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医天下
字体: 16 + -

第三十九章 人各有志

    此时已经接近晌午,前来萧湖游玩的仕子小姐,不禁多了起来。湖中数艘舫船来回穿梭,引起湖中野鸭惊叫连连。此时李维旁边聚集了不少的青年文士、世家公子,装模作样聚在一起吟诗作赋,为的就是吸引两位美女为之侧目,这些人一边吟诗一边目不转睛的盯着崔语琴。

    但听得刚刚李维一首《东湖泛舟》,瞬间引起了无数公子为之侧目,赞赏连连。其中就有两位公子对李维起了兴趣,侧耳倾听,也想再听李维吟诗一首。

    李维干咳一声,再次对着萧湖吟道:“开到桃花水满湖,红桥三折绕菰蒲。画船载酒看春涨,一折能消酒百壶。名园犹剩曲江楼,曾听前人话旧愁。今日柳丝更憔悴,不堪重忆少年游。”

    还没等季思楠和崔语琴有所反应,那两位有所关注的公子便连声叫好道:“好诗,好诗......没想到兄台短短时间便能吟诗两首,真可谓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在下佩服,佩服至极。”

    李维一看那说话之人身穿白色襦衫,相貌堂堂,身材魁伟,皮肤白美如玉,眉清目秀,观物炯炯有神,手持桃花木扇,三步并两步的向着自己走来。后面紧跟着一位相貌英俊,眉清目秀,面馆如玉的青衣男子,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上次在汪元道酒楼中毒后,又被李维救活的县尉大人的公子--彭云。

    李维见别人夸赞自己,喜笑颜开,双手恭敬道:“哪里哪里,兄台过奖了。”随后对着彭云笑道:“彭公子别来无恙,不知还记得在下否?”

    彭云一见李维认识自己,有些惊奇:“兄台认识在下?不知兄台是?”彭云仔细打量着李维,惊喜道:“原来是李兄!哈哈,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看!”

    也难怪彭云一开始没认出,当时李维家境贫寒,衣服袖口还有补丁,显得老旧不堪,今日李维穿着得体,嫣然一副富家公子的模样,所以彭云自然认不出。真可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哦,表弟与这位兄台相识?”那位身材魁伟,眉清目秀的男子问道。

    “自然认识,那日多亏李兄相救,否则怕是再也见不到表哥了。此事说来话长,我先向二位介绍一下,这位便是对表弟有救命之恩的李维,字景轩。”彭云微笑着指着李维向他表哥介绍道,随后又向李维介绍到:“这位是在下表哥,文天祥,字宋瑞,乃是今年刚刚登榜的文科状元。”

    “文天祥?”李维和崔语琴同时惊呼道。

    “怎么,二位认识在下?”文天祥见两人异口同声的回答,有些好奇。

    如何不认识,你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李维心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便是出自于老兄的口中啊。你可是南宋有名的忠义之士,面对元军忠义凛然,慷慨赴死,留下这句悲壮的千古名言。”

    崔语琴却说道:“文先生年纪轻轻便能考取进士,尤其是先生在集英殿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临场发挥,一万多字,一气呵成。可谓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之士。并且还得到当日考官王应麟很高的赞赏。小女子好生佩服。”

    文天祥见崔语琴如此盛赞自己,有些受宠若惊道:“能得到姑娘如此赞誉,令在下深感荣幸,还没请教姑娘芳名。”

    文天祥目光闪烁,心道:“世上竟有如此貌美之人,真乃三生有幸,看来自己来舅父这里探亲算是来对了。”

    崔语琴见文天祥请教自己芳名,有些娇羞道:“小女子姓崔,名语琴。”

    “还有,还有,我叫季思楠!”

