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76章 怒火之花

    过了几天,一群读书人打扮的人出现在西凌工坊门口,这些儒生年纪都比较大了,最年轻的都有四十多,这就是柳秀林去找过来的塾师,秀才有五个,其余的都是久试未中的老童生。从这些人的形象来看,就可以看出长年贫穷带来的影响。不少人面有菜色,瘦骨嶙峋,宽大的儒服套在身上,显得甚是可笑。不过,禀持着读书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精神,他们的神情依旧非常高傲,毕竟是读圣贤书的人,哪怕再穷,也不能堕落到跟凡夫俗子并列的地步。

    柳秀林去找他们的时候,并不曾说明有什么事相邀,只说是请他们到西凌工坊去聚一下。但是他们清楚自己做过什么事情,所以未免都有些不安。有心不去吧,但是现在莫思凡的影响力强大,至少比一般的乡绅势力还要强些,驳了他的面子,以后不定有什么小鞋穿。后来大家相互商量了一下,又觉得没什么可怕的,难道莫思凡还能对他们动粗吗?律法无情,想必他也不敢乱来吧。大伙儿一起去告状,最终也只得了一点点补偿而已,难道莫思凡还能要回去?话又说回来了,那笔钱大家一拿到手,不是买了油米就是还了债,哪里还拿得出钱来?

    所以这些教书先生们今天到西凌工坊来,可真是五味杂陈,什么心思都有。有些人忐忑不安,有些人却觉得如今莫思凡走了邪路,好好的圣贤书不读,却去做什么生意,简直是有辱斯文。但是真正到了西凌工坊,看到工坊内干净整洁的环境,坚实平整的地面,拔地而起的高楼,冒着烟气的车间,大家依旧震撼得久久无语。

    他们都是在这一带教书的,对学生的底细都比较清楚。特别是莫思凡很早就已经考中了秀才,而且还是全县头名,非常引人注目。他的家境大家也都很清楚,可是短短的两年,一个赤贫家庭的秀才却办了个这么大的工坊,焉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柳秀林早已候在西凌工坊外面,看见他们走来,便客气的说道:“各位先生果然都是守信之人。莫校长在会议室里等着你们,请吧。”

    带头的一个老秀才问道:“柳相公,可否透露一下,莫相公让我们来到底有什么事?”

    柳秀林微微一笑道:“各位上去之后自然就知道,学生也不好说太多。”

    这算什么回答?塾师们都有些鼓噪起来,有人道:“藏头露尾的算什么?话不说清楚,我们就不进去了。”

    也有人道:“莫相公的架子好大,他虽然中了本县头名,到底还是个年轻人,论年纪我们都是他的老师呢,怎么也不知道到门口来迎接一下?”

    老秀才还待问什么,这时,从工坊里面走出一个小姑娘,长得甚是娇俏可爱,看见门口围了这么多人,就大声喝道:“你们是谁?在这里吵什么?”

    柳秀林道:“他们是附近的塾师。”

    小姑娘眼睛一下子瞪大了,叫道:“就是他们去县衙告莫大哥,使小学被查封了的?”

    “就是。”

    这下子可不得了,那小姑娘一下子暴怒起来,大声喝道:“好哇,你们还敢到这里来,是不是活腻了?”

    说罢,就纵身猛扑过来,明明只是一个小姑娘,气场却异常强大,看样子,是要将塾师们狠狠揍一顿了。

    柳秀林心中暗暗叫苦,千算万算,没有把谢小花的反应算进去,这小丫头是个嫉恶如仇的性子,不惹她则罢,惹了她,可不得善罢甘休。这要是将这些教书先生们给揍一顿,说不得又是一场风波。

    他赶紧拦在谢小花的面前,叫道:“小花姑娘,且莫冲动。”

    谢小花喝道:“让开。”

    柳秀林哪里肯让,只管护在塾师们的前面。谢小花大怒,抓住柳秀林的手臂一甩,柳秀林哪里立足得住,身子一下子飞了起来,这要是摔在地上,还不知会摔出什么好歹来。

    幸亏工坊内有人抢了出来,正是谢小义,他眼疾手快,一把接住柳秀林。一边喝道:“五妹,你这是干什么?”

