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102章 有意思吗

    谢小花也跟着一起回去了,毕竟罗婉兮身子有些不灵便,这次回去要半天时间,路上有个女伴照顾总要好些。

    莫思凡和谢小义则留在瓦山村,协议既然签定了,要做的事情就很多,首先要对窑炉进行必要改造,使其适合生产水泥。水泥的生产工艺并不复杂,两磨一烧,这是后世人们耳熟能详的口诀,但是如今什么设备都缺乏,当然生产效率就不高。莫思凡必须想办法制造一些节省劳动力的机械设备,提高生产率。

    好在瓦山村什么工匠都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从西凌工坊调人过来。这些工匠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平凡得跟普通人一样,但是只要给他们施展本领的舞台,给他们足够高的身价,就一定可以创造让人嗔目的奇迹。

    不过,要想利用这些熟练的劳动力,还得花费一番心思。

    当初莫思凡到瓦山村的时候,知道的人并不多,但也并非完全无人知晓,特别是他住进小客栈以后。要知道小客栈这种地方向来是消息传播的发源地,不少八卦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没过多少,瓦山村的乡亲们几乎都知道来了个大客商,罗家从上到下对这个客商非常重视,不少人都盼着他跟罗家做一笔大买卖,要是能将库房里那么多的积压产品清空一些,说不定大伙儿的日子会要好过点。大家都盼着早点拉货出去,谁知一连几天,竟是半点动静也没有,罗家将消息保守得极为严实,一点风声都没传出来。莫思凡等人更是在客栈内深居简出,不知道到底在干什么。

    直到几天后,才有一条消息传了出来,一下子就震惊了瓦山村,并且不胫而走,以很快的速度传遍了西凌制瓷行业。

    根据可靠消息,罗家已经将瓦山窑卖掉了,买家应该就是最近来村里的那个秀才老板。据说瓦山窑今后要转产水泥,成立一家水泥厂,罗家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

    大家都觉得有些难以置信。为什么辉煌了百多年的瓦山窑,说卖就给卖了呢?如果说罗家遇到了困境,不得已而为之,可这百多年来,罗家遇到过多少困境啊,比这还要艰难的时刻多了去,也从来没有卖掉瓦山窑的打算。而瓦山窑这两年在罗正林的经营下,日子明显好过了许多,假以时日,恢复往日的辉煌也是很有可能的。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这是一种很明显的败家行为啊,祖宗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就这样转手卖了出去,先祖地下有灵的话,还不气得从地底下爬起来,找他们算帐?

    至于所谓的转产水泥、合伙人之类,人们是很难相信的。谁都不知道水泥是个什么玩意,瓦山窑放弃非常成熟的粗瓷产品,转而去做一种大家都没听说过的东西,不是脑子进水了,还能有什么解释?在大家看来,瓦山窑的这次转型,必然跟上次罗正风烧细瓷产品一样,必败无疑。

    瓦山窑转产,受益最大的无疑是青平窑。瓦山窑的市场虽然萎缩得厉害,毕竟品牌影响力摆在那里,还是有相当多的人认可这个牌子的。如今瓦山窑卖出去了,供货渠道自然就中断,那些瓷器店铺进不到货,自然就得找其他的货源来卖,这正是各个瓷窑抢占市场的好时机。西凌三大窑中,瓦山窑已经没有了,福寿窑以细瓷产品为主,粗瓷比例反而比较少,市场跟另外两窑并不重合,只有青平窑才有这个实力快速抢占瓦山窑留下的空缺。所以青平窑顺理成章的接管了瓦山窑的市场,形成了福寿窑、青平窑双足鼎立的局面。

    青平窑的窑主袁紫恒欣喜之余,也有点担心。瓦山窑转型得太突然,完全没有半点缓冲时间。一夜之间,市面上就不再供应瓦山窑的货物了,可是依常理而论,瓦山窑的仓库中必然还有为数众多的产品积压在那里,仔细算其价值的话,必然是个巨大数字。罗家当然不会让这么多产品砸在自己手上,必然会选择一种方式投放市场,那到底是种什么方式呢?袁紫恒心中有了一种不妙的想法。

    他原本打算在下半年发动一次价格大战,蚕食瓦山窑的市场空间,如今瓦山窑没了,价格战自然就没有必要了。但是,罗家定然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作为争斗了几十年的老对手,即使斗不倒对方,让对手恶心一下也是好的。如果瓦山窑下半年忽然将库存产品一股脑低价倾销出来,那青平窑可就吃不消,至少也会有两三个月比较难熬。