    一旁的季思楠对这几人完全忽略自己有点不爽,于是迫不及待的介绍自己,生怕待会就没机会了。

    文天祥微笑道:“幸会幸会,没想道两位姑娘如此貌若天仙、倾城倾国、国色天香,令在下心驰神往。”

    崔语琴和季思楠两人见文天祥如此称赞自己,不禁脸色羞涩更浓,神色更加扭捏。

    文天祥见两人已经被自己夸赞的面带桃花,娇羞异常,觉得差不多了,便立刻邀请道:“不知二位姑娘可否与在下一同登船游赏可好?”

    没等崔语琴同意,一旁的季思楠迫不及待的欢呼雀跃道:“好呀好呀,我早就想乘船游玩了,听说......”还没等她说完,就被一旁的崔语琴扯了扯衣袖,递给她一个眼神,季思楠立刻戛然而止。

    崔语琴转而娇羞的看了一眼一旁不说话的李维,这是明显在暗示所有人,游玩可以,但必须得得到李维的同意才行。

    李维见崔语琴看向了自己,心中一暖,这也是明显的放出暗号,一切由自己做主,算是给足了面子。

    文天祥这才反映过来,觉得自己确实有些孟浪了,毕竟两位美女可是陪着李维出来游玩的。虽然刚刚有听到两人的交流,但只是觉得两人也不过是一般性的朋友,而另一位称李维为师弟,估计也就是师兄妹的关系。所以文天祥这才和自己的表弟彭云大胆的借着李维的诗句上来搭讪了。

    彭云也看出了自己表哥对崔姑娘一见倾心,而自己自然不会和表哥争抢,所以也就盯上了一旁的季思楠,直接将李维当成了空气。

    文天祥对着李维微笑道:“景轩兄觉得在下的提议可好?”

    李维心里有些好笑,其实一早就看出来两人醉翁之意不在酒了。自从三人一来到萧湖,就已经引起了很多才子的注意了,特别是眼前这两位,可是一直跟着自己。我们走,他们便步步紧跟,见自己停下来欣赏,也装模作样的在一旁指指点点,直到自己吟出两首诗,两人便找到了合适的机会上来搭讪了。

    情场老手的李维知晓,在古代,尤其是在封建思想最为保守的南宋。一般大户人家子女的婚姻都是父母包办,直到洞房那一刻才能知晓自己的另一半的模样,是美是丑已经由不得自己了。

    而那些自诩满腹经纶的才子就必须把握机会,在见到一见倾心的姑娘之时,便要主动上去搭讪,问得姑娘的名讳。若是对方也对自己有意思便会送给自己贴身的饰品,比如手绢,或者一根发簪,总之只要能代替自己的物品就可以。

    男方若是再大胆一点便能知晓对方父母姓甚名谁,家住何方,若是能要到对方的生辰八字则更好,回去就可以让自己的父母上门提亲,这样就能和自己心爱的人结成连理。

    李维已经看出了两位的心思,也不好多有阻挠,毕竟文天祥日后可是前程似锦,自己不巴结也就算了,千万不能得罪,便微笑道:“自无不可!”

    见李维同意,文天祥和彭云自然是开心不已,季思楠则更是欢呼雀跃了。只有崔语琴有些好奇的盯着李维,没想到李维倒是如此的“豪爽”。

    五人游玩期间,文天祥突然问道:“景轩兄刚刚那一句‘桂轮似镜亏犹半,玉露如珠滴已圆。’可谓点睛之笔,令在下万分敬仰。既然兄台如此才华横溢,满腹经纶,为何没有考取功名?凭兄台的才学考取进士那是轻而易举!”

    李维一听哪壶不开提哪壶,这算什么?都知晓你是状元了,还要以此来贬低自己,达到你泡妞的目的?心中不由的冷笑。

    其实李维误会文天祥了,在古人眼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有读书才是学子们唯一的出路。凭李维的才华按道理不可能是默默无名之辈,定是一个大隐于市的超脱隐逸之士,现在朝廷正需要这样的高人来扶持。因此文天祥觉得李维就此隐没才华,不免觉得有些可惜,有意提醒他,让他前去考个功名,按李维的才华定能榜上有名。

    李维虽然心中冷笑,但表面却不漏痕迹,叹口气道:“文兄有所不知,在下也是考中乡试的生员(秀才),无奈......”还没说完,季思楠便插嘴道:“酸秀才而已!”

