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226章 集市盯梢

    袁紫恒都有些懵了,这是唱的哪一出?自己奉公守法,从未做过作奸犯科之事,这不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吗?他挣扎着叫道:“各位差爷,小人犯了什么事了?”

    “混账,自己犯的事自己不知道?还来问我们?”

    “小人实在不知。”

    “我问你,你巧取豪夺来的地契放哪了?快快交出来。”

    袁紫恒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官差是苏金钰弄过来的,不用说,他在衙门里一定是有关系,这才能够请动这些如狼似虎的官差。他分辩道:“冤枉,小人的地契都是合法买卖,签字画押一应俱全,在县衙里备下案的。”

    “你这些话对着县太老爷说去。快快将地契交出来。”

    袁紫恒知道跟这些官差没办法说通,只好说道:“各位差爷,地契不在小人这里。”

    “那是在哪里?”

    “在小人老家西凌县。”

    “嘿,你这是哄小孩呢?西凌县离这里几百里,你骗我们放在那里?”

    “不敢瞒骗各位差爷,只因小人的家人父母都在西凌县,所以把地契也着人送了回去。这里只是个待建的作坊,又脏又乱,自然不会放在这里,对不对?”

    那个差役有些不信,可是袁紫恒说的话又有些道理。他吩咐其他的差役道:“这人说话不尽不实,大伙儿将这里搜查一遍,可别让他给骗了过去。”

    众差役好一顿乱翻,不一会儿就将这个小房间翻了个遍。地契自然是找不到的,事实上,地契是放在南昌县的家里,这些官差不清楚袁紫恒的家人到底在哪,当然不可能找得到。这一顿乱翻,倒是翻出了不少银两,这是袁紫恒个人用的,大约有数百两,差役们哪里会讲客气,自然是将这些银两给笑纳了。还有些书籍和设备图纸,差役们哪里懂得这些,将其当废纸般乱扔在地上,靴子在上面踩来踩去,把袁紫恒心疼得要掉眼泪。银两要拿就拿走了,没什么可惜的,可是这些书和图纸都是宝贝,可以转化为无限财富的。如今被这些人弃若敝履,真是可叹。

    搜了一通,什么地契都没有找到。带头的差役很是不爽,他挥了挥手,说道:“收队,回县衙交差。”

    袁紫恒被带出门外,此刻外面已经围了很多人,都是在工地上做事的工匠们,也有一些是从瓦山水泥厂和西凌小学调派过来的管理者。他们见袁紫恒被官差带出来,自然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没有人起哄,也没有人阻拦差役抓人。大家只是默默地看着。

    “快走。”那差役使劲推了袁紫恒一下说道。

    “差役大哥,我跟兄弟们交待几句话行不行?”

    “有什么好交待的?”

    “大哥,你不知道,我这作坊里有百多人,我要是不安排好,这些人可就乱了套,万一我没事,又回来了,造成了损失,各位大哥可得替我负责。”

    “他娘的,怎么这么啰嗦?有什么话就讲吧?”

    “多谢大哥。就两句话,兄弟们帮我把书和图纸收起来,找莫相公。”

    没有人应声,可是袁紫恒知道他们不会有负自己所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莫相公出马才能解决问题了。

    那差役还以为他有什么重要事情要交待,谁知就这么两句,他不耐烦地推搡着说道:“说完了就快快走罢。”

    众差役将袁紫恒投入南昌县县狱,一连几天,也没有人来问案。袁紫恒很清楚,苏金钰是想谋夺自己的地契,如果他没有拿到地契,是不太好向自己下手的。当然了,看样子这个苏金钰很有势力,能够请出这么多差役就是明证,也难保他们不会有其他阴谋诡计。他对莫思凡能不能解救自己并没有信心,而且据他所知,莫相公还远在陕北,远水难解近渴,也不知是否来得及赶回来。他将自己全部身家都投进这个水泥厂了,此刻已经没有了退路,哪怕只有一线希望,那也得抓住。他相信莫相公若是得了信,一定会想办法的。他却不知道莫思凡一直都在南昌府,并且在事发当天就获知了这件事。

    这还得了,这可是光天化日之下强抢呀。他找人调查了一下苏金钰,嘿,还真巧了,居然是金玉堂的东家。金玉堂一直支持温世贤,为他提供资金支持,这个他是知道的,但一直没有什么好办法治一下,要是弄垮了金玉堂,温世贤丧失了很大一部分经济支持,势必就不会有那么嚣张,搞不好还能借这个机会阴他一把。只不过这需要极好地谋划一番。

