三保跳下谯楼——此刻再观察已经没多大用处了——冲到邹君明面前,叫道:“大人,倭寇正从侧翼包抄,大门已不可守,咱们退往第二道防线。”

    邹君明焦急的说道:“现在大家都在接战,退不下来,怎么办?”

    雷玉和道:“请大人下令撤退,属下率人接应。”

    邹君明也知道事态紧急,再不撤回来,呆会恐怕就没办法撤了。他点了点头,开始鸣金收兵。那些囚犯们苦战良久,早就有点支撑不住,听得锣鼓声响,立即脱离战场,撒丫子往后便跑。

    那些贼人进攻的压力一轻,立即就翻过墙头,跳进院子里,还不等双脚落地,就只见一个黑大汉早就率人候在那里,雪亮的刀光闪过,登时就将人砍为两段。没过多久,就连杀数人,好比砍瓜切菜一般,余众皆大骇,爬在墙头上不敢往下跳。趁着这个机会,防守的人员全都退了下来,大家汇合在一起,徐徐退入一座建筑,正是县衙军械库。这里军械充足,同时为了保证军械的安全,也修建了众多防御设施,只要将军械库的大门一关,要攻打就比较困难了。而且这里地形比附近要稍微高一些,敌人若想攻打的话,就必须采取仰攻的方式。当初蒋立春决定要留下来之时,想到的便是凭借这里据险死守。要不然诺大一个县衙,哪里能够守得住?他事先已经派人在里面留下充足的食物和水,坚守两到三天不成问题。而有了这么长的时间,援兵无论如何都应该到了。

    他们刚刚退进军械库,县衙大门就被打破,无论是那群打手还是倭寇,都一拥而入,然后将军械库团团围了起来。

    张四海走进县衙,看见所有防守者都躲进军械库,忍不住就皱起了眉头。这里是他最熟悉的地方,曾经把持了十多年的时间,他当然知道军械库的防卫有多严密。自己要围困很简单,但是要攻进去就有点难了。但是光围困又有什么用?要的就是将知县蒋立春斩草除根。

    他将目光投向井上麻藤,希望他能拿个主意,却看见井上麻藤贪婪的扫视着县衙里的建筑。要说一个县里面哪里最有钱,当然肯定是县衙,光是洗劫征收上来的赋税,就足够发一笔大财了。他问张四海道:“张大人,宁海县放钱粮的地方是哪里?”

    张四海不悦的说道:“井上君,现在大事尚未完成,你怎么能只想着劫掠财物?等到抓到或杀死蒋知县之后,县衙里能找到的财物粮食都给你。”

    “你的当真?”

    “一点不假。我要那些东西有何用?只要你能拿走的,统统给你。”

    “好。张大人痛快。这些负隅顽抗的人就交给我了。”

    说罢,他打了声唿哨,只见一队倭寇排着队走了上来,手里都拿着火绳枪。这种枪是倭人从西洋商船上买下来的,性能比神机营的火器更先进,威力更大。井上麻藤就是靠着手上总共三十几条枪纵横浙江沿海,杀人越货,官兵们奈何不得。

    只见那队倭寇排成一排,都抬起枪来,对准军械库的大门。躲在军械库里的囚犯们哪见过什么火器,只看见一根根铁管对着这边,都有些好奇。甚至还有个胆子大的,扒在箭孔边上,向外张望。

    但邹君明是知道火器威力的。他见众人都直起身子往外看,心中大急,喝道:“这是火器,还不快点趴下?不要命啦。”

    大多数人都趴下来了。只有那个在箭孔旁边的人不知道怕死,兀自站在那里观看。只见那群倭寇点燃火绳,紧接着发出一声整齐的轰然巨响。那人只觉得有个什么东西猛烈的撞击了一下脑袋,不容他有半点思考的余地,就只觉得眼前一黑,翻身便倒,已然毙命。

    其余的枪弹有打在门上,发出“夺夺”的沉闷声响,也有些穿透军械库的箭孔、缝隙等,击打在堆放着的军械上。有一件完好的盔甲本来是挂在墙上,被枪弹击中,只见防护最好的护心镜位置,赫然出现一个深洞。

    火器之威,竟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