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279章 染血铜簪

    宫殿内,此时仿佛变成了一个戏台。嘉靖皇帝兴致一起,立即召来宫中乐坊,丝弦之声响起,生末净旦丑相继登场,宫殿内顿时热闹起来。当然主角是秦小玉,她唱得很认真,在她看来,要想扳倒温世贤,替苏姨报仇,那就得让皇上高兴,既然皇上喜欢听戏,那就唱给他听好了。唱戏原本就是她的特长,就算不唱给皇上听,自己每日还要吊几句嗓子呢。她的嗓音本就软糯动听,再配上曼妙的舞姿,确实别有一番风味。就算跟那些非常专业的乐坊伶人对戏,也并不怯场。

    邹君明原以为此番进宫,陛下会聆听案情,进而做出查处温世贤的决定,然而过了这么久,陛下除了听戏之外,似乎再也没有了问案的心思。他被撂在一边,没有人理会。

    终于,过了很久,一个太监向他走来,低声说道:“邹御史,皇上有令,你先回吧。”

    “那……秦姑娘?”

    “皇上着秦姑娘今晚侍寢,说不定以后就飞上枝头做凤凰,邹御史就不用管了。”

    邹君明的脸上登时没了血色,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这跟送羊入虎口有什么区别?只是陛下挟帝王之威严,该如何拒绝?

    他斟酌着语气,委婉的说道:“秦小玉只是一个山野民女,不懂宫中规矩,恐怕侍候不好陛下,要不……”

    那太监不等他说完,就冷着脸说道:“这些不劳邹御史操心,既然能够进得宫来,自会有人教她规矩。不是我夸口,至今还没有教不会规矩的人。你快走吧。”

    “邹某为民请命,事未完成,怎么就能走?”邹君明的倔脾气也上来了,忽然大声说道,“陛下,温世贤纵子杀人案尚未了结,当此时刻不宜歌舞,宜早作决断才是。”

    他的声音仿佛在池塘里丢下一块大石,泛起一阵涟漪,穿过层层声浪,直达嘉靖皇帝的耳中。

    丝弦之声骤然中断,歌舞也都停了下来,伶人们惊慌失措的站在那里,不知该不该继续下去。

    嘉靖皇帝的雅兴忽然被中断,未免有些恼怒。说实话,他只顾着听戏,确实没有将那个案子放在心上。此刻邹君明忽然出声,他这才很不情愿的回到现实。他沉着脸说道:“此事容后再议,着什么急?”

    “陛下,此案关乎人命,关乎人伦正义,不宜久拖,还请陛下圣裁。”

    “你既然要查,朕就任命你为巡按钦差,接替沈定文的职务,另从三法司调集人手,归你指挥,查办此案。你先去吧,待朕拟定圣旨,即刻启程。”

    “谢陛下。微臣要查此案,还想向陛下讨要一个人。”

    “何人?”

    “便是此案的苦主秦小玉。苦主不现身,凶嫌又岂会认罪?还请陛下成全。”

    “除了这个,其他的都可以答应你。朕已决意将她留在宫中,授以玉嫔,查案有很多方法,不差她这一个。”

    留在宫中?秦小玉骤然听到这句话,犹如五雷轰顶,她之前一直在那里唱戏,自然不知道皇帝陛下正在打她的主意,她只以为唱戏可以搏皇上一笑,这样就能够更快的推动查案进程,哪里会想到自己会搭进去。她花容失色,下意识地向邹君明望去。只有他才可以救她了。

    邹君明从她眼里看出了乞求,他心一横,躬身说道:“陛下乃圣明之君,天下人都说微臣的名字取得好,其实并非如此,是陛下圣明,才显得微臣的名字名副其实。臣听说圣明之人,不骄奢淫逸,凡事有度,克己复礼。故而老子曰: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如今陛下后宫佳丽三千,不差秦小玉一个,恳请陛下以仁德为怀,将其放归民间。”

    嘉靖皇帝很是生气,这邹君明大帽子扣下来,看似说的在情在理,其实背后的意思却是:他要是不放秦小玉走,那就是骄奢淫逸,荒淫无度,这岂不是在影射他?他以前颇为欣赏这位年轻官员,觉得他聪明正直,不贪不腐,查案子确实是个好手,故而多次委以重任。却不料今日竟不依不饶,为了一个民间女子竟然敢指摘起皇帝来了。

    他袍袖一挥,不悦地说道:“皇宫之内应有尽有,朕就是念在她以前孤苦无依,故而以仁德为怀,收留于她。为何还要放她回民间受苦?”

