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西凌
字体: 16 + -

第35章 前夜

    登时就有一个人跳了出来,大声喊道:“穷酸秀才,你唬谁呢?窑主老爷在此,容不得你放肆。”

    又有人喊道:“这两人来路不明,谁知道是干什么的?搞不好是来咱们瓦山村拐带人口的,大家莫要上当。”

    更有人大声威胁道:“这两人冒犯老爷,大家揍他们,往死里揍。”

    这种局面正是罗正风喜欢的。把水搅浑了,才能浑水摸鱼。他不清楚莫思凡的底细,但想必秀才身份还没有人敢仿冒。他弟弟就是秀才,所以秀才的地位他很清楚。说实在的,这个身份就跟鸡肋一样,嚼之无味,弃之可惜。秀才可以见官而不拜,可以免徭役,可以拿廪膳费,逢年过节,县学里面还有点表示。秀才已经跨入士人阶层,虽然是地位最低级的一层,好歹也是统治阶级不是?

    所以罗正风并不想过分得罪这两个秀才,但现在是人家找上门来了,示弱只能让人看不起,所以无论如何,这口气不能咽下。既然有手下出手,他自然乐见其成。就算把事情闹大了,他也可以说是乡亲们出于义愤,打抱不平呢。

    莫思凡看着那些叫嚣的狗腿子们,眼底掠过一丝厌恶之色,他回过头,对李沐风说道:“李大哥,狗又叫了。”

    李沐风微微一笑道:“狗是忠畜,先生将这些人比作狗,岂不是有辱狗的名声?”

    莫思凡哈哈大笑道:“李大哥说得好有道理,兄弟知错了。不过那个叫甚么窑主的,倒真真像个狗头。”

    李沐风淡然说道:“狗也好,猪也罢,先生何必放在心上,终归是些畜生。”

    他们两人嘻笑怒骂,丝毫不将别人放在眼里。看得罗正风心中一怒,不悦的说道:“两位口出狂言,当瓦山村是什么地方了?”

    莫思凡轻蔑的看着他,冷笑道:“我就说你是狗头,又怎么样?”

    俗话说泥人还有三分土性,更别说在瓦山村地面作威作福的罗正风了。几时有人敢这样跟他说话?他今天已经忍得够多的了,已无法再忍,所以他一跺脚,怒声叫道:“给我打,打死这两个不开眼的东西。”

    那些狗腿子们早就已经摩拳擦掌,就等罗正风发话。听得令下,当即一窝蜂的冲了过来。

    当然结局没有任何悬念。当狗腿子遇上大侠李沐风,除了被打得落花流水之外,还能有什么结果?

    罗正风万万没有想到李沐风如此神威,见势不妙,掉头就想逃,被李沐风踢了个石子,正中脚踝,立足不住,摔了个狗吃屎。

    莫思凡也不示弱,紧跑几步,对着罗正风揍了几拳,末了还意犹未尽的踢了几脚。

    “早就想揍你了。”莫思凡恶狠狠地说道,“我看你忍到什么时候?很多人都看见了,是你先动手的。就算闹到知县老爷那里去,我也有理。”

    罗正风眼睛被打肿了,嘴角淌着血,想必牙齿也掉了几颗,神态极其狼狈。其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姿态,自此在乡亲们面前破裂。

    一场闹剧,以罗正风鼻青脸肿、落荒而逃告终。今天他不但没有娶到美娇娘,倒是惹到了满身淤青,甚至临走的时候,连句狠话都不敢放出。

    叶青云将儿子叫回了家,开始准备举家迁徙。瓦山村已经没什么好留恋的了,莫思凡开出了那么高的工薪,到哪里不可以安家?

    叶青云的儿子一个叫叶子羽,一个叫叶子乔,都是身形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给吹倒。营养缺乏程度,跟以前的莫玉兰有得一比。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两兄弟虽然瘦弱,模样却挺机灵,见了莫思凡,也没人教,自己就先趴在地上,磕了个头。

    莫思凡扶起他们,说道:“无须多礼。”

    叶子羽道:“大恩不言谢。秀才公救了我爹和妹妹,小子做牛做马,也要报答秀才公。”

    莫思凡道:“我帮你们,就是为了不让你们做牛做马,要是我再让你们做牛做马,那我帮着还有什么意思?”

