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81章 围炉而坐

    莫思凡当然没有那本神奇至极的书,穿越以来,无论是他掌握的水晶工艺,还是西凌小学里教授的格物之道,都是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围。很难解释,一个乡村里的秀才,平时读的是四书五经,又缺乏处世经验,怎么一下子就这么聪明伶俐起来了呢?怎么一下子就知道了许多闻所未闻的知识了呢?除了用神迹来解释的话,其他任何解释都是不通的。也有人开玩笑说莫相公有一本神奇的书,所有知识都是从那本书上看来的。当然大家都知道这只是玩笑,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书呢?

    莫思凡对登州卫熟悉,并非他有多关心时政大事,这个信息闭塞的时代,有什么时政大事会让老百姓知道呢?但他知道登州卫出了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而且就在他置身的这个时代,在不久的将来,在抗击倭寇的战场上,这个人将会熠熠生辉,焕发出璀璨的光芒。但是目前,这个人还在蜇伏,还在不断地积攒自己的军事才华,直到接到朝廷召唤的那一天。

    “小忠哥,你在登州卫当差,认不认识一个叫戚继光的人?”

    “你怎么会知道这个名字?不错,确实有这个人,他是卫指挥佥事,今年才二十岁,主要负责屯田。但这人练兵很有一套,时常向上面进言献策,阐述他扫平倭寇的主张,在登州卫也算是个比较有名的人物。但是出了登州卫,恐怕没几个人认识他吧?”

    “小忠哥跟他很熟吗?”

    “当然熟。甚至可以说是我的上司,卫指挥佥事是卫指挥使的副手,正四品衔,我在登州卫当差,虽然不是直接属下,但平时因为军中事务,倒是常跟他打交道,应该算很熟的了。”

    谢小花插嘴问道:“大哥,你是几品官?”

    谢小忠笑道:“我是底下卫所的一个千户,正五品吧。”

    “正五品大不大?能不能管着知县?”

    莫思凡道:“别闹笑话了。知县是七品官,看上去官要小,但是大明是重文轻武,武将品秩再高,也比不上文官。再说了,武将怎么能管到地方上的知县呢?”

    “那太可惜了。要不然叫大哥去把史克朗教训一顿,也好出一口恶气。”

    “史克朗过完年就是四品知府,你还想教训他?”

    “呸,一头吃人不吐骨头的豺狼罢了。”

    “莫哥儿,你老是跟我提戚继光是何意?登州离西凌几千里之遥,你怎么会认识他呢?”

    莫思凡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事实上他也没办法回答,总不能说自己是从后世穿越过来,所以认识这位著名军神的吧——只是说道:“以后小忠哥可以跟戚继光多多来往,这人很了不起,将来会有大成就的。”

    这样的说辞就有点近乎算卦了,掐指一算,就说某人将来会如何,这是算命先生的套路,实际上准不准,只有天知道。但是莫思凡居于西凌山村,居然认识三千里外的登州卫指挥佥事,这本来就是让人无比怀疑的一件事,或许真有神迹也是说不定的。

    眼见大家惊疑不定的表情,莫思凡“噗嗤”一乐,笑道:“其实没那么神啦,我为什么知道这人?因为我曾读过一首诗,里面有这么一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端的是忧国忧民的好诗。这诗就是戚继光少年时所写。你们可能没有读过,但我却知道,并由此推断,这人一定非凡,有着这般远大志向的人,不成功都难。”

    这个解释勉强说得通,但也仅此而已。莫思凡身上奇怪的地方太多了,也不在乎多这一件。为了转移注意力,莫思凡又道:“小忠哥,我还没问你,卫所不是管得很严么?你为什么可以回来?”

    这个问题正是大家想知道的,登时就将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谢小忠道:“卫所管得严,那是相对于军户来说的,募兵没那么严,限制要少很多。而千户以上官职,自由度则更大,我是今年上半年升做千户的,当时事情多走不开,这不到年底了,就寻思着回家来看看。恰好明年开春,兵部调令卫所军士北上蓟门,我也在调令之内,指挥使大人念我多年未曾回家,就准了我二十天假,这一路飞奔回来,路上来回就要十多天,在家的日子反而只几天而已。”

    谢老铁匠道:“有假就算好的。你该想想那些军户终身都在卫所,死都不能脱籍,相对来说,我家算是非常幸运的。”

    “确实是这么个理。”

    莫思凡道:“大家也别在雪地里站着了,小忠哥好不容易回来,正该庆祝一下。今天就在我家吃火锅,大家都去。”

