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79章 大雪纷飞

    莫思凡并不知道谢小花的计划,也判断不出她是否又在演戏。即使有演的成分在,但话语中的真诚还是能够让人感受到的,这丫头确实是长大了,不一味蛮干,也懂得方式方法了。

    韩秀清在这帮塾师中算是比较世故的,见识较多,又比较有威望,所以很多时候就是由他来代表大家说话。他站起来冲着谢小花施了一礼,说道:“谢姑娘客气了,赔罪的话千万别说,这事说起来也是我们错在先,以前的事情就当它已经过去,没啥可说的。今后,大伙儿就是努力做事,都是工坊的一份子,为工坊发展尽心尽力。刚刚谢姑娘也说了,大家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谢姑娘的事,就是我韩秀清的事,但有驱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其他人也纷纷表态:“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谢小花瞪着眼睛道:“你们这一大把年纪了,驱策你们作甚?要是还让你们赴汤蹈火,那还要我们年轻人干什么?你们现在把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做好就行,做得动就做,等哪天做不动了,工坊负责给你们养老。”

    虽然她的语气并不客气,但话的内容却是颇为暖心,塾师们当然听得出来,也都有些感动。他们的年龄大多都是四五十岁,年长的韩秀清已经六十多,自从绝了功名之念,生计问题就成了他们的日常,再清高的人总得先填饱肚子,尤其是拖家带口的一家人,更是张嘴就要吃的。现在到西凌工坊来做事之后,日子总算是好过一些了,但这样的好日子能持续多久,大家心里都没有底。有道是人生七十古来稀,他们这把年纪了,还能做多少年?老了后又该怎么办?这些才是很现实的问题。但今天谢小花说出由工坊负责养老的话,这对大家的心理安慰是非常强大的。

    莫思凡适时说道:“没错,我很快就会出台一个措施,今后凡是在工坊中工作过的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可以退休下来,由工坊负责养老。方式就是每个月给付一定的退休金,当然了,退休金有多有寡,金额通过在工坊服务的年限以及贡献大小来定。细则很快会出来,大家到时可以关注一下。”

    大家都纷纷鼓起掌来。这种大好消息,没理由不热烈欢迎。

    关于退休养老的制度设计,莫思凡早有考虑,只不过之前工坊人员都是以中青年为主,所以就用不着太过着急。但是这些塾师们进来之后,就不得不有所考虑了。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一直都是人们理想中的大同世界。如今,莫思凡办工坊,以做到壮有所用,办学校,以做到幼有所长,如果再把养老制度设计好,离那大同世界也相差不远了。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大同世界,只限于工坊之内,放在整个社会层面上,也许微不足道,但任何伟大的变革,不就是从微不足道的小地方开始做起吗?风起于青蘋之末,做好自己想做的每一步,就终究会产生大变革。

    会餐在一种其乐融融的气氛中结束。谢小花用三碗水酒,获得了塾师们的真心拥戴。敬完酒后,韩秀清这桌正好还有个空位,就请她在这里坐了下来,一起吃饭。谢小花也不推辞,席间,大家觥筹交错,谈论得非常愉快。塾师们跟她相处熟了之后,才觉得她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凶,到底还是个可亲的小姑娘嘛。

    小年过后,除夕新年就不远了。

    今年工坊里的过年气氛明显比去年强得多。去年由于宿舍楼尚未建成,所以整个工坊只有几个工人留守。但是今年,宿舍建成之后,不少从外地招来的工匠都搬了进去,甚至将妻儿老小都接了过来,过年的时候,有选择回家的,也有不少人干脆留在工坊过年,反正在老家也没有什么值得念想的东西。而莫家和谢家现在都有了钱,原先的茅草屋自然早就不住了,连翻修的必要都没有,就留在那里,任凭风吹雨打。他们都在宿舍这边弄了好几套房子,住了过来,也方便管理工坊和小学。柳家家境非常富裕,原本是不需要住在这边的,但柳秀林出于住得这里离叶筠瑶近一点的心理,便也搬了过来。好在住的地方足够多,宿舍楼已经建成两栋,新的又在筹划,也许用不了多久,这里就会成为一个繁华热闹的居民区。