    叶青云道:“秀才公别生气,小子没甚见识,不会说话。”

    莫思凡道:“我不生气。不过你们要记住,在西凌工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也许分工有不同,也许赚的钱有多有少,但并不意味着谁比谁高贵,更不存在让谁做牛做马。”

    叶子羽应了。

    叶青云担心夜长梦多,罗正风会派人来找麻烦,于是稍微收拾了一下,即刻就启程了。他家徒四壁,也实在没有多少东西要带,所以收拾起来,没有费多少工夫。

    在村口还停着莫思凡来时坐的马车,这么多人挤坐在一起,自然有些拥挤。不过作为代步的工具,还是要快捷很多了。

    瓦山之行,虽然有点小波折,但总算顺利。莫思凡如愿以偿的寻到叶青云,解决了艺术造型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今后人才还将源源不断的到来,西凌工坊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人才的鼎力支持。

    马车离开瓦山村之后,天色便很快暗了下来。莫思凡并不急着赶路,就近寻了家客栈,住了一晚。第二天才重新上路。

    李沐风在半路上悄然告辞。这次插岭关和瓦山之行,李沐风起到的作用非常大,没有他的保驾护航,光凭莫思凡的秀才身份,根本做不成什么事。这事儿让莫思凡明白,拥有强大的力量,才是在江湖中行走的不二法则。

    下午,一行人回到谢家村。莫思凡找到谢小勇,让他将叶青云一家安顿下来。谢小勇一口应承,只要有钱,在谢家村租赁一个小院子不难。

    过了几日,西凌工坊厂房建设告一段落,原材料也陆陆续续的进来了。只需选定一个良辰吉日,就可以正式开工。莫思凡对选日子并没有兴趣,但大伙儿都信这个,他也不好违逆。

    这几天五村相当热闹,人们的注意力都被莫秀才的西凌工坊吸引住了,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都是他。按道理说,这个年代建个工坊并非多稀罕的事,手工作坊到处可见,有很多规模比莫秀才的大得多。

    西凌工坊之所以吸引大家的关注,原因都在莫思凡身上。首先是他的秀才身份,作为如此年轻的秀才,前程远大,原本正是发奋读书、准备科举的时候,却正事不干,跑去开工坊,未免有丢了西瓜捡芝麻之嫌。其次是莫家赤贫,在谢家村算是最穷的了,却能建那么大一座工坊,这得花多少钱啊。当然了,现在大家都知道西凌工坊有刘善仁的投资,可刘善仁是什么人?简直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吸血鬼,莫秀才敢跟他合作?恐怕到时候骨头渣子都不剩。

    这些都是人们议论的内容,有些人比较看好莫秀才,觉得以他的聪明才智,理应比别人干得好,但也有很多人反对,莫秀才聪明是不假,但只是个书呆子,经商这种事情,还真不一定干得好。还有些人则是抱着看笑话的态度,这些人在莫思凡小时候念书的时候便很不看好,直言泥腿子怎么可能读出名堂?后来莫思凡用一个秀才身份狠抽了他们的耳光。现在,在他们嘴里,西凌工坊又是随时都会倒闭的结局,看来,只有时间才能让这些人闭嘴了。

    纷扰之中,时间走到了西凌工坊开工的前夜。

    夜幕笼罩着天地,谢家村里一片宁静。古时候的乡村生活,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电灯也没有,到了晚上,四下里一片漆黑。有很多人家连油灯都点不起,就只能摸着黑做事。

    莫思凡点燃油灯,摊开书卷,准备继续著书。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他现在已经写完了好几本,随便拿一本出去,都可称为人类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当然,那些科技成果并不是他自己做出来的,而是集合了无数前贤的智慧,即使是身处不同的时空,他也不愿做那冒名的事情。所以,所有书的作者一栏都是空着的,以后有机会的时候,他会尽可能将每个科技成果的发现者都加以注明。现在,他只标记了一个记录人:莫思凡。

    不过今晚,他的心思明显不在著书上,毛笔在墨砚里泡了很久,却没有拿起来的迹象。虽然他表面上很平静,但只要稍微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他心神不宁,做什么事情都静不下心来。

    也难怪,筹划了这么长时间,背负着巨大的压力,而今终于要起步了,换做任何人,都会紧张的。

    他并不担心自己做不出产品。生产玻璃和水晶的工艺在后世已经十分成熟,一个小小的作坊就能生产,自己只是将规模扩大了一点而已。

    他也不担心销售不出去。在后世有一个概念叫“蓝海”,指的就是依靠开创性的研究或科技,开辟一个全新的市场。蓝海市场没有竞争,或者竞争很弱,充满着极为诱人的利润空间,市场潜力很大。水晶工艺品在后世也许泛滥成灾,一钱不值,在明朝却是蓝海,销售方面决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