    “好。”大家纷纷赞成。在这样冷的天气里,围着火炉吃着热乎乎的火锅,想着就是一件挺爽的事情。

    莫思凡在宿舍楼里给自己选了个比较宽敞的房子,按后世标准的话,应该有一百二十平方吧。要是按他的意思,还想选更大一点的,但莫家大婶不喜欢房子太大,够住了就行。现在一家三口住在里面,空间倒是足够了。

    莫思凡原本就有请大家除夕时来吃火锅的计划,此番不过是顺势邀请罢了。所以家里已经准备了足够多的食材,此前莫家大婶在家就一直做着准备,汤锅都熬好了,就只需将菜加进去煮就行了。

    大家刚刚进门,就看见房子正中放着一张大圆桌,圆桌中央开孔,正是后世标准的火锅桌模样——不消说,这也是莫思凡鼓捣出来的。底下一个小火炉,里面添着煤块,火炉上放了一口大锅,淡蓝色小火苗舔舐着锅底,大锅上空冒着热气,一股浓郁的香气随着热气的飘散就扑鼻而来,勾引得大家食指大动。谢小花之前打了一架,早已饥肠辘辘,此刻被那香气一熏,哪里还忍耐得住,三两步赶到大锅前,叫道:“饿死我了,可以吃了吧?”

    莫家大婶瞪了她一眼道:“你刚才不是跳来跳去精神着嘛?就饿啦?”

    谢小花嬉皮笑脸地说道:“好婶婶,你别捉弄我啦,你做的饭菜这么好吃,都怪这香气太诱人了。”

    莫家大婶拿她没办法,笑骂了一声道:“馋嘴就馋嘴吧,还找这么多借口。”

    莫玉兰忽然说道:“小花妹妹,你要是喜欢我娘做的饭菜,以后可以天天来吃。”

    她这话里还有话,大家自然都听懂了的,俱莞尔一笑。

    谢小花脸微微一红,没有接话,却是端起一盆清菜,丢到那汤锅里面去,那沸腾着的水稍微平息了一会,没过多久菜就熟了。于是大家都坐在桌旁,喝酒吃菜,在这样一个下雪的天,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喝着温热的美酒,聊着天,不失为一件赏心乐事。

    火锅的锅底是清汤,这对莫思凡来说倒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对于一个从后世来的人来说,这个世界的食材自然比后世要好得多,绿色纯天然,至少没有那么多食品安全问题。但美中不足的是,调味料中少了一样辣椒,这人生也就少了一大乐趣啊。虽然用姜蒜胡椒等也可以增加一点辣味,但哪里有辣椒来得过瘾?吃火锅而没有辣,简直是不能忍也。

    “要是再辣一点就好了。”他一边吃一边感慨道。

    谢小花道:“还要辣?那得丢多少姜进去?”

    “不是姜的这种辣,而是另外一种东西。”

    李沐风道:“我知道,听先生以前讲过,是一种叫辣椒的调料,不过咱们都没有见过。”

    “哈哈,李大哥记性真好,我只是随意谈过几句,你都记得那么清楚。”

    “辣椒到底是什么东西?”

    莫思凡起身找了纸笔出来,在纸上画了个辣椒的大概形状,不消说,大家都是不曾见过的,他将辣椒的功效讲述了一遍,大家听他说得那么起劲,倒是起了好奇之心,只是他说的是真是假,一时也无法验证。

    谢小忠端详着那副图画,好奇地问道:“莫哥儿是在哪里见过这个东西的?”

    莫思凡道:“不知你们爱不爱看杂书,食物本草中记载了这个东西,所谓功效也是在这书上看到的。”

    大家都知道他爱看书,以前没钱也就罢了,有钱之后,书籍几乎是成箱的往家里搬,以至于现在专门给了间房子让他放书。而且他还说了,今后西凌小学要建一个图书馆,专门存放书籍,世间典籍都要搜罗个遍,学生们可以办理借阅证免费阅读。

    世间书籍如海,卷帙浩繁,谁都不可能把所有书都看一遍。而莫思凡说的食物本草更是偏门,大家都不曾读过,里面到底有没有关于辣椒的记载,谁都不知道。反正在他身上稀奇古怪的事物多,时日一久,人们便少了探究之心。大家宁愿相信是上天给了莫思凡的启示,也不愿稍微怀疑他一下。

    谢小忠道:“你说的这个辣椒,我还真的见过,就在登州那边,只不过形状略有不同,功效倒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