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64章 师徒和解

    今天大家都看了场好戏,方攸宁气势汹汹而来,挟师道威严,却在言语上完败于莫思凡。莫思凡雄辩滔滔,将方攸宁驳得哑口无言,着实出乎人们的预料。虽然大家都知道莫思凡今时不同往日,但眼见为实,今天这场辩驳,对于缺乏见识的乡民来说,实在是太过精彩。

    然而在方攸宁服软认输之时,莫思凡却立即施礼赔罪,画面转变之快,更是让人始料不及。

    别说旁观者惊讶,方攸宁也是怔住了。很明显莫思凡给了个台阶让他下,不仅叫回了老师,还不忘说明自己之所以有今天是老师的教导有方,这就给足了方攸宁面子。他自然清楚这一点,便以手相搀,说道:“好,好。如今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问已经超过了为师,为师甚为欣慰。我之前有些误会,以为格物之道是异端邪说,听你这么一讲,原来还是圣人的意思,这就不会有问题了。从格物这个角度来解读圣人之言,你是第一个,将来也许还将开创出一个流派,只可惜为师年纪已大,怕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莫思凡道:“老师何出此言?黄忠七十尚能上马杀敌,老师不过是六十出头,未来的好日子还长着呢。要是老师有这个兴趣,完全可以亲自参与进来,一起来研究格物之道,探求圣人的微言大义。哪怕是从现在开始学,十年后也必成一代大家。”

    方攸宁心中一动,莫思凡的这个建议颇有吸引力。他如今年纪已老,科举功名之念早就淡了,但读书读了一辈子,对于钻研学问还是很有兴趣的,格物之道是一个未知领域,涉猎一下也是无妨,他微微一笑道:“听你这么一说,为师倒是有点兴趣了,就是不知道方不方便。”

    莫思凡欢喜道:“当然方便。西凌小学永远都有老师的一席之地,我这些学生都只在社学中接受过基础的启蒙,识字有限。烦请老师每天给他们上半个时辰的课,其他时间便可随时研究格物之道。作为回报,我会给您发薪俸,让您有足够的钱安享晚年。”

    “思凡有心,我这把老骨头,今后就交给西凌小学了。”

    莫思凡的这一手相当漂亮。他当然并不在乎方攸宁教不教书,即使什么都不做,莫思凡也不会亏待他。方攸宁教书育人,在五村百姓中颇有人望。今日辩驳,自己虽然占着理,一番雄辩说得方攸宁哑口无言,但在一些不相干的村民们看来,顶撞自己的老师终究是于礼不合,在道德制高点上天然就落了下风。倘若方攸宁因此而忧愤成疾自己势必就要遭受千夫所指了。今后不管自己取得什么成绩,这都是个污点,很容易被人诟病的。

    而今莫思凡退一步,换得跟方攸宁的和解,简直是皆大欢喜的事。自己固然是免受道德方面的谴责,方攸宁的晚年生活也有了保障。做一个私塾老师委实是清贫,在五村地面,私塾有好几家,彼此间存在着一定的竞争。每家学生不足十个人,赚的那点学费要养活一大家子,所以方攸宁这么多年下来,家无隔夜之粮,两袖清风,现在耳聪目明之时,问题不大,等以后年纪大了,养老的问题就出来了。

    所以莫思凡的建议,很容易就打动了方攸宁。

    开学仪式至此便结束了。人们都散去了,学生们则进入学校,准备接受教育。当然第一天是不上课的,学生们主要任务是熟悉学校环境,给他们发放书本和学习用具,顺便参观一下教学楼和西凌工坊。教学楼总共是五层,除了第五层有特殊用途之外,其余四层都有十间教室,按照每间教室容纳四十多人来计算,整个教学楼可以同时容纳一千六百多人。这样的办学规模其实并不大,后世一个普通的小学就有一两千人,更何况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西凌小学的人数只会维持在数百人的规模上,教学楼的容量完全够用了。现在第一期学生只有几十个人,在诺大的教学楼里显得很是冷清。而西凌工坊更是这些学生们梦寐以求想要去的地方,出于保密原则,一般人是很难走进车间的,而现在他们可以名正言顺走进车间劳动,赚到工钱,这样的机会让大家非常激动,也倍加珍惜。

