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96章 灭顶之灾

    罗正林其实是认识莫思凡的,虽然他年龄比莫思凡大了五六岁,却是同一年中秀才,只不过莫思凡是全县第一,他的名次却靠后很多,两人并没有直接打过交道,彼此只是知道个名字而已。

    后来莫思凡弃学办了西凌工坊,罗正林却也在同一年接管了瓦山窑,等于也是放弃了功名,从这一点来看,两人命运倒真有点相似。只不过如今西凌工坊蒸蒸日上,名气在西凌县越传越远,大家都说西凌县现在出了个大财主,造福了不少乡亲。而瓦山窑却是在苟延残喘,复苏之日尚遥遥无期,压在罗正林肩上的担子非常沉重,他为此动了不少脑筋,但是成效并不算大。

    莫思凡忽然来到瓦山村,罗正林的心情是比较复杂的,俗话说得好,无事不登三宝殿,莫思凡此来的用意当然不可能是游山玩水,必然是有一定的目的,但他猜不出其目的何在。按道理说,西凌工坊生产的东西跟瓦山窑并没有任何冲突,一个是昂贵的水晶工艺品,一个是廉价的粗瓷,两者市场完全没有重合,不存在竞争的问题。

    他虽然在心里猜测着莫思凡的来意,却不动声色,跟叶子羽道过歉之后,便请他们到堂屋里坐。

    双方分宾主落座,莫思凡居首,谢小花也不懂甚么规矩,挨着莫思凡便坐下了,这个举动却让罗家人为之侧目。

    根据礼制来说,显然不合规矩。不过莫思凡对此从不在意,他的思想中并没有男女尊卑的概念,对礼制更是深恶痛绝,无论是在西凌工坊还是小学里,他都大力倡导人人平等的观念,这种倡议别人都有一些顾虑,惟有谢小花热烈欢迎。她最不喜欢的就是受到礼制约束。

    罗家这边,为首的自然是罗正林,陪在罗正林身边的是他的三个叔叔,都是罗家的重要人物。

    罗家在瓦山繁衍生息百余年,早已枝繁叶茂,不算那些众多的旁支血脉,光是嫡系正支,就有十多家,都是从第一代族长那里嫡传下来的。罗正林算罗家第六代,虽然身为窑主,但是在家族内部还不算最有权的。最有权的自然是他叔爷,就是目前的家族族长兼瓦山村里正,现在年近七旬,已经不太管事了,但当初罗正风胡作非为,正是在这位叔爷的庇护下,才折腾了好几年,最后实在没办法交待了,这才扶持了罗正林,可以说影响力还是蛮大的。族长下来,还有三个叔叔,分别管着瓦山窑几个重要事务,涉及到窑上事务,罗正林这个窑主也不能专权,很多事情都要商量着来,不得擅自做出决定的。

    这就是家族企业的弊端,胡作非为的管不了,像罗正林这样想做点革新的,也束手束脚,一个流程走下来,耽误不少事情。

    等下人上茶之后,罗正林便问道:“莫年兄来此有何指教?”

    莫思凡道:“指教不敢当,莫某这次前来,是想跟罗兄做一笔生意。”

    “哦?莫年兄的西凌工坊声名远扬,做的都是大买卖,我这小地方的生意,莫年兄也看得上?”

    “生意不分大小,只要有钱赚,莫某就觉得不妨做一做。”

    “那莫年兄想跟罗家做什么生意?”

    “说句不怕冒犯的话,瓦山窑所产的粗瓷,我并不感兴趣。也许它们还值点钱,但是现在小瓷窑这么多,瓦山窑并没有任何质量、价格上的优势。别说我不买粗瓷,就算买,也没必要舍近求远来瓦山买。”

    “这我就不懂了,莫年兄既然不想买,那还想做什么生意?”

    “粗瓷虽然不值钱,但是瓦山窑这十几孔窑炉还是有点价值的,瓦山村这些吃苦耐劳、技术娴熟的窑工们也是有价值的,莫某此次前来,就是为了这两样。”

    这话一出,罗家人的脸色就难看了,何止是冒犯,简直是闯上门来砸场子了。罗正林的四叔叫罗天喜,是个急脾气,忍不住一下子站起来说道:“莫相公,我敬你是读书人,原本不想冒犯,但你刚才说的实在是太离谱。瓦山窑是什么?是咱们罗家安身立命的根本,你居然想打瓦山窑的主意?”

    莫思凡并不理他,只是淡然笑道:“罗兄应该知道那句话,待价而沽,好东西应该趁着还有价值的时候赶早卖出,否则等它贬值下去以后,想卖都卖不出去了。”

    罗正林脸色也是一沉,不快地说道:“莫年兄这句话就有点伤人了,瓦山窑虽然不甚值钱,但也是罗家数代苦苦经营后发展起来的,不论它有无价值,罗家都不会出卖祖业,我知道莫年兄做的是大买卖,又何必浪费时间在小小的瓦山窑上?”