    沈定文自从无意中破获了官银失窃案之后,就几乎跟温世贤闹翻了,温世贤自然有足够的理由怀疑他跟许如尘是一伙的,他们以前就是夏言那边的人,先后投向严首辅后,难保他们不会继续来往。而事发当天,许如尘刚去拜访过沈定文,紧接着沈定文就大举集合人马突袭别院,身边还带着许府的总管,要说这里面没有关联,简直是鬼都不会相信。特别是沈定文班师回城的时候,许沈两人把臂言欢的样子,那可是无数人都看见了的,几乎是坐实了两人的关系。

    两人既然已经闹翻,沈定文自然就再也不能从温世贤那里借到力量,按察司和都司都不会听他的,巡按衙门里的那些差役也不可信,谁知道里面有多少许如尘和温世贤的人,他现在疑神疑鬼,谁都不敢相信。只有他从京师带过来的东厂番役才是最可信的,可是他们人少,真要用起来的时候就感觉到力不从心。

    他最大的任务自然还是追查杨午的下落,这可是东厂厂公和严首辅亲自交待下来的任务。虽然有极大概率证明杨午已经死了,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哪怕尸首也找不到,查出是谁害死他的也很有必要。所以在这一段时间里,他的全部精力还是放在这个上面,至于巡察地方,考核官员政绩,这个工作他还没来得及去做,或者说他根本就没心思去管这些。

    王召虎率领着几十个东厂番役,早出晚归,在大街小巷出入,希望能够找到一些线索。这种大海捞针式的追查效率实在很低,之前有几千军士配合尚且没有用,现在几十个人更是很难查了。除非老天爷保佑,让线索自己蹦到他们面前来。

    还别说,真有这样的好事。这一天,一个叫孟蛮子的番役正呆在街市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这里是一个非常热闹的集市,商肆林立,店铺繁多,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在这种地方,三教九流的人都有,很是复杂。但是据信杨午的失踪跟一伙江湖汉子有很大的关联,所以在这种地方也确实更有机会获得线索。

    孟蛮子在这个集市里已经呆了好多天了,甚至不少摊贩看着他都有些面熟。说实话,搞侦缉是非常辛苦的,长时间的做着无用功,人很容易觉得疲倦,那种深深的挫败感更是时时冲击着他的思想,让他屡屡生出放弃的念头。这样一直守在这里,有用吗?

    还真有用。孟蛮子的目光在集市上扫视着,他的目光忽然被一个人吸引住了。

    那是一个小姑娘,穿着一件淡绿色的衣裳,特别显眼的是,她的背上背着一把宝剑,正在集市上蹦蹦跳跳的走着。这不正是沈大人交待要查找的那个小姑娘吗?他拼命地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然后悄无声息地跟了上去。他的跟踪技巧很高明,离目标有一定的距离,不会让目标发现,也不会让目标丢失。他现在不能打草惊蛇,必须牢牢的跟住,最好是找到他们的老巢,这样才可以将其一网打尽。他一边跟踪,一边做出记号,这是他们东厂特殊的标记,如果有附近的同僚看到了,就会招呼大伙一起来支援。他可没有自大到一个人能够对付一伙江湖客。

    那小姑娘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有人在跟踪她,好整以暇的逛着街,时不时的在摊子上买一些东西。孟蛮子远远的盯梢着,心里面有些着急,他的信号已经放出去有一会了,还没有同僚过来支援。而这个集市眼看着就要到尽头了,这个小姑娘随时有可能走掉。

    那小姑娘买了一件红色的披肩之后,便起身走出了集市。孟蛮子迫不得已,也只能跟了上去。离开这些人流密集的地方,再想跟踪难度就大了许多,跟得太近了暴露目标,跟得太远了容易丢失。只有多人接力跟踪才是最好的方法,可惜他的同僚还没来,又不能放弃跟踪,那就只有继续跟下去。

    那小姑娘走过几条街,忽然拐了个弯,向另一条街走去,孟蛮子心里咯咚一下,下意识地加快了脚步。距离看着并不远,可是等到他走到那个拐角时,往前面一看,哪里有小姑娘的影子?

    那条街很长,两旁也不像有岔道,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小姑娘怎么会突然不见了呢?除非她会飞。

    要不就是走到街边那些店铺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