    现在这里的居住环境已经改善了许多,经过一年的培育,树木已经长高了不少,花草虽然在寒冬中已经枯萎,但是那些四季常青的灌木还郁郁葱葱地生长着。在花园的中央,建了一个凉亭,这里是休闲娱乐的所在,下班后到这里来坐一坐,不失为放松的好去处。

    腊月二十九日晚,下了一场大雪,一夜之间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第二天是除夕,但雪依旧没有停,纷纷扬扬地下着。西凌是属于南方地区,下雪还是比较少见的,像去年就不曾下过,这样一场雪在北方不算什么,但是在南方,就已经是了不得的大雪了。

    正因为雪景难得,持续时间又很短,所以雪一下起来,人们就非常兴奋。少年少女们在雪地里欢呼雀跃,堆雪人,打雪仗,确实快活。

    凉亭中,莫思凡伫立在那里,看着大家在雪地里游戏,没有参与进去的意思。这本来是一个欢乐的节日,但他面上并没有什么笑容,相反,还有点严肃。李沐风陪着他站在那里,自从跟柳思柔的关系确定以后,他回来的次数就多了些,然而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即使每次回来,也都是匆匆忙忙的。

    凉亭中只有他们两个人,其他人离他们都挺远,所以不论说什么,也不会有人听到。

    “先生当真已经下定决心?”

    “当真。”

    “这一步走出,可就没有回头的路了。”

    “如果我什么都不做,不仅没有回头的路,连往前的路都没有了。”

    “我觉得……事情未必会糟糕至此。你说的那个人……不是即将离开西凌县了么?他以后再也不可能讹诈你了。”

    “一只狼吃惯了肥羊,他还会去吃青草吗?不可能的。贪婪的本性会驱使着他,让他不顾有猎人的危险,使尽一切手段,只为了捕捉到那只肥羊。那人也这样,不错,他确实是暂时离开了西凌,但是只需一年半载,就完全可以通过疏通关系,重新调到袁州府来。我觉得他完全有理由这样做,因为在其他地方,哪里能够轻松地一把就捞到好几千两银子呢?他已经深知西凌工坊的底蕴,对他来说,我就是他长期的提款机,想起来的时候就敲诈一下,轻轻松松的,多好。但是对我来说,这就是个狗皮膏药,甩都甩不掉。万一不小心,甚至会酿成灾祸,别看西凌工坊现在蒸蒸日上,可是如果有人暗地里挖坑的话,总有招灾惹祸的时候。我以前说过,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道路如果不平,铲平它,路上如有陷阱,填掉它。我不喜欢留下祸患,然后在关键时刻摧毁我的事业,如果有隐患,我一定要在隐患爆发之前清除它。”

    “我理解先生的忧虑,但是,西凌县永远都会有新的官员到来,要是新来的也是这般,又将如何?难道要一直这样对抗下去?”

    “我不会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先生既然已经拿定主意,我知道怎么办了。”

    “此事万分机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事前要有周密布置,特别是要做好善后。”

    “放心,我有办法将此事做得密不透风。”

    “拜托李大哥了。”

    “兄弟之间无需客气。”

    “李大哥有没有去过北方?”

    “没有,我多数时间都在江西,偶尔去过几次南直隶和江浙一带。”

    “那李大哥肯定是没见过那种真正的大雪了?那种有大半个人高,一脚踩下去就能将人给淹没的那种,可不是咱们今天看到的才半尺厚的雪。”

    “那种大雪当真是没见过。难道先生见过?据我所知,先生袁州府都没有出去过。”

    “我虽然没有亲见,但是在书上读过很多次,倒是了解得比较多。有道是大雪无痕,谁知道底下隐藏了多少罪恶?南方雪小倒也有个好处,那就是无论怎样遮盖,嶙峋的地表总是遮不住的。一眼望去,哪里有浅沟,哪里有陷坑,一目了然。行人在道上行走,也不至于摔得太过狼狈。等到冰消雪融的时候,一切又现出原形。所以我更喜欢南方,因为不用害怕那么多陷阱,也更能把控自己的命运。”

    “先生高论。不过抛开这些隐喻而言,我更喜欢北方大雪,那壮观的景象,想想都很过瘾啊。只可惜我还没有机会到北方去。”

    “等不那么忙的时候,李大哥可以去一下,和思柔妹子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