    “罗兄言重了。也许在下没有表述清楚,让罗兄出卖祖业确实难以接受。可是如果我换成另一种说法,说我此行乃是为了拯救罗家,是不是更好听一些?虽然本质上还是一个意思。”

    “罗家现在还没有那么不堪,不需要任何人来拯救。”

    “罗兄信心满满,当然是件好事,但你知不知道,瓦山窑现在实际上是处于群狼环伺的处境中,不少人都盯着它,欲噬之而后快。罗家的优势是百年世家,品牌响亮,在民间有较好的基础。但劣势也恰好便是百年世家,人浮于事,一个小小的瓦山窑,要养活这么大一个家族,哪怕是赚同样多的钱,人家可以维持,但罗家却维持不下去。”

    这番话顿时引起罗正林的共鸣,确实,即使是前两年瓦山窑最困难的时候,每年利润也有千余两,如果是个小瓷窑,完全可以让人满意了。但是罗家不行,做事的人不多,分钱的人不少,大家都围在锅边,都想分一杯羹,可肉汤就那么多,怎么够大家分的?罗正风为什么在家族内备受非议?就因为他的乱来影响了大家的收入,跟大家的银子过不去,不踹了他才怪。至于他欺男霸女的那些破事,其实大家都没兴趣去管。

    罗正林斟酌了一会,才说道:“莫年兄分析得很对,但瓦山窑现在已经走出了低谷,最困难的时候已经熬过来了,虽然竞争对手还是那么多,但罗家有信心迎接那些挑战。”

    “关起门来谈信心没有用,雄心壮志大家都有,说几句漂亮话也很简单,但是最终还是得面对现实。但是在我看来,瓦山窑的现实实在不容乐观。”

    罗天喜怒道:“莫相公一味危言耸听,说得好像瓦山窑马上就要关门一样,无非就是为买下瓦山窑造势罢了。我倒要问你,你说瓦山窑不容乐观,证据何在?罗家这些年的风风雨雨见过不少,没道理被你几句话就给吓到了。”

    莫思凡冷笑道:“你说我危言耸听?非也,事实却是你们蒙住双眼,对外界动向一无所知。我且问你们一个问题,现阶段瓦山窑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

    罗正林道:“当然是同样名列三大窑之一的青平窑。瓦山窑跟青平窑斗了有几十年了,以前一直是瓦山窑占据上风,只不过这几年瓦山窑困难,暂时被他们压了一头,但青平窑要想吞并瓦山窑绝无可能。”

    “我只能告诉罗兄一个事实,你刚才说的已经是老黄历了,青平窑今非昔比,你在退步,焉知人家没有进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做过市场分析和调查,瓦山窑失去的那些市场,大半都被青平窑接收了,其实力已经大幅超过瓦山窑了。当然了,如果仅仅是这样也不算什么,只要谨守自己现有的市场,未必没有反攻的机会,至少偏安一隅没有问题。无数小瓷窑不也是这样生存的吗?但是现实没有那么简单,青平窑跟你们斗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占了上风,哪会这么轻易收手?所以他们必然向瓦山窑现有的市场开始下手,扪心自问,瓦山窑能守住现有市场吗?”

    罗正林默然,他们确实没有做过市场调查。事实上,这个名词他听都没听过,这是莫思凡从后世引进的一个专用术语。如今的社会重农轻商,生意人也没什么市场观念,所谓的市场分析和调查,对他们都是全新的概念。但莫思凡所说的话并不难理解,即使有一些新鲜名词,大家也是听得懂的。

    “莫相公怎么知道青平窑抢占了那些市场?”问话的是罗正林的二叔罗天禄。罗家天字辈共有四兄弟,分别用福、禄、寿、喜来起名字。罗正林的父亲罗天福去世得早,剩下的三兄弟各自把持瓦山窑的重要职权,老四罗天喜管着窑上,老三罗天寿管帐房,老二罗天禄则是管着销售。这是一个时常要跟外面客商打交道的工作,油水当然是比较丰厚的,而且信息也相对灵通,对于外界市场情况的变化,他自以为是比较了解的,所以莫思凡刚才说的这些,他觉得有些怀疑。

    事实上罗家人都有这个疑问。众所周知,莫思凡并不是做这行的,凭什么他就装得跟内行人一样,讲起来头头是道,仿佛瓦山窑马上就要面临一场灭顶之灾。他们对自家底蕴非常有信心,坚定地认为能够应对一切外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