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238章 借尸还魂

    仅仅因为妨碍了出入就赔偿这么多银子,这一笔好买卖几乎让所有人都为之眼红。然而除了感叹自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之外,再想要这等好事落在头上,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为西凌工坊就是冲着苏氏来的。

    韩家兄弟为了寻找夏言妻子苏氏,可谓费尽了心力。他们不可能得到官方资料,可不能逢人便问,只能到各个地方去查访。要知道这种找人的办法犹如大海捞针,要找到的概率实在很渺茫。广西多山多河流,那十万大山要想走遍,想想就很可怕。不过好在有西凌工坊的四通八达的网络,终于查找到一些线索,最终断定苏夫人的流放地在全州。这个结果总算是让人松了口气。毕竟相对于其他地方来说,全州是相当理想的了。离湖广相当近,风俗习惯也比较接近中原,对流放人员来说,这是最重要的。像苏夫人这种几乎没有吃过苦的妇人来说,如果真是那种烟瘴之地,很难保证她活过半年。

    接下来自然是一番运作。韩家兄弟很幸运的救下苏夫人,然后准备将她救出去。但是跟曾夫人类似的想法,逃出去了,就会成为朝廷永远追捕的钦犯,不但会连累许多人,而且也几乎没有翻案的机会。而士大夫视荣誉为自己的生命,为朝廷死节,那是荣誉,受天下人景仰,将来总会有沉冤昭雪的那一天。要是永远翻不了身,那是比死更可怕的事情。所以苏夫人宁愿忍受流放的刑罚,也决不试图逃跑。韩家兄弟没有办法,飞书向莫思凡汇报情况。莫思凡尊重苏夫人的想法,不再试图将她救走。但是缺衣少食的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这才有了货栈的设立。

    为了一个人而设立一个货栈,自然是很奢侈的做法,投入相当大。不过西凌工坊原本就准备向广西全境扩张,以全州为起点,向全省辐射,也不失一个好办法,这样既做了生意,又能够保护苏夫人。现在全州所以衙门官吏都被打点过了,任何人想要对苏夫人不利,都会被发现。更何况韩家兄弟一直在暗中提供保护,这样多重保护,可称得上万无一失了。

    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替曾铣和夏言申冤,这在当前是不可能实现的,嘉靖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哪怕他知道错了都不可能认,更何况他根本不认为自己有错呢。而要扳倒严嵩也很艰难,时机还远未成熟,现在光是要斗倒严党爪牙温世贤便已是困难重重了。

    春节过完之后,就是嘉靖三十一年了。莫思凡开始思索这几年发生过什么大事,这就是穿越者的优势,就像打游戏的时候开地图一样,你比别人多知道一点历史趋势,应对起来自然就占尽优势。虽然他的历史不够好,但基本的历史大势是很清楚的。如今虽然看似天下太平,实际上也是危机四伏。再过两年,一场波澜壮阔的抗倭大战就将打响,一代战神就此横空出世。而他却完全可以提前为这场战争做点什么。

    全面比较明军与倭寇的差距,一是战斗力方面,包括战斗意志和战术素养,明军差得很明显,这方面要等到戚继光练兵之后才能得以解决。莫思凡建立西凌体育学校也是这样一个目的,只是时日尚浅,也没有经过实战的洗礼,还没有见到效果。

    另一方面就是武器装备方面。火器方面已经在开发,只待优化之后便可以批量生产,刀枪剑戟之类的冷兵器目前还是主流,也是绝大多数明军所使用的武器。从质量来说,跟倭刀没办法相比,戚继光练兵时之所以要设计各种奇形怪状的兵器,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要是有好的武器,何必走那种偏门?

    而倭寇都是从海上过来,海船先进,火力凶猛,由于长期海禁政策,这方面明军也没有任何优势,甚至可以说是处于弱势。要扭转这个局面也很简单,如今的战舰大多是木船,风帆驱动,速度慢且不说,关键是一点都不结实,只要发展出铁甲战舰,配上改进后的火炮,就可以横扫所有倭寇了。

    无论是刀剑也好,铁甲战舰也罢,都离不开一样基础材料,那就是钢铁,而且必须是质量上乘的钢铁。像莫思凡之前给谢小花打造的细剑,那就是用优质钢材打造的。然而上次打造刀剑只是极少量的,不可能满足一支军队成千上万件兵器的要求。至于铁甲战舰,需要的钢铁就更多了,质量要求也完全不同。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建造一座钢铁厂已经是势在必行。

