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49章 冤不冤枉

    莫思凡道:“两位族长大人家里都有困难,一万两银子怕是拿不出来。不过,按照那天两位族长大人开出来的条件,他们准备分别出一百两银子,以后分红的时候,股权各占一成。”

    “轰”,这下子会议室里仿佛就炸开了锅,群情激愤起来。刚才说什么三四千或者是一万,都可以当作是开玩笑,只是大家故意为难这两个族长罢了,但是比照刘善仁的股金,这两位出的钱未免太过少了。这分明是肆无忌惮的抢嘛。工坊最需要钱的时候不见他们出来投资,如今走了正轨了,就来摘桃子了,天底下还有比这个更无耻的吗?

    “滚出去。”有人大声喊道。

    “这些狗娘养的就是想明抢咱们的工坊,欺人太甚了。”

    “打死这俩狗日的。”

    “打死他们。”

    暴怒地情绪在会议室里蔓延,也不知是谁第一个动了手,大家很快一拥而上,围住谢刘二人就是一顿暴揍。

    莫思凡悠然的喝着茶,眼前的这个局面早在他的预料之中。他并不担心打死人,谢家兄弟都在那里盯着,知道下手的轻重。他不打算杀人,但也不想轻易就放过谢刘二人,至少要给他们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免得以后猖狂。

    只需制造一些心理落差,就能鼓动一群人的情绪,对于这一点,他有着透彻的理解。

    在混乱之中,史知县到了西凌工坊的门口。在预想中,莫思凡一定是迎候在那里的,结果却是空无一人,对史知县来说,这未免有些不敬。门卫说莫相公正在忙,反正来都来了,史知县也不能就此打道回府。便在门卫的引领下,来到会议室,结果却是看来这样一个乱哄哄的景象。

    他怒气冲冲地哼了一声,身边的师爷便扯着嗓子叫了一声:“史大人到。”

    人群立即散开了,出现在史知县面前的,是无比凄惨的一幕。

    谢刘二人趴在地上,鼻青脸肿,脸完全变形了,又糊了一些血,几乎辨不出谁是谁。

    他们身上的绸缎锦服被撕得又破又烂,上面还残留着无数脚印,鞋子也掉了,赤着脚,由于疼痛和恐惧,他们双手抱着头,身子蜷缩成一团。

    他们痛苦的哀嚎着,可是周围的人们,显然没有人同情他们。

    史知县摆开官架子,沉声喝道:“本县在此,这是怎么回事?”

    谢刘二人听得知县大人来了,立即连滚带爬地滚了过来,抱住史知县的脚,一边鼻涕眼泪直往下淌,一边嚎叫道:“史大人,您来得正好,您可得给我们做主啊。这些贱民想要暴乱,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就殴打我们。小民冤枉啊。”

    “够了,”史知县怒喝一声,厌恶地抬起脚,将两人踢开,看着被鼻涕眼泪弄脏的靴子和官服,还沾了不少血污,忍不住怒道,“滚远点,狗东西。”

    莫思凡搬了张椅子,请史知县坐下。然后施礼说道:“知县大人日理万机,还记挂着百姓福祉,体察民情,今天有幸来到敝工坊,学生不胜荣幸。”

    史知县和蔼的笑道:“本县忝为父母官,理应体察民情,为百姓伸冤作主。近日略为得闲,就到民间来访一访。听说莫秀才办了个工坊,造福桑梓,本县不胜欣慰,特来看看。但有任何为难之事,只管告诉本县,本县为你做主。”

    谢刘二人对视一眼,心中同时升起一个念头:“这莫秀才和知县老爷相熟?这下可完了。”

    今天事情变成这个样子,他们就算再愚蠢,也知道是莫思凡搞的鬼。

    知县老爷忽然到来,给他们解困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他们满以为知县老爷能为自己做主,惩治这些贱民,可现实似乎有点不妙呢。

    鬼才相信知县老爷是一时兴起,体察民情,哪有这么巧的事?不迟不早,等自己挨了揍之后刚好出现?而且明明是自己挨揍,史知县却说给莫思凡做主,这苗头有点不对啊。

    史知县坐下后,莫思凡又命人端上香茗,史知县一边喝着茶,一边和莫思凡聊着天。内容不外乎是工坊怎么样?赚不赚钱之类的,却将谢刘二人晾在一边。

    莫思凡早就准备了一套说辞,敷衍了过去。以史知县只会读死书的能力,想必是不懂的。

    史知县听着莫思凡的回话,频频点头,然后说道:“要是依本县的意思,莫秀才还可以省一大笔钱。”

    莫思凡愣了一下,躬身问道:“请大人明示。”

    史知县说道:“这些贱民,用不着对他们太好,给口饭吃,饿不死就行了。”

    这就是体察民情的县令说出来的话?