    柳秀林脸都吓白了,惊魂未定,他这还是第一次见识谢小花的手段,那武艺果然不是吹的。

    谢小花对自己二哥还是有些畏惧的,倒也不敢顶撞,却是对着那些塾师们大声叫道:“你们等着,待我去取大枪来,非挑了你们不可。”说罢,怒气冲冲地走了。

    塾师们眼见谢小花如此凶恶,举手投足就将柳秀林扔出这么远,未免都有些惧怕。这小姑娘蛮横不讲道理,连自己人都打,那临走前放的狠话未必就不是真的。

    柳秀林定下神来,连忙对塾师们说道:“各位还是赶快进去吧,这个谢五妹保不准马上就会返转,也只有莫校长才护得住你们了。”

    塾师们纵然还有些犹豫,值此性命攸关之际,也是不敢冒险,便随着柳秀林进了工坊。

    会议室在二楼,莫思凡正等在那里。门口发生的那一场风波,他在窗口看得清清楚楚。这倒不是他特意安排的,纯属意外,但谢小花能够吓唬一下那些教书先生,也是比较解气的。

    塾师们一进来,他就迎了上去,口称:“学生莫思凡见过各位先生。”

    带头的那个老秀才道:“莫相公多礼。老夫韩秀清,携同侪前来拜见莫相公。”

    他是韩秀清?莫思凡对这个名字可是非常熟悉,这人年少成名,考秀才时的成绩比莫思凡还要好得多,然而此后几十年科举,他却再也没有中过,虚耗半生,最终连衣食都成问题,不得已才开了个私塾授课,勉强混个温饱。结果还没过几年安稳日子,私塾又被莫思凡开办的西凌小学给搞垮了。不仅招不到新学生,连原有的几个学生也跑了个精光。

    韩秀清气恼了好几天,打听之下,遭遇闭馆的可不止他一个人,附近村落的私塾十之八九都开不下去了。一怒之下,他就带着那些失业的塾师们去县衙告了状。这才有了后来查封西凌小学的事情发生。

    没过多久,县衙就派人传话,说是莫思凡愿意赔偿他们因闭馆而损失的银子,每个人十两。这么一点点钱,委实不够生活的,但是史知县表了态,他们也没有别的办法,稍解燃眉之急罢了。

    现在莫思凡将他们找来,可不知是安的什么心思。

    莫思凡只是略微观察一下,就看出这些人都是以韩秀清为首,他做了个手势,说道:“各位请坐。”

    当下大家坐定。莫思凡率先道:“我也不说什么开场白,直入正题。先前因为那件事,大家闹得有些不愉快。当然,在这里我先向大家检讨一下,我比较年轻,想问题可能没那么周到,本来只想着是为乡亲们做件好事,却无意中影响到了各位,在此向大家致歉。”

    他的态度相当诚恳,塾师们相互望了一眼,都有些意外,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莫思凡都没有低头致歉的理由,韩秀清道:“这也怪不得莫相公,我们也是性急了些,要是早点跟莫相公沟通,只怕也没这么多事。”

    “这话说得正确至极。有事多沟通,可以少很多误会。我知道大家都拿到了一定的补偿,但势必不会很多。至少跟我付出去的相比,恐怕还不到一个零头。”

    韩秀清骇然道:“难道史知县竟然……”

    莫思凡阻止他继续说下去,道:“心知即可,可别说出来。”

    这无疑是一种很严重的指控,即使有很充足的证据,也不能随意乱说。在座的虽然都是儒生,惯读诗书,不通世故,但莫思凡将话说得这么明白,他们还是能够意会到的。

    这就使得会议室里的气氛有些变化了。原本塾师们对莫思凡怀有很深的怨气,毕竟他是打碎他们饭碗的罪魁祸首,但是莫思凡一上来就先致歉,再直指史知县从中捣鬼,不知中饱了多少私囊,这就成功地将怨气转移到史知县身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