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71章 扩张扩建

    有了重晶石,莫思凡一面让人用重晶石取代黄丹粉,一面加紧研制发电装置。

    虽然他将任务丢给柳秀林,但是让他们一直自己摸索还是不行的,所以他亲自领导这个研制小组。发电机的原理是非常简单的,只要让导线切割磁力线,电流就会在导线中产生。这是一个最基础的物理常识,实现起来也并不难。只要解决材料问题,一切都将迎刃而解,无非是将规模做大一些罢了,虽然粗糙一些,但只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可以接受的。好看和实用都可以在以后慢慢地雕琢,现在要解决的就是有无的问题。为了电解盐水,他需要制作直流发电机,为了制作电机,他又需要制作交流发电机,这些都是没有多少技术难度的。

    十几天后,柳秀林拿出了直流发电装置的样机,以燃煤蒸汽为动力,于是纯碱的生产就拉开了帷幕。这样的生产工艺严格来说很不合算,成本高,污染大,只是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罢了,但是至少解了莫思凡的燃眉之急。

    原料问题得到解决之后,西凌工坊马上就开始扩大生产,一方面招募工人,另一方面则加紧建造新的厂房,争取尽快地投入使用。

    新的钡水晶由于加大了钡的比例,所以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非常高,而黄丹粉也没有完全放弃,而是加高了含量,达到了百分之二十四,这是高档水晶的成分比例。

    解决了产品供应问题,谢家林和罗掌柜终于可以放心地发展了,不用担心断货的危机,两人将店铺一层层地向下面的府州郡县铺过去,然后逐步向外省扩展。由于资金充足,所以扩展的速度也非常快,一个个连锁店铺就这样在大明遍地开花,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商业版图嘛,就是一步步开拓出来的。

    刘善仁的商工银行也跟着连锁店铺一起扩张,只不过比起西凌工坊每在一地亮相引发的轰动,商工银行显得低调得多,它不需要大肆售卖产品,只需要用诱人的利息回报吸引社会上的游资,大明当前的社会结构正处于资本主义萌芽的阶段,特别是江南一带,富裕繁华,巨商云集,有钱的人是非常多的。

    整个有明一代,朝廷的岁入都不高,有些资料说大明朝廷岁入不过两百万两银子,低得可怜,并进而推断整个大明非常贫穷。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大明并不穷,或者说大明的民间并不穷,许多豪富之家的资产达数百万两之多,整个大明的白银存量达数亿两,这么巨大的白银数量大多集中在权贵手中,并没有在市面上流通。而根据经济学的理论,没有流通的钱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只不过是看上去非常美好的账面财产而已。一旦发生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这些账面财产也就会大幅度缩水。事实上,随着大明国力在嘉靖朝的由盛而衰,通货膨胀也越来越厉害,物价飞涨,钱就越来越不值钱,所以如果有一个机构能够使那些沉积的钱变得有价值,必定会大受人们的欢迎,刘善仁的商工银行恰好就是起着这样一个作用。所以无论是豪富的权贵,还是紧巴巴过日子的老百姓,都愿意将财产存进商工银行。而那些商业发达的地区,需要贷款以便于资金周转的人也特别多,刘善仁将那些游资吸收进来以后,再贷给那些需要的人,等于盘活了这些原本沉积的资产,钱一旦流通起来,就有了它的价值,整个社会才会继续繁荣昌盛下去。

    商工银行事实上已经起到了一个金融机构的作用,它通过货币的流通运行,有力地抑制通货膨胀,干预经济运行的轨迹,这一点,刘善仁并没有意识到,但是莫思凡在设计之初,就想到了这个功能。银行的作用不就是这样的吗?进可以控制一国经济命脉,退可以影响百姓衣食住行。这就是莫思凡当初的原话。

    这个时代在江南虽然也有钱庄,但是要做到商工银行这么极致、这么远见卓识的,还真的没有。

    西凌工坊连锁店和商工银行的扩张,自然就需要大量的人手。店铺掌柜和伙计可以在本地招募,但是总得有个镇场子的人,特别是商工银行,一个跟钱打交道的机构,更是得雇佣相当多的护卫。刘善仁信任莫思凡,将这个任务委托给他。于是李沐风的东奔西走终于有了价值,不少原本啸聚山林、荼毒商旅的绿林好汉们,在李沐风的举荐下,悄悄地进入商工银行,当了一个隐秘的护卫,原本险恶的治安环境一夜之间似乎好了很多。