    很简单的一句话,史知县的本性显露无疑。

    莫思凡没有接话,只是笑了笑。

    这种不见银子不做事的贪官,脑子里除了盘剥百姓之外,恐怕是没有其他念头了。

    闲聊了一会,史知县这才问道:“莫秀才,刚才这是怎么回事?”

    莫思凡回道:“回禀大人,这两位是谢家村的里正谢老财和刘家湾里正刘铁基。喏,”他指了指两人,忍着笑说道,“不好意思,大人,他两人今日有点变样,若不是我认得他们的衣服,只怕也认不出来。”

    那师爷凑趣道:“亏得莫相公还认得他们的衣服,要是我,破成这样,怕是连衣服也认不出来了。”

    周围的人们发出一阵哄笑。那谢刘二人恨不得有个地洞可以钻进去。

    史知县板起脸道:“说重点。”

    莫思凡道:“回大人,今天谢刘二位老爷来到工坊,要求入伙,只因这个工坊乃是学生心血,不想跟人合伙,所以不曾答应。结果两位老爷忿恨,便吵起来了。”

    “吵上几句亦属寻常,为何却变成了现今这副模样?”史知县皱着眉头问道。

    “学生原本想息事宁人,所以一直退让,然而两位老爷却步步紧逼,威胁学生。刘老爷扬言要率百十个打手,砸了工坊,逼学生关门。谢老爷却以学生小妹相威胁,如若学生不就范,就要加害于她。在场的各位乡亲都是在工坊内做事的,目睹两位老爷的猖狂态度,出于义愤,才与这两位老爷理论了几句。不想双方火气越说越大,终于推搡起来,也不知是哪个里正先动了手,打伤了一个工人,这下子引起了公愤,双方就扭打了起来,各有受伤,再后来,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谢刘二人大叫起来:“冤枉啊,事实不是这样的。”

    “不是吗?莫秀才一面之辞,本县确实不能全信,那我问问别人。”史知县沉着脸,指了几个人,“你们说说是怎么回事?”

    三个人跪倒在地,大声说道:“莫相公所说,句句属实,小人们亲眼目睹,愿为莫相公作证。”

    谢刘二人叫道:“大人明鉴,他们都是一伙的,他们的话不足为证啊。”

    史知县大怒道:“你们说莫秀才的话不可信,这些证人的话也不可信,那谁的话可信?本老爷专信你们的吗?你们的话又凭什么可信?”

    谢刘二人哑口无言。

    史知县说道:“被谢刘二人打伤的何在?”

    一个工人站了出来,正是那谢老财的亲戚,他伸出右手,手背上破了一点皮,连血都没有出,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不小心蹭破的,他跪下来道:“史大人,小人原本只是个劝架的,两位里正却不分青红皂白,突然动手,请您为小民做主啊。”

    史知县皱了皱眉头,这伤口也太不明显了,得凑近了才能看清楚。他哼了一声,不置可否,只是问道:“当时情形如何?”

    “回史大人。之前的情形莫相公已经讲过了,句句属实,大家都有些激动,小人因为跟谢里正有点亲戚关系,所以在中间劝架。谁知突然之间,不知是哪位里正大人动了手,一下将小人推倒在地,手就给弄伤了。两位里正还不依不饶,说要把小人给打残。大家气愤不过,这才还了手。”

    谢刘二人眼前直发黑,如此明目张胆地陷害,天下怎么就有这种不讲道理的事啊。他们却是忘了,昔日欺凌乡亲们的时候,自己也是完全不讲道理的。

    史知县咳了一声,喝道:“事实已经很清楚了,谢刘两位里正,强买强卖不成,恼羞成怒,意图以武力胁迫莫秀才,乡亲们出于义愤,才动手阻止两位行凶。你们咎由自取,怪不得旁人。你们二人身为里正,原本应该造福桑梓,如今却欺凌弱小,意图霸占莫秀才的工坊,如今证人证言俱在,还有什么话说?”

    谢刘二人大为惊骇,大叫道:“大人,冤枉啊。”

    “冤枉?你且说说,莫秀才如何冤枉了你?”

    谢老财伏在地上,说道:“小民一向奉公守法,乐善好施,怎么会欺凌弱小?莫秀才和他那些工人本来就是一伙,早就串通好了供词,刚才说的那些,真的是没有的事,是他们故意冤枉小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