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风雪
字体: 16 + -

第19章 冲阳殿逆徒受杖 御风堂归人忡心

    少年意气正方刚,敢骂天地尽轻狂。

    负罪归荆跪阶下,难逃皮肉一身伤。

    姑苏百桥千家院,御风万贯亿斤粮。

    孤灯倩影牌前泪,忧心不解故彷惶。

    上回讲到莫独雪别了刘、御二人,随应泉十万火急回阳华剑宗而去。

    二人避开繁华城镇,一路无阻,不日便来到黄山天都峰脚下。但见苍松悠悠,绿荫垂摆,天水命泉,一切都与莫独雪下山前无异。

    “师弟,你还是想想如何与师父交代吧。”应泉自小偏袒师弟,自然多为他想些。

    “私自下山确是我的不是,让师兄担心了。一人做事一人当,我领罚便是。”莫独雪倒无甚担忧。

    二人通报了山前弟子,将马匹拴在山下,运起轻功上了山。

    二人进了冲阳殿,见大殿两周整整齐齐站着两列弟子,姜剑枫正端坐椅上,满面怒容,似是双眼要冒出火来。

    “逆徒莫独雪请罪!”莫独雪言罢双膝跪地,俯首地上。

    空气安静了几秒,一声厉喝划破寂静:“大胆!为师罚你思过,你竟随个不知底细的女子私自下山,这要传到江湖之上,我阳华岂不成了笑柄!?”

    “弟子私自下山,全是我一人之过,罪不在御姑娘。更何况御姑娘于我有救命之恩,绝不是什么歹人。”

    “住口!江湖险恶,人心在侧,你又清楚多少了?”姜剑枫见他还在为别人开脱,更是愤怒。“等等,那女子何姓?”

    “姓御”

    “家在何处?”

    “姑苏御风堂。”莫独雪回道。

    姜剑枫沉吟不语,似是莫独雪所言印证了心中疑惑。

    “师父知道御风堂?”

    “呵,‘姑苏御风,乘风落雁’,御风堂那御寒江我岂不知?”

    莫独雪心道:怎的我从未听过?想来是我在山上待的久了,孤陋寡闻。

    姜剑枫被莫独雪话头一岔,怒气登时也消了不少,接着说道:“那御寒江是御风堂堂主,轻功了得,那御风堂近十年方兴,专做些暗杀,盗宝的生意。只不过他们的目标都是些朝廷的贪官污吏、地主豪强,劫富济贫。虽手段不大光明,倒是没什么人诟病,御寒江反得了个‘南盗侠’的名号。”

    姜剑枫顿了顿,接着说道:“只不过,这几年御风堂在江湖上混得风生水起,生意也越来越大,也涉足了私人恩怨,只要有人出钱下了暗杀令,御风堂定要取了令上人头。”

    “呵呵。”姜剑枫冷笑,“御风堂向来不收女子,这御姑娘,想来定是御寒江的千金了。”

    莫独雪一惊,想不到这些时日伴在身侧的这个天真无邪的小姑娘竟然大有来头。现在想来,御菱风在地牢中使出的高明掷针之术定是出自御风堂了。

    但,出身重要吗?

    ……

    “那御风堂水深得很,你还是离那御姑娘远些,莫要趟这浑水。”

    莫独雪不答。

    “话头岔得远了,你犯的门规,自己清楚吧?”

    “弟子犯《阳华祖训》第一十三条‘众弟子不得未禀自专,违者杖五十,禁足三月。’”

    “司杖弟子听命!”姜剑枫说道。

    “弟子在!”两个手拿木杖的弟子上前待命。

    “师父三思!”应泉见师父真要打莫独雪,忙上前相劝。

    “八师弟私自下山实属不对,但还望师父看在八师弟向来办事得力,练功刻苦的份上从轻发落啊!”

    “住口!你当本门门规是摆设吗?独雪就是我平时娇纵惯了。还有你,身为大师兄,明知师弟私自下山,竟还包庇其罪,再敢多言,杖二十!”姜剑枫怒道。

    “大师兄不必多言了,一人做事一人当,我莫独雪领罚便是!”

    自莫独雪记事以来,师父还是第一次重罚他。

    他匐于地上,收了护身内功。

    “打!”姜剑枫令下,两名持杖弟子便一杖一杖往莫独雪身上招呼。

    莫独雪咬着牙一声不吭,一杖一杖受着,眼见着血隐隐从衣服渗出,仍面不改色。

    应泉倒是心急如焚,他照顾小师弟是众弟子皆知的。此时他眼见着师弟受苦却无可奈何,终是不忍,将头转向一边不再看。

    未几,五十大杖打完了,莫独雪已没了什么气力,只匍在地上,半天不能起来。应泉忙上前将莫独雪扶起。

    “下去吧,罚你在弟子房禁足三月,不可再任性妄为!”

    “是……”莫独雪气若游丝地应了声。

    应泉当下背起莫独雪,出了冲阳殿,一步一步往弟子房走去。

    “师父未免罚的太重了,师弟可还受得住?”

