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87章 拜访三石

    师爷是一直紧跟着史克朗的,眼见那万民伞倒了下来,脸都吓得变色了。好在这伞虽然大,却并不算重,倒下来的时候也没有砸到人,但是这兆头可就差劲极了。

    史克朗当然很不高兴,本来是想讨个好彩头,谁知道出了这种事情。此刻又不能打道回府,黄道吉日可不能说改就改,再说了,此刻已经交接完毕,西凌县已经不归他管辖了,他怒气冲冲地一甩衣袖,铁青着脸回到马车里,喝道:“出发!”

    马车夫扬起鞭子,吆喝了一声,史克朗继续他的上任之路,原本喜气洋洋的送别仪式,就这样搞砸了。

    事故发生的那一时刻,韦三石的心差点吊到嗓子眼上了。这次欢送仪式由他一手操办,真要是出点人身伤害事故,特别是如果伤到史克朗史知府的话,那自己的责任肯定跑不了。就算现在西凌县已经不归史克朗管,可毕竟是一个朝廷四品官员,在离任的这一刻出了事,整个西凌上下都逃不了干系。

    好在没有人受伤,可是现场一片混乱,也不知是谁撞到万民伞当中了,那些衙役忙着维持秩序,哪还顾得上抓人,等好不容易恢复过来,肇事的人早就不见了。而此刻史克朗的车队已经去得远了。

    贾知县倒是没有责怪他,只是说道:“本官先打道回府,你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干净,疏散百姓,莫再要出事情了。”

    韦三石抹了把额头上的汗,一口答应。史克朗得罪便得罪了,一时也改变不了,可千万得把贾知县给侍候好了。

    忙乱了半天,终于处理完毕,百姓们被疏散回家,那些打着万民伞的士绅们,本来想攀高枝,却意外地得罪了史知府,以前付出的一切,只怕都打了水漂。

    到了中午,韦三石处理完衙门事务,这才慢慢地回家去。他家离县衙很近,走路也不过一刻钟罢了,刚到家门口,门房就向他禀报:“老爷,有一位客人要见你,已经等了半个多时辰了。”

    韦三石掌管着西凌县大小事务,每天求他办事的人很多,所以他并不在意,只是说道:“老爷我今天很忙,到现在饭都没吃一口,你让他先候着吧。对了,客人叫什么名字?”

    门房道:“他自称是谢家村的秀才莫思凡,以前见过老爷的。”

    韦三石怔了怔:“是他啊?他有没有说来做什么?”

    “不曾提及。”

    韦三石想了想,说道:“那好,你让他到书房里来见我。”

    “老爷您不先吃饭么?”

    “先不吃了,你去将他带到书房,我有要事跟他商谈。”

    “是,老爷。”

    莫思凡跟在门房身后,走到书房门口,门房先在外面高声叫道:“老爷,莫秀才来了。”

    韦三石起身走到门口,看见莫思凡,便客气地说道:“莫秀才真是稀客啊,敝舍简陋,招待不周,请莫秀才海涵。”

    莫思凡道:“韦大人客气。您这宅子是我在西凌县见过的比较阔气的了,如果这也是简陋,那我那些房子都是茅草屋了。”

    “莫秀才真是风趣得紧。请坐吧。”

    “谢谢韦大人。”

    两人都坐定,一时间却没有人开口说话。莫思凡是用眼睛扫视着书房的布局,看看韦三石读什么书,韦三石却是饶有兴趣地打量着莫思凡。

    通过上次短暂的接触,他对莫思凡有了很大的兴趣,觉得这是一个很难得的年轻人,知书达礼,说话做事都很有分寸,再加上又送了一箱价值不菲的水晶工艺品给他,促使他在史知县面前帮莫思凡说了不少好话。当然了,成效并不大,史知县依旧狠狠地敲了笔竹杠,这却不是他能控制的。

    他沉默了一会,这才说道:“莫秀才,你知不知道,史知府临走之前,派师爷去见贾知县,想来是说了不少关于你的坏话。”

    “学生早就知道,没什么奇怪的。”莫思凡淡然说道。

    “哦?”韦三石有点惊异地看了看莫思凡。他是暗地里买通了客栈伙计,让他留意贾知县跟谁会面,这才知道一点大概消息。莫秀才却是从哪里知道的呢?其实莫思凡并没有安插什么眼线,但他非常了解史克朗的为人,知道他不会肯放过自己,那么无论他使什么绊子,都是不奇怪的。但他这故作高深的姿态,反而让韦三石心生疑惑,不知他还有多少手段是不为人知的。

    正思索着,莫思凡却转了个话题道:“韦大人,上次学生送的土特产可还好?”