    这也是莫思凡所喜闻乐见的。凭着李沐风在江西绿林的威望,西凌工坊的骡马队在来往西凌和南昌府的路途上畅通无阻,自然是绿林道上卖李沐风的面子。但面子这玩意不能当饭吃,用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淡了,要是有人利欲熏心,干下那么几票,那工坊的损失可就大了。

    要想路途上永久平安,从根子上清除绿林势力才是上上之策。但是用武力清除是不可能的,连官府都做不到的事,莫思凡更做不到。哪怕只动一个山寨,也会得罪整个绿林,以后的路途便举步维艰了。

    幸好莫思凡别的没有,银子多的是。绿林好汉啸聚山林,除了受官府或豪强迫害的因素之外,求财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混绿林虽说是快意恩仇,好不自在,然而干的终究是杀头的买卖,看似潇洒,实则凄凉,大家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日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官兵剿灭。如果有其他求生的门路,没有谁喜欢这种冒险。而莫思凡恰恰可以为他们提供这种门路,比如骡马队的护卫工作,比如商工银行的守卫等。

    当然,将这样一群江湖人物招募进来,还是有些冒险的。说白了,这些人肯来做护卫,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忠诚,而是冲着莫思凡开出的薪水来的。不能排除某些心存不轨的人,不但护不了安全,反而对骡马队和商工银行打主意。不过,这些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后世那么多金融机构,出现抢银行的事例很多,出内鬼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还不是照样开得好好的,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制度的约束。这一点莫思凡也可以做得到。

    就这样,江西绿林豪杰们,忽然就从山林间消失,大多数都进入了商工银行,少部分成了骡马队的护卫,告别了以往的黑道生涯,成为了一支隐蔽的护卫队伍。这股风潮从江西到湖广,再到其他地方,无意间给各地官员的政绩薄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倒是莫思凡没想到的。

    西凌工坊的生产顺畅之后,莫思凡又开始琢磨新的事物了。

    一天,莫思凡拿着一叠图纸找到谢小义。

    “这些是什么?”谢小义翻着图纸,好奇地问道。

    “一种枪械。”莫思凡回答道。

    “枪械是什么?”

    “神机营的火药枪知道吧?放铳一样把弹丸发射出去,可以打死人的那种,就叫枪械。”

    “你……还会那种玩意?”谢小义好奇地问道。

    “不算不懂,也不算很懂。”

    “这是什么回答?跟没说一样。”

    “不算不懂的意思是我知道这种枪械的运作原理,甚至还能画出许多图来,将它的形状,运行机制都说清楚。不算很懂的意思就是真让我去做的话,我肯定做不出来。”

    确实,作为从后世穿越过来的人士,完全不懂枪是不可能的。面对这个冷兵器时代,不想办法制出几枝枪来横扫世界,更是对不住自己的穿越者身份,枪支对冷兵器的优势用脚想都能想得到。但要是具体到怎样制枪这种伟业上,相信大多数人都得抓瞎。

    莫思凡在后世接受过系统完整的教育,但要是说到枪械,还真是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天朝严格禁枪,普通百姓哪里有机会接触到枪?不过抛开书本,要了解一些枪械知识却并不难,后世网络发达,所有知识搜索一下就不难找到。在网络上,枪弹的剖面图、动图原理非常多,直观而又易于理解,而莫思凡偏偏是个不折不扣的军事迷,微博上关注的不是明星,而是很多军事大v,长时间接受着军事科普,轻重武器、导弹火箭、飞机舰船等等装备如数家珍。而且,从初中到大学,所有学校都会组织军训,更有实战打靶的项目,军迷之间也会组织一些模拟野战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莫思凡对枪械的认识算是比较深刻了。

    然而光有这个认识还不够,缺少制作手段,枪依然做不出来。别说枪了,那子弹的制作难度便不是一般的高。莫以为军迷懂得了一些理论知识,就能造枪造炮,没那么简单。造枪是个精细活,要求加工精度相当高,这就得需要相当精密的加工手段,而材料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枪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