    “微臣去年出巡江南,曾听闻当地有一种风俗,就是但凡富贵人家,都会用笼子养一种雀鸟,那鸟叫声婉转动听,恍如乐鸣。有闲之时听听,如同置身于山野深涧,甚是有趣,故而人多养之。但是有一点,这种雀鸟必须是有人专门培育,于市集上货卖,如此方能养得长久。要是自野外捕得此雀鸟,关在笼中,必然会不吃不喝,绝食而死。陛下,秦小玉就是那野外雀鸟,难以适应宫中生活。若是勉强留下,恐命不久矣。”

    “大胆邹君明,竟敢将皇宫比做鸟笼,居心何在?”嘉靖身边的一位贴身太监眼见皇帝脸色越来越难看,便厉声喝斥道。

    “微臣无意冒犯,但是这种事情,又岂能不问过秦小玉自己的意见?”

    “我……不愿意!”秦小玉颤着声音说道。

    她此刻又仿佛回到一个多月前,当时在温府,她也是面临着这样的压迫,那时的情形跟现在何其相像。不同的是,一个是不学无术的纨绔衙内温伯璋,一个却是至高无上的皇上。地位看似有云泥之别,所采取的方式却是那么相似。没有人征求她的意见,仿佛她就是一件可以让人任意买卖的物品,任取任夺。在温府的时候,她还可以想办法逃跑,还有机会自救,要是被困在皇宫,谁会来救她?

    对未来的恐惧让她身体开始发抖,但是她头脑中有一个念头却无比明晰,那就是绝对不能答应。

    哪怕是死。

    她跟莫思凡单独相处过很长一段时间,那些人文典故、历史故事之类的也就罢了,给她印象最深的却是莫思凡教给她的那些思想,他明明白白的告诉她是一个人,一个能够把控自己命运的人,任何强加在她头上的枷锁都是不应该的,都应该奋起打破它。对于这些思想,莫思凡不仅是在口头上讲,更是在实践中身体力行。他尊重每一个人,哪怕是最低贱的农夫、匠人。在西凌工坊生活的那段日子,是她这一生最快乐的时光。正是因为见识过自由,才明白自由的弥足珍贵。所以即使是在宫中,即使她心怀恐惧,但是依然很坚定的重复着那句话:“我不愿意!”

    大殿内安静下来,只有秦小玉的声音在殿内飘荡。除了邹君明,其他人都震惊地看着她。邹君明敢于顶撞皇帝并不令人意外,因为他是监察御史,是言官,上疏劝谏、监督皇帝本来就是他的职责,所以嘉靖皇帝虽然很生气,倒并没有要治他罪的想法——这倒不是说他就不杀言官,事实上被他廷杖而死的言官已经很多了——不治邹君明的罪,是因为他觉得这人还有可用之处。

    但秦小玉就不同了,她只是一介民女,地位卑贱,却敢当着皇帝的面毫不犹豫的说出我不愿意这四个字,至少在勇气方面,无数官员都比不上她。

    嘉靖皇帝盯着她,眼里已经开始冒出怒火,被一个民女顶撞,无疑是对他的威权的挑战,这让他心里非常不快。他冷冷的说道:“你为什么不愿意?皇宫里锦衣玉食,富贵荣华享之不尽,岂不强于在民间受苦?”

    秦小玉道:“民女本来就生长在民间,不求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只要粗茶淡饭能够裹腹即可。皇上觉得受苦的事情,在民女看来恰恰是一种快乐。民女不是宫中的人,也过不惯宫里的生活,求皇上开恩,饶恕民女。民女感恩不尽。”

    “如果朕一定要你留下来呢?”

    “皇上留得住民女的人,留不住民女的心,望皇上成全。”

    嘉靖皇帝站了起来,他的怒火已经快遏制不住了。他不觉得邹君明和秦小玉的说法有什么对的,只觉得他们严重冒犯了他的威权,如果不对他们做出惩罚,难消他心头的怒火。

    他快速的来回走了几步,然后猛地停住,吩咐太监道:“将她带下去,关在别苑,让她好生反省一下。”

    有两个太监上前来试图拖走秦小玉。秦小玉吓得大声叫道:“邹大人救我。”

    邹君明“扑通”一声跪下,大呼道:“陛下息怒,秦小玉不知宫中规矩,冒犯陛下,请陛下法外开恩,饶她性命。”

    嘉靖皇帝一摔衣袖,怒道:“不必说了,快快拖下去。”

    秦小玉眼见邹君明也救不得自己,情急之下,猛地甩开太监们的手,忽地拔下头上的铜簪,尖声叫道:“皇上,你所图的无非是民女的这张脸面。如今民女自毁容颜,只求你放民女一条生路。”

    说罢,竟毫不犹豫地用铜簪往脸上划去。那铜簪的一端非常尖利,不下于利刃。只见鲜血迸出,那如花般的脸颊上,登时出现一道长长的伤痕。那两个太监扑救不及,一时间竟吓呆了。

    大殿内死一般的寂静。没有人料到秦小玉烈性如此,竟然不惜毁容,只为了不留在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