    “非常好。简直是叹为观止。”

    “其实也只是些小玩物,并不值多少钱,只是世上少有,人们才物以稀为贵罢了,如今我开的工坊大量产出这种东西,反而拉低了它的价格。以前这些东西我都是运到外面去卖,但是现在条件成熟,我打算在西门集市上开一家店铺,不知韦大人有什么建议?”

    韦三石心知肚明,莫思凡之所以不在西凌县开店铺,完全是因为顾忌史知县,有这么一位老爷在,店铺里的生意再好也是白搭。现在史克朗前脚刚走,莫思凡马上就决定开个店铺,简直再明显不过了。

    他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也没什么建议,只要莫秀才遵守大明律法,衙门也不会为难你。”

    莫思凡淡然一笑道:“我不怕衙门为难,西凌工坊在外面有不少店子,也不见有人为难。只是学生终究年纪较轻,有些事情也许会考虑不周,要是有一个老成持重的人时刻提点,也能少犯点错误。学生想来想去,只有韦大人才是最合适的。但我知道韦大人非常忙,不一定有这个时间,所以一直有些犹豫。”

    韦三石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莫思凡想找人提点是假,找一个衙门里的靠山才是真的。自己有时间没时间都不要紧,要的仅仅是一个挂名。这个莫秀才七窍玲珑,说话滴水不漏,意思领会到了就行。

    他假意为难了一下,说道:“老夫确实比较忙,只怕有负莫秀才的盛情了。”

    莫思凡道:“其实也不要韦大人做什么,有空的时候指点一下就可以了。”

    “莫秀才拳拳盛意,老夫要是再推脱,未免有些不近人情。也罢,老夫终究是痴长了几岁,别的不说,衙门里的事务还是熟的,既然是让我给你一些指点,那些衙门手续方面的问题你就不用太操心了,我会一一替你办妥。”

    “多谢韦大人。学生无以为报,今后店子开起来了,韦大人就是第一功臣。虽然店小利薄,但年底分红的时候,总少不了韦大人的一份。”

    韦三石道:“谈甚么分红?老夫身为西凌县丞,理应为百姓排忧解难。特别是莫秀才这种青年俊彦,更是要大力扶持。放心,在贾知县那里,老夫一定会时常替你说好话,贾知县爱民如子,必不会为难你和西凌工坊。”

    “多谢韦大人,学生清楚该怎样做。”

    谈话到此就结束,莫思凡告辞回去。大家都是聪明人,话怎样说不要紧,关键是看怎样做。只要把意思传达到了,心知肚明即可。要是具体到每年给多少钱,那就是明目张胆地行贿受贿了,容易落人话柄。

    严格意义来说,韦三石也不算什么清官,捞钱的时候也决不含糊,要不然这么大一座宅院是怎么来的?但他捞钱的时候有分寸,不会像史克朗那样竭泽而渔,恨不得连地皮都刮走三尺,又懂得上下打点,所以衙门上下都念着他的好。这样的人,自然称不上善,但也不是大奸大恶,最大的好处便是,只要给了他好处,就会把事情办得妥妥的,莫思凡等于在这人身上投一点点钱,就可以免掉今后无穷无尽的麻烦,这样的买卖自然值得去做。

    至于贾知县,虽然官比韦三石大,但办起事来,作用未必比韦三石更大,韦三石土生土长,地方上的关系盘根错节,无疑更吃得开些。而且,莫思凡跟贾知县没有过接触,也不知对方喜好如何,万一遇上个跟史克朗性情差不多的,无疑是狼入虎口,自己送上门去挨宰。如果是个清正廉洁的呢,那也有问题。自己这样的行为算得上行贿了,岂不是被人家捉了个现行?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拉拢韦三石才是最好的选择。

    果然,有了韦三石从中周旋,西门店铺开得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而贾知县在韦三石的游说下,对莫思凡和西凌工坊也有了些了解,对师爷临行前的中伤自然就不相信了。他的年纪也不大,虽然是读圣贤书的,但也能接受新鲜事物,至少莫思凡搞的那一套,他是挺欣赏的,只要对百姓有好处,他都可以包容。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官,体察民情,不瞎折腾,西凌县的老百姓在经受史克朗多年搜刮之后,终于得到了喘息之机,市集也逐渐繁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