    “无妨……无妨,挨了罚心中……倒是无甚愧疚了,都是些皮外伤……回去静养一阵便好了。”

    这小师弟向来嘴硬,应泉背了莫独雪回到弟子房,寻了些皮外伤药,给莫独雪敷了,又去伙房熬了些参汤。

    “有劳……大师兄。”

    “你好生歇息,若需要些什么尽管跟我说便是。”

    ……

    御菱风和刘慕珊自别了莫独雪路,由陆路转了水路,顺江东南而下,行了数日,一路上也览尽了江南盛景。

    下了船,御菱风伸了个懒腰长舒一口气道:“别了这些日子,终于又回家了!”

    刘慕珊随御菱风走下船来,但见这姑苏盛景,果然天下独绝,不禁被眼前的白桥碧水、青瓦雕栏、红灯翠树吸引了。不由得念起唐人杜荀鹤的《送人游吴》来:“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御菱风听到刘慕珊诗中一赞姑苏美景,二抒思乡之意,笑劝道:“刘姑娘不必让思乡之情消了游赏之兴,待姑娘到我家中住上几日,让我尽了地主之谊,再让爹爹派人将你送回汴梁便是。”

    “嗯……”刘慕珊想到本就是自己要跟来的,便也不便再说什么了。

    “咱们先回御风堂向我爹爹报了平安,我再带你出来转转姑苏大名远扬的夜市。”御菱风笑道,“真怀念城南六孔桥头吴家铺的包子呀!”

    御菱风带刘慕珊回到御风堂前,但见这御风堂甚是雄伟,门前立着青石牌坊,上雕“乘风落雁”四字,周遭雕着些流云和大雁,栩栩如生,那雁儿像是要从石头中飞出来似的,想来必是大家所作。

    二人过了牌坊,来到堂口门前,只见这堂口足有两树之高,屋顶由青瓦铺就,与周围的翠柳浑然一体。四角飞檐上各蹲着只貔貅,昂首傲视四方。檐下挂着两盏灯笼,上书“御”字。再看两盏灯笼之间挂着的大匾,竟是真金打造,“御风堂”三个大字金光闪闪,苍劲有力,看来也是大家所作。光靠这牌匾,就足以看出御风堂生意兴旺,家财万贯之势了。

    门前两个汉子穿着青白劲装,胸口印着“御”字,见是小姐回来了,忙上前迎道“大小姐终于回来了,这些日子可极坏了堂主!”

    “有多急?”御菱风俏皮道。

    “前些日子堂主接了单买卖,要取一汉子姓名,只连银针都掷偏了些许,让那汉子察觉了,堂主与他战了许久才交了差。想来定是忧心小姐分神所至。”

    “噗,那我可得快些给爹爹报平安了,免得砸了我御家的金字招牌。”御菱风听到爹爹如此忧心自己,甚是开心。

    “大小姐有所不知,堂主他又接了单买卖,此刻不在堂中。”

    “哼,我到底是不如他那些个金元宝重要,原来他只要生意不要女儿。”御菱风嗔道。

    “大小姐不可如此说,堂主他……”

    “有生意的话派些弟兄去不就成了?何必事事都亲力亲为?”

    守门的汉子面露难色,看了看刘慕珊。

    御菱风看破了汉子心思,道:“这位刘姑娘是朋友,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堂主他说这次的委托人是当今武林中的一位大人物,这次委托之事不是杀人,而是取一件十分贵重的宝贝。这么重要的事堂主不放心交与弟兄们,便自己去了。”汉子滔滔讲道。

    “哦?什么重要的物事,要爹爹亲去?”御菱风十分好奇。

    “究竟是何物事堂主不肯与我们说,只说要去一趟黄山的阳华剑宗。还说事成之后几年内也不必接生意,到时候可全心陪小姐了。”

    当汉子说出“黄山阳华剑宗”六字时,御菱风不禁身子一震,心想:难道爹爹要去独雪的师门盗宝?

    她既怕爹爹伤了莫独雪的师父师兄弟,又怕阳华的人伤了爹爹,一时被夹在中间甚是气恼,只拉了刘慕珊的手走进堂中:“我们走。”

    当晚,御菱风安置好刘慕珊,自己在房中却久久难以入眠,好几次恍惚中总梦到莫独雪被爹爹毒针刺中,吐血不止,又梦到莫独雪一剑刺中爹爹。便也不敢再睡,披了衣裳来到后堂的供桌前。

    桌上摆着几盘新鲜的果品,看起来是新换的。桌子正中供着块牌匾,牌匾由檀木所制,上面细细刻着几个工整的小字:“爱妻王氏绮霞之位”。这人,是御菱风的母亲,御寒江的结发之妻。

    供桌上的灯烛燃着,然三更时分仍是十分晦暗,夜的寂静与昏暗衬着御菱风娇小的倩影,此时的她显得如此弱不禁风,看了叫人心碎。

    “娘。”御菱风轻声唤道。

    (本章完)