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179章 踏上旅途

    忙了大半天,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做好了。大伙儿团团坐了一桌,就连云杏也被要求坐下来一起吃饭。莫家大婶却是拈起一根香,先在莫思凡父亲灵位前敬了敬。回过头时,已是泪流满面。

    莫思凡站起来,扶母亲在位子上坐了下来,说道:“好好的,娘你哭什么?”

    莫家大婶抹着泪说道:“儿啊,你爹走得早,他老实巴交了一辈子,但始终有一个固执的想法,那就是让你读书,将来谋个好前程。他走的那一刻,记挂的还是这个事。如今你出息了,你爹在地下也可以安心的闭眼了。”

    莫思凡默然。他对父亲并没有多少印象,从懂事起,记忆中的父亲就总是佝偻着背,剧烈的咳喘着。到七八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了,从此一家的重担都落在母亲身上。他对父亲没有多少感情,但是在母亲眼里,父亲的形象无疑是截然不同的。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却是母亲所经历过的。虽然自己并不赞成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但是现实一点说,在这个年代,贫穷子弟要想出人头地,最好的途径依旧是读书。而且抛除功利想法,读书也是有益的,关键是读什么,怎样读。不然他还创办西凌小学干嘛呢?

    许云依见气氛有点沉重,便道:“娘,现在莫大哥的学问可大了,我爹饱读诗书,什么样的读书人都见过,据他说,莫大哥的学问在当世不说第一,至少也是数一数二的呢。”

    “也没这么夸张。”莫思凡谦逊道。他当然明白,许如尘夸他的学问,自然是指的格物之道,至于诗书之类的,那是没办法提起的。远的不说,就以许云依写诗的水平,自己拍马都赶不上。

    莫家大婶却是不明就里,听得许巡抚都夸自己儿子,自然非常高兴。也是,如果许巡抚不欣赏莫思凡,又怎么会肯将女儿嫁过来?要知道巡抚始终是巡抚,再怎么不如意,总比平民百姓要好。她当然不知道朝廷党争之烈,越是大官,党争失败时的下场便越惨烈。

    谢小花见他们说个没完,忍不住嚷道:“你们说完了没有?说完了我可得开始吃了。我饿坏了。”

    莫家大婶宠溺地拍了一下她的手,笑骂道:“就属你最没规矩。”

    谢小花嘻嘻笑道:“谁叫我没有娘呢?没人教我学规矩。对了,云依姐姐,你娘呢?还在京城吗?”

    许云依垂下眼睑,小声说道:“我娘三年前去世了。”

    谢小花歉然道:“对不起,我不知道。”

    “没关系,已经过了几年了。刚开始很难过,后来时间久了,就淡忘了许多,现在只是偶尔想起来会难过。”

    罗婉兮道:“你们都算好的,至少父亲或母亲还在,我却是父母双亡了。不过我觉得也没什么,我娘在生下我没多久就去世了,我对她没有一点印象。父亲从小都不理我,嫌我是个累赘,大哥小时候还会打我,只有二哥才对我好。”

    莫家大婶痛惜地说道:“我早知道你很苦,没想到这么苦,难为你整天笑眯眯的。没关系,以后我就是你的娘,咱们都是一家人。”

    罗婉兮眼里闪出泪花,脱口叫了一声:“娘。”

    莫家大婶抓住她们三个的手,放在一起,说道:“你们都叫我一声娘,既是我的儿媳妇,又是我的乖女儿,为娘的没有念过书,不太会说话。不管你们以前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罪,既然进了我莫家的门,那就不能再让你们吃苦受罪。”

    莫思凡轻轻地咳了一声,道:“今天是除夕之夜,就别想那些糟心的事情了。快快乐乐地过一个年,往后一定会更好的。来,大家干了这杯酒。”

    “干!”

    窗外闪过一线火花,紧接着便传来一声爆响。有人开始放烟花了。仿佛这是一个信号,远远近近的,烟花都开始闪耀起来,映红了半边天,也将过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热热闹闹的新年和元宵过后,出行的日子就临近了。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做好,到官府里办了路引和其他应有手续,只需挑一个黄道吉日就可以出发。

    这天一早,西凌工坊门口人头攒动,几乎全村的人都赶来看热闹,甚至还来了不少附近村落的人。

    一共有二十二辆马车,除了莫思凡、许云依和罗婉兮共乘一辆特制加长加大的马车外,另有八辆马车载人,其余的都装载着货物。这些马车一字儿排开,看着倒也壮观。车夫由护卫担任,这些人都是吕泽文精心挑选出来的清风寨老兄弟,忠诚可靠,还全都是多面手,既可护卫,也可做工匠,在将来建立石油研究院时,可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其余人里面,女人坐车,多是数人共坐一辆。身强力壮的男子则都骑马,有些人是老骑手,应付长途旅行完全不成问题,有些却是新手,得在旅途中不断磨练自己的骑术。好在每天赶的路并不算多,完全可以慢慢的学习。至于谢小花算是特例,所有人里面就属她的骑术最精,马匹最神骏,要是按她的速度,恐怕几天就可以赶到了。

    良辰吉时已到,西凌工坊里忽地响起了一连串的鞭炮声,硝烟弥漫之际,工坊的大门打开,在围观人群的欢呼声中,莫思凡带领着所有学生走了出来,不少学生都眼角带泪,显然是刚才跟家人朋友道别的时候留下的。

    所有人员就位之后,领头的那辆马车车夫甩了个响鞭,马车缓缓启动,旅途开始了。

    马车大队驰出五村,上了官道。不少人是初次出远门,看什么都觉得新鲜,特别是那几个骑马的学生,更是恨不得在官道上纵马狂奔。不过,莫思凡早就下了命令,每天只允许赶一百余里路,到了预定打尖的地方就必须停下来休息。长行惜马力,旅途是越到后面越艰难。如果一开始就恣意飞跑,最终的结果却是马匹很快就垮掉,反而欲速则不达。再说了,决定行进速度的是最慢的马车,骑马再快也没有用。

    队伍的一前一后各有两名高手护卫,他们要保证整个队伍的安全,如今还是太平盛世,江西湖广两地的绿林又大多被西凌工坊收编,所以在这两省,基本不用考虑安全问题。出了湖广之后,就难免碰到少量山贼,到时候就得提高警惕。不过,总的来说,大明内陆还算安全,其他省份也没江西那么多绿林。

    队伍中段则由谢小花和谢小义负责。莫思凡本来没考虑让谢小义去的,毕竟家里的事情也挺多,但谢家兄弟哪里放得下心,于是决定让谢小义去,制造设备的时候还可以帮得上忙。

    走了一个半时辰左右,眼看着走了五十多里路,莫思凡就下令队伍暂时停下来,他们走得并不算快,所以也没有累的感觉。但是休息一段时间是很有必要的,再说大家也都饿了。在赶路之后,人们的胃口往往特别好,在路上如果找不到吃饭的地方,那就只能啃干粮。这对体力的补充并不利。

    吃喝完毕,又休息了半个时辰,莫思凡这才下令出发。领头的两个护卫先行出发探路,大队在后面跟进。没过一会,一个护卫忽然快速奔回,大声禀报道:“莫相公,前面有人在要拜见你。”

    莫思凡愣了一下,这官道上面,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怎么还会有访客?他钻出马车,问道:“是敌是友?”

    护卫道:“不是很清楚,来人不肯通报身份,只是口口声声说要见莫相公。我看他们面相凶恶,只怕是不怀好意。阿林正监视着他们,我回来问一声,要不要将他们赶走?”

    莫思凡想了一下,说道:“不要鲁莽行事。我去会会他……们,他们有几个人?”

    “四个。”

    “哦。小花,二哥,咱们去看一看。”

    三人骑着马跑到前方一看,只见官道上,四个人一字排开,虽然没有亮兵器,但官道本来就不宽,他们往路上一站,马车就很难过去了。

    另一个护卫阿林手按着腰间刀柄,虽然是以一对四,但并没有丝毫惧色,只是警惕的注视着他们。

    莫思凡眼尖,老远就认出了这几个人,居然还是熟人。

    袁州四鬼。

    一向在袁州府地界混江湖的袁州四鬼,今儿个怎么跑到官道上来等着自己了?难道凭他们几个就想打劫自己?那未免有点不自量力。

    为首的那薛老大见莫思凡跑了过来,便拱了拱手,客气的说道:“莫相公,久违了。”

    莫思凡勒住马缰,冷声道:“你们来干什么?”

    薛老大说道:“听闻莫相公要去延安府,咱兄弟也有意去那里走上一遭,故想跟莫相公一路同行,不知莫相公意下如何?”

    莫思凡怔了怔,还未说话,谢小花已然讥笑道:“跟强盗同行,亏你们想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