    莫思凡让柳秀林带着学生们去参观,莫思凡便陪着方攸宁在小学内走动。整个西凌小学用一道围墙跟工坊其余部分分割开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这是为了便于管理,防患于未然,毕竟人一多,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冒出来。小学刚刚建成,各方面都还简陋,不过只要假以时日,配套设施便会逐步完善起来。

    正走着,迎面碰上叶青云。叶青云自从迁来之后,生活稳定下来,每月收入不菲,年底更是收到一个大红包,短短半年时间,比过去十几年赚的都多。而且莫相公还说了,随着工坊效益提高,今后赚的会更多。

    人逢喜事精神爽,如今叶青云跟过去相比,简直像是变了一个人。他原本腰背佝偻,容颜憔悴,脸颊消瘦,步履蹒跚,沉默寡言,完全是一个被生活压垮的老人。而现在他面色红润,腰背挺得笔直,走路跨大步,说话声音洪亮有力,根本不像年近五十的样子。

    他早已将工坊当成了自己的家,对它倾注了无数感情。除了吃饭睡觉,他恨不得将全部精力都扑在工作上。

    今天小学开学,工坊放假,他也旁观了开学仪式,对莫思凡说的那些道理,他的感悟比别人更深。

    莫思凡看到他,便说道:“叶先生来得正好。学生有事先出去一下,麻烦叶先生陪我老师到处走走。”

    叶青云道:“莫相公有事尽管去忙,方先生交给我便是。”

    莫思凡不再客套,拱了拱手,便转身走了。今天是小学开学的日子,他记得李沐风说过会来。刚才闲人那么多,他断然不会现身,但是此刻闲人都已散尽,应该就会要出现了。

    他并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李沐风,但笃信他一定会来。所以他没有通知任何人,便走出西凌工坊,沿着围墙慢慢地向前走着。

    果然没走出多远,拐了一个弯,在一个视线的盲区位置,他看到一袭青衣的李沐风站在那里,面带微笑,仿佛早就知道莫思凡一定会找过来一样。

    莫思凡抢前一步,拱手道:“李大哥,久候。”

    李沐风笑道:“接获先生送过来的讯息,我就将行程做了下调整,既然答应了先生,那就一定得来。不过行色匆匆,只怕也呆不了多久就得走,对不住先生了。”

    “李大哥说哪里话,能来就是很看得起兄弟了。王子猷雪夜访戴,未至而返,朋友间贵的是知心,形式都是次要的。”

    李沐风笑道:“先生说的真好。今日小学开学,我虽然没有进去,但在外面也听得到先生说的话。你今日论述格物之道,有理有据。愚兄听得多时,深为先生折服,若是有缘学到一二,也不枉此生了。”

    莫思凡笑道:“李大哥要学,只管来学便是。我这里随时欢迎李大哥。”

    李沐风道:“我心中有感而发,真要学时,却不一定有这个时间。事儿繁杂,东奔西走,无法在先生身边领受教益,诚为遗憾。以后闲下来了,一定要好好学一学这门知识,大家都学了,我却未学,未免有些落后了。”

    “以李大哥的聪明才智,是很容易学的。”

    “好了,心意已到,我走了。”

    莫思凡忽然记起一件事,叫道:“李大哥请留步。”

    “先生还有事?”

    “不是我的事。这几日有人很想见你,在我耳边念叨多时了。”

    李沐风奇道:“谁?”

    “李大哥是否还记得,招生的那天,我给大哥引见过几个朋友?”

    “当然记得,有小勇兄弟,玉兰妹子,还有柳家兄妹。却不知先生说的是哪一个?”

    “是女孩子。”

    李沐风为人甚是精明,只是略微思索了一下,便说道:“是柳思柔吧。看上去相当文静,可能是有些认生,她着急见我可是有什么事?”

    莫思凡差点跌跤。柳思柔居然是个文静的女孩子?她要是文静,那文静的定义就得重新修改了。

    看样子李沐风虽然颇能识人,但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关键是柳思柔那天的表现太过离奇,认识她的人无不大跌眼镜。

    他含含糊糊的说道:“应该没什么大事吧?只是那天大哥临别之时,曾经约定在西凌小学开学的时候到场,所以她记在心里,时常问我有没有准信,她大概还想见一见大哥吧。”

    话虽然说得含糊,可意思其实很明白。试想一个女孩子跟别人打听自己的情况,如果不是有那方面的意思,怎么可能这么直白?李沐风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一时间未免迟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