    技术方面问题并不大,这是他的本门专业,成绩不错,也曾阅读过很多资料,即使理论跟实践有差距,但只要逐渐摸索,完全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再说了,他很早就建了一个冶金实验室,培养了许多专业人才,同时还延揽了不少技艺精湛的铁匠,养兵数年,为的就是实现这个伟大的计划。

    最大的障碍无疑是官府是否同意建这样一个钢铁厂。一直都说盐铁专卖,盐且不用说,炼铁同样是被官府卡得极严的,官营炼铁作坊尚且要限制产量,更不用说民营的了。一般来说,官府也不会开这个口子,钢铁厂需要的劳动力极多,万一影响到农耕,那可是了不得的大罪,没有哪个当官的愿意冒这个风险。

    与此同时,钢铁厂的选址也是一个大问题。要炼铁,铁矿石是一样起码的原料,在如今交通还不发达的状况下,钢铁厂离原料产地越近越好。五村是不可能有铁矿石的,大山里也许有,但要运出来是个难题。而且还得去勘探,无疑也得花费甚长的时间。

    不管怎样,必须先获得官府的批文再说。没有批文,那就是非法的,迟早要出事。所以莫思凡决定去拜访西凌知县贾之南,当然,拜访贾之南之前,得先去见见县丞韦三石,

    韦三石这几年小日子过得极其滋润,用不着费尽心机去贪几个小钱,从西凌工坊就可以获得分红,每年数百两银子并不算少,关键是还不需要他付出什么,几乎等于白拿,安全无风险。他向来都不是个有野心的,眼前这样的小日子过得美滋滋,也就心满意足了。

    西凌工坊这几年的高速发展他都知道,对莫秀才的才干他是真心佩服,也很庆幸自己做出的选择是对的。

    这天早上,有门房前来通报:“老爷,莫秀才求见。”

    “快快请进。”

    莫思凡跟韦三石会面的地方依旧是在书房,不过这一次,韦三石热情了很多,两人毕竟合作了这么久,也无需过多遮掩。

    “你想建炼铁厂?”

    “是的。”

    “这可有点难办。你应该知道,朝廷对盐铁控制一向很严,也不是不让你办,但是无论从工人还是买卖方面都卡死了,你规模做不大,又有什么意思?”

    “所以我来找县丞大人想办法。”

    “难,难,别说我不敢开这个口子,知县大人只怕也不敢做主。”

    “只要大人肯帮忙,钢铁厂投产之后,每年至少给大人分红一千两。”

    韦三石差点要跳起来,莫思凡说得这么大胆,简直就是明目张胆的行贿,偏偏他就爱吃这一套。这可是千两大手笔,要拒绝真的需要极大的勇气。

    他沉吟良久,方才说道:“我真的很想帮你,毕竟你的厂子建起来,乡民也受益。但这种大事,必须向贾大人汇报方才妥当。”

    莫思凡道:“这个道理我自然明白,也准备去拜访贾大人,不过咱们合作这么久,一直都非常愉快,于情于理,也得跟韦大人通个气才对。往后诸多事情还得有劳韦大人照顾呢。”

    “这个好说,咱们毕竟是乡邻,凡事互相照顾乃是正理。冒昧问一句,你准备投入多少来搞炼铁厂?”

    “至少五十万两以上。”

    韦三石的手忍不住抖了一下,虽然他知道莫思凡有钱,但是眼见他说五十万两如同说五十两那般轻松时,还是忍不住在心里感叹了一句:“真他妈的有钱。”

    然而投入大就代表着规模大,雇佣的工人也多,要想获得通过的难度也就更大。

    他思索良久,终于说道:“像这种情况,我有一个建议,不知你想不想听。”

    “韦大人请说。”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中有一计为借尸还魂,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无法达到目的的话,不妨假借其他方式来实现。具体到你办这个炼铁厂,民办作坊必然受到很大的限制,谁都不敢给你提供庇护。但是官营的作坊必然就好得多,如果你能够说动贾大人以西凌县的名义办一个官营炼铁厂,实际却由你来控制,我觉得这样定然会好很多,至少没有人限制你的规模。如果你当真想试一试的话,不妨考虑这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