    “......”

    见所有人都盯着自己,尤其是李维瞪着自己,李思楠这才知晓刚刚不应该插嘴,脸红道:“你继续,你继续。”

    李维苦笑着摇了摇头道:“谁知在下前去参加府试途中,却遭遇两个盗贼杀人越货,在下差点死在那里,幸得一位好心的樵夫所救,后来在下我师父季大夫的抢救下,才大难不死,再后来便心灰意冷,放弃了。”

    “原来如此,没想到天道如此不公,害的景轩兄遭受如此大难,真乃大不幸也。倘若景轩兄要是能赶上考试,怕是状元要易主了,在下顶多一个榜眼。”

    李维哈哈一笑:“文兄太瞧得起在下了,文兄可是今年进士第一名,又在集英殿,大放异彩。就算在下能赶上考试,又能如何,别说进士了,就是举人也不一定能考得上,如何能与文兄相提并论?”

    “景轩兄莫要妄自菲薄,就凭景轩兄刚刚那两首诗,在下自叹弗如,景轩兄就莫要谦虚了。在下相信用不了几年,下一个状元郎必定属于景轩兄,到时候在下还想与景轩兄一起共事,报效朝廷。”

    李维见文天祥不停的劝说自己考取功名,有些心虚。毕竟自己是穿越而来的,而且自己还是个理科生,根本就不懂什么八股文,如何前去考试?就连刚刚吟的两首诗,都是偷来的,不去没事,一去就会完全暴露自己,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李维微笑道:“文兄考取功名报销朝廷,也是为了治天下,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在下如今拜得神医,做一位郎中,也一样可以解救百姓困厄,只不过一个小治,一个大治罢了。还请文兄理解。”

    李维的推辞虽然让文天祥觉得有些可惜,但也理解,毕竟人各有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文天祥抱拳微笑道:“景轩兄的一番抱负,在下钦佩不已!”

    不一会,五人来到码头,只见码头早已排满了登船游赏的游人。看见李维几人过来立马炸开了锅,男的帅到极致,女的犹如天仙下凡,真可谓郎才女貌,才男俊女。

    彭云立马咳嗽了一声,顿时引起了码头租船的老板注意,随后微笑道:“袁老板可认得在下?”

    袁老板定睛一看,赶紧微笑着上前作揖道:“原来是彭公子,小的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袁老板之所以认识彭云,那是因为做他们这行的自然需要本县的县尉也就是本县的公安局局长的支持!

    县尉乃是沿制秦、汉制度,与县丞同为县令佐官,掌治安捕盗之事。一般大县二人,小县一人。西汉长安与东汉洛阳,各有四尉。魏、晋、南北朝沿设。西晋洛阳与东晋南朝建康各有六部尉。隋改尉为正,后又置尉,分户曹、法曹。唐初再改为正,旋复为尉,县二或一人,掌分判诸司之事。宋县尉以阅羽弓手、禁止奸暴为职责。

    袁老板和本县凡事有头有脸的员外、富户、财主、土豪、富家翁一样,在新任县尉大人赴任之时,可是花了重金给县尉大人接风洗尘的。

    当日县尉的公子爷彭云自然也前去赴约了,由于袁老板在这些人当中身份低微,和县尉交谈不上,便退而求其次,主动巴结县尉大人的儿子彭云,以便牵上县尉这条线。彭云也是欣然接受,酒足饭饱之后,袁老板可是送了不少的金银财宝给了彭云,彭云当仁不让,统统收入囊中。

    今日见彭公子能赏脸亲自带上友人过来乘船,定然要好生接待了,否则之前所出的豪礼岂不是白送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