    思前想后,袁紫恒决定到瓦山去一趟,能将那些库存盘下来最好,这样所有的货源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就不怕有人扰乱市场价格了。即使盘不下来,他也想去摸一下罗家的底细,好想出一个应对的方案。

    他是一个非常果断的年轻人,想到就立即去做,第二天一早,他就轻车简从,到了瓦山村。在门房递上柬帖,指名拜访瓦山窑窑主罗正林。

    莫思凡正在堂屋里跟罗家人商议改造窑炉的事情,在座的有好几个罗家年轻子弟,嫡系旁系的都有,这些年轻人将来也是要在水泥厂挑大梁的。这时门房拿着柬帖进来,禀报道:“二少爷,有个叫袁紫恒的人想见你,说是青平窑的。”

    罗天喜一下子站了起来,叫道:“好啊,这个小兔崽子还敢到瓦山村来?看我不去削了他。”

    “四叔且慢。”罗正林连忙叫道,“不管人家来这里是干嘛,来的就是客,他不仁,咱们不能不义。不能给人落下口实,说咱们罗家不懂礼数。”

    罗天喜气哼哼的坐下道:“要讲礼数你们跟他去讲,反正我对他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罗正林没做理会,只是吩咐门房去请袁紫恒进来。

    袁紫恒跟在门房身后,来到罗家堂屋,罗正林早已候在门口,看见他,便拱了拱手道:“袁兄有请,在下罗正林见礼了。”

    两人年纪相仿,都是属于难得一遇的青年才俊。袁紫恒虽然不曾考中秀才,但自小也是饱读诗书,腹中学问并不见得比罗正林差。只不过他矢志经商,对进学没有太多兴趣。

    他还了一礼道:“冒昧来访,请罗兄不要见怪。”

    罗正林不置可否,只是做了个邀请的手势,两人一同进了堂屋。袁紫恒见堂屋内还有几人,三个年纪较大的,想必是罗家长辈,还有几个年纪较轻的,也许就是罗家后辈了。罗正林只向他介绍了三个叔叔,其他人没做介绍。那罗天喜果然是板着个脸,根本就不理睬袁紫恒。

    双方坐定,袁紫恒便开门见山地说道:“在下冒然前来,是想跟贵府谈一笔生意。”

    罗正林淡淡的说道:“罗袁两家乃是生意上的对手,有什么生意可谈的?”

    “听说贵府已经卖掉了瓦山窑,不知那些库存瓷器准备如何处理?”

    “我家现在正忙于其他事情,暂时还没有决定处理那些库存。”

    袁紫恒恳切地说道:“罗兄,瓦山窑既然已经决定转产,现有的销售渠道不复存在,我知道你们还有不少库存,没有渠道的话,很难销售出去,倒不如全部盘给在下,也省下贵府的一番工夫。”

    话音刚落,罗天喜便站了起来,怒声喝道:“小崽子打的好主意,先前要弄垮我们的是你,如今跑来假惺惺做好人的也是你,想趁火打劫?没门。那些库存瓷器,我们卖给谁都不会卖给你。”

    袁紫恒涨红了脸,说道:“有道是生意场上无父子,以前大家立场相左,相互竞争,不论做什么都无可厚非。换做以前青平窑弱势的时候,难道罗家没有在背后使过绊子?如今既然没有利害冲突了,我觉得双方不妨放下恩怨,合作友好。不管瓦山窑现在库存了多少货,我全都按市价吃下,决不让贵府有任何损失。”

    “别做梦了。罗家宁愿将这些库存打折处理给其他瓷窑,也不会给你的。对了,我觉得福寿窑一定会感兴趣,你们扩张得这么嚣张,说不定那位老大有什么想法呢?”

    罗天喜这样一说,其他人也鼓噪起来,不管怎么说,袁家毕竟是罗家延续数十年的仇敌,不是简单的释放一点善意就能释怀的

    袁紫恒默然了。罗家态度如此坚决,此行注定是徒劳无功,看样子罗家不仅不会卖给他,搞不好还要从中搅局,撺掇福寿窑一起来对付青平窑,这一手不得不防啊。

    他此行是本着和解的意图来的,但年轻人自有傲气,既然达不到目的,他也不会放低身段去求人家。思虑至此,他便准备告辞了。就在这时,堂屋里忽然响起一个声音道:“这样有意思吗?”

    这个声音并不大,但是却很快地压制住所有鼓噪的声音。不但那些年轻子弟噤声,就连罗天喜也讪讪